第203章 濮阳 亮剑:钢铁雄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谋长稻叶正夫推开房门,快步走到西尾寿造面前,鞠了一躬:“嗨!司令官阁下!”

西尾寿造急忙问:“大本营有消息吗到底什么时候对华北增兵?”

稻叶正夫:“确认增兵的消息传回来了,但估计要到明年才可以了。”

“内阁已经通过了对支那战场的增兵法案,预计征募十个三联队制师团,大致于明年年初编成。”

“都是乙种部队。”

“具体都派往哪里?”西尾寿造并不关心这些,他真正在乎的,是这十个新编师团,有多少能被派到华北,被划归到自己的麾下。

稻叶正夫摇了摇头:“这目前还没有收到确切消息.”

西尾寿造的希望落空,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军靴触地的厚重声一下下响起:“濮阳的情况如何?新一批的赤剂运到了吗?”

稻叶正夫点点头:“运输队已经抵达战场,将军阁下,据我观察,进攻濮阳的支那部队,似乎并不适应巷战,应该是二流部队,还没有重炮支援,只要我们派出飞机轰炸他们的补给线,再阻击从菏泽赶来的支那军主力,守住濮阳城的几率很大。”

西尾寿造:“可是我们还有部队去阻击王奉吗?”

稻叶正夫:“这阁下,第十四师团残部,还有一个步兵联队驻扎在鱼台,可以派遣他们从后方袭扰支那援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至少可以将战局拖延半月,砀山战役快要结束了,第五师团随时可以北上围堵支那联省守备军!”

“我们只需要半个月一周也可以!”

西尾寿造叹了口气:“第59联队还在鱼台吗?”

稻叶正夫点了点头。

西尾寿造:“前几天我不是下达过命令,让第59联队去支援菏泽吗?这群关东蠢猪,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一提起这事,稻叶正夫也气不打一处来,作为一个军参谋长,被区区一个联队长轻视,胆敢不听调令,他感觉到自己的颜面被扔到了地上:

“将军阁下!参谋部电报发出之后,过了两天才收到拒绝执行的回复,电文中这群蠢猪的措辞很激烈,坚决执行第一军香月清司曾下达的原地待命的命令!”

西尾寿造怒发冲冠,一拳砸在桌面上:“香月清司!”

“帝国的蛀虫!他怎么还没被革职查办?”

稻叶正夫:“寺内阁下已经向陆军省提交了弹劾香月清司的电文,以他在大本营的威望和能量,估计很快就会有处理结果了。”

西尾寿造被气的不轻,他搞不明白,第一军为什么要在保卫菏泽这件事上下绊子,一直和香月清司作对的是寺内寿一,自己和他其实并没有过多的交集。

“再给第59联队发报,告诉这群关东蠢猪,立刻出兵,在背后袭扰联省守备军”西尾寿造冷哼一声,“不得有误,胆敢违抗军令,军法处置!”

第十四师团遭受重创,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下落不明,如今这支师团独苗在他第二军的地盘上,上司香月清司自身难保,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西尾寿造索性直接表明态度,若是第59联队仍拒不服从命令,他可以在不请示寺内寿一的情况下,直接处决了联队长。

稻叶正夫:“哈依!”

————————

6月1日。

上午。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舟车劳顿,王奉终于抵达了濮阳近郊,耳畔隐约响起一阵枪炮声,应该是从城内传过来的。

刚一跳下车,还没看清楚周围情况,刘志坚和孔志勇就围了过来。

半年的时间没见,刘志坚没什么变化,倒是孔志勇,不知是吃的油水变多了的原因,还是什么,身型壮了一圈,第一眼看过去,王奉险些没认出来。

“长官!”

二人立马走到王奉面前,啪的一下立正,齐刷刷的敬礼。

王奉抬起手,微微回礼:“叙旧的话就先别说了,城内的情况怎么样,日军有什么异动吗?”

