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重回前线 亮剑:钢铁雄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月10日。

王奉坐在晃晃悠悠的车厢内,探头向外面看去。

公路两旁的田野里,正午的风吹拂着开始发黄的麦子,虽然长治还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但王奉这一路走来,已经见过了太多因为战乱而荒废的城镇,现在回看长治,竟感觉到了一丝繁华的气息。

赵方远坐在吉普车的副驾驶上:“长官,再往前就是前敌指挥所了。”

王奉回过神:“加快行进,目前谁在那里指挥?”

赵方远如实说:“日军打过来的时候,咱们的主要将领都在外地,目前在前敌指挥部坐镇的,是一个后崛起的新秀。”

王奉来了兴趣:“新秀?”

“什么身份?”

他不在的时候,长治抗战都是由宋文杰领导的,虽提拔将领需要自己的同意,但每天军务都堆积如山,光是人名,一天过目的就多达十几个,想要记住一个新人,还是有点困难的。

赵方远解释说:“他叫郝凌飞,之前是咱们414团的一个副营长,张虎的手下,在池河战役时立过功,后来转入长治军校步兵科学习,一期生,毕业之后就留在了长治,目前在前敌指挥所担任参谋长,只负责处理应急事件和出谋划策,真正的决定权还是在宋文杰手里。”

王奉点点头。

倒不是他不上心,而每天的事情太多,相反长治抗战是最不着急的那个。

虽然自己的主力部队不在,但长治抗战还是动员了不少的兵力,七个预备营,总计7000人,第47军方面有2.4万人,八路军386旅方面人数也不少,投入规模也还在持续增加。

小鬼子撑不了多久了!

王奉:“大概什么时候能到?”

赵方远看了低头看了眼时间:“大概还需要半个小时!”

————————

前敌总指挥所。

郝凌飞眉头紧锁,看向一旁的副官:“到底是怎么回事,查清楚了吗?”

“这几天小鬼子的飞机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副官摇摇头:“目前还没查清,可能是要早点结束战斗”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郝凌飞冷哼一声,“我不要听可能,身为军人,岂能靠无端的猜测来打仗,一次胜利,只会换来次次侥幸,给我继续查下去!”

副官被训斥得低下了头:“是!”

郝凌飞:“第47军方面情况怎么样?”

副官:“报告长官,第47军两分钟前发来电报,他们声称遭遇了日军主力,战线节节败退,正在重新组织反击。”

“他们缺乏防空火力,日军料定了这一点,专门挑着软柿子捏!”

“我们军大部队的攻势畅通无阻,要不要延缓