其实方才在车上时,他一直在用俯瞰视角观察濮阳战况,现在战斗进行到了哪一步,他比这两位战前指挥官还要清楚。

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过一遍的。

刘志坚如实说:“截至目前,我军已占据大半个濮阳城,日军固守两角,将房屋打通,各防区连成一片,抵抗非常顽强,还时不时使用毒气弹进行战斗,我们缺乏重火力,后续攻势恐怕难以为继,战局已陷入僵持。”

见刘志坚说的如此直白,孔志勇连忙挤眉弄眼,在一旁疯狂暗示。

大哥!

哪有你这么回报的?

春秋笔法啊!

战场之上向上级汇报假情报,虚假隐瞒战况确实是兵家大忌,但你说的别这么真啊!

王奉点了点头:“嗯,山地纵队在平原上进行攻坚战,确实为难你们了,撤下来一部分军队,让一纵和四纵顶上去!”

刘志坚敬了个礼:

“是!”

赵方远闻声跑来,听到这番话后有些担忧:“长官.四纵恐怕.”

第二次砀山战役时,四纵和六纵损失过半,虽然在路上补充了些,但这么快就又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还是巷战,实在有些不太妥当。

王奉想了想:“把四纵和六纵压缩编制,统合到一起,由楚云飞担任总指挥,王铭章领副职,先进城再说吧。”

“七,八纵队也这么处理,让他们在城外警戒!”

对受损严重的部队进行编制压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要是有充足的预备队可以使用,王奉也不想这么办。

赵方远:“是!”

王奉:“命令炮纵,立刻做好战斗准备,半个小时后开展首轮炮击!”

一听炮纵要参加战斗,刘志坚来了兴趣:“长官,炮纵参加战斗,我们是不是有重炮支援了?”

王奉应了一声:

“都是大口径重炮,就看你们的配合怎么样了”他转身看了眼赵方远,“电话线都接通了吗?”

赵方远:“都已准备就绪!”

王奉低头看了眼时间:“通知各部队,四十五分钟后开始进攻,争取在两日之内清除掉濮阳城之顽敌!”

三人脚跟合拢,一起敬礼:

“是!”

————————

炮纵方面。

几名炮兵围着那门晋造122毫米榴弹炮忙活。

“过来搭把手,把这个架起来!”

“那边的兄弟使点劲,我要撑不住了”

营长站在临时修葺的土包上,瞥了一眼怀表上的指针:“快点准备,还有十四分钟!”

“观察小组呢?诸元算好了没有?”

他看向一旁,一名技术兵坐在地上,手里摆弄着一个铁盒子,里面时不时发出阵阵金属齿轮转动的声响。

“这东西叫什么来着?”

副官提醒说:“计算机,之前咱们用过几次。”

营长挠了挠头,不耐烦的说:“这我能不知道吗?你说这玩意是咋设计的,按几下就能把数算出来?”

副官:“好像是”

营长点燃一根香烟,望向远处:“还是咱自己生产的烟抽着舒服,鬼子烟辣嗓子,还没劲!”

说着,他给副官递了一根:

“打完这场仗,咱们就可以山西了,你想媳妇没有?”

副官呵呵一笑,有些尴尬:“想啊,出来打了这么久的仗,怎么可能不想。”

“我都盼着能早点回家!”

营长吐了口烟雾。双手环抱在胸前:“回家.挺好的。”

副官一愣,随即立马反应过来:

“应该快了吧,我听说等武汉会战结束之后,总司令下一步的计划,就是逐步收复咱们山西。”

“长官我记得您是大同人。”

营长咧嘴一笑,态度有些自嘲:“回家.回家,其实也没什么意思.”

他清楚的记得那一天,日本人用刺刀挑破了爹和娘的喉咙,血溅出去了三丈远,老婆被一枪打在了胸口上,有气无力的躺在墙根底下,而唯一的一个儿子,则是被日本鬼子插进粪坑里活活溺死。

而自己呢?

藏在栅栏后面的草丛里,亲眼目睹了一切,为了不被发现,愣是一声都不敢出。

他也想冲出去,和日本鬼子拼了命。

但却没什么用,鬼子手里有枪,一发子弹就能杀了自己。

去从军!去抗日!

打那个时候起,他心里就萌生了这个想法。

到了现在,有时候夜深人静,自己一个人想想,这个家还是不回的好。

教官之前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怎么说的来着

营长挠了挠头:“不破楼兰终不还,等打完了鬼子再回家也不迟!”

副官点了点头。

他是土生土长的长治人,家人在军队的庇护下非常安全,借着往返运输物资的机会,他和家人时常有书信往来。

信上说,媳妇在纺织厂里当女工,一个月能拿不少钱,再加上他的军饷也留给了家里,小孩读书已经不成问题了,家里还时不时能吃上一顿荤腥。

“报告长官!”

“诸元计算完毕!”

不一会儿的功夫,技术兵就把射击诸元写在纸上后递了过来。

营长扔掉烟头:“准备射击!”

副官敬了个礼:“是!”

————————

阵地上的那门122毫米加榴炮开火了。

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枚高爆榴弹冲出炮膛,划过天空,径直砸在濮阳城内。

一处日军阵地上,机枪手窝在掩体后,掏出一盒罐头,手刚触碰到拉环,耳畔突然传来一道破空声。

下一秒便没了意识。

“轰——!”

一枚105毫米榴弹的威力不足以毁天灭地,但122毫米榴弹,已经摸到了这层门槛。

爆炸升腾起的烟雾笼罩了这片阵地,街道旁的楼宇猛地抖动,火光、烟雾散去,原本驻扎着两个小队的阵地,此刻已经被炸的千疮百孔。

破碎,表面焦糊的残肢断臂随处可见,用来充当掩体的沙袋被弹片划破,里面填充的沙子止不住的漏出来。

“轰——!”

炮纵火力全开,20多门105毫米重炮和2门150毫米重炮同时射击,几乎所有日军占领区都遭遇了严重炮击。

一,二,三,四,五,六纵的炮兵也没闲着,12个炮兵营,近200门75毫米野战炮也参与了战斗。

一时间,城中鬼子被打的抬不起头。

“轰隆!”

密集的炮击炸毁了一座摇摇欲坠的四层小楼,土石崩塌,尘埃四散,躲在里面和附近的鬼子兵来不及逃跑,被压在了废墟之下。

长达十五分钟的炮击过后。

士兵们拎着步枪,大步窜出掩体,趁着小鬼子还没反应过来,直接冲上了防御阵地。

“杀啊!”

“杀鬼子!他娘的,可不能让炮兵兄弟看了笑话!”

呐喊声,拼杀声响彻街道,反应过来的日军仓促抵抗,但刚经过一轮炮击,一时半会儿很难重新组织起战斗力,三两下就被打退,只好向后撤退。

城外。

王奉视角回归现实,扭头看向赵方远:“立刻命令前线部队停止进攻,炮纵重新矫正诸元,再轰一轮!”

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

这是日本陆军作战中最经典的三板斧。

从当前的战术思维来看,浓浓的一战风格,确实是有些落后了。

但在某些时候,确实是好用啊!

到了这个关头,再打巷战,王奉不想用人命铺满每条街道,能用炮兵轰炸的地方,绝对不会用步兵冲锋。

这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让鬼子也尝尝,被自己三板斧抡到的滋味。

赵方远立正:“是!”

“滴滴答答——!”

为了方便作战,这次王奉把通讯部队和总指挥所安排到了一起,房间内突然出现这么多人,还是不是响起电报机的响声,倒是有些不适应。

很快就要结束了!

等打完濮阳,就可以回山西好好休整一阵子了!

王奉扭头看向墙上的巨大挂图。

“长治,武汉跨越千里”

一想起这事,他就一阵头疼。

武汉会战至关重要,要是能打的出彩,对来犯日军给予重创,谈不上扭转抗日局势,但至少能让接下来的战斗轻松不少。

连续作战将近一年。

日本国内的承受能力,也快要到临界点了,双方都需要一次休整。

——————

6月2日。

王奉一夜未眠,刚走出指挥所,就碰上了赵方远。

“报告长官!”

“城内传来消息!”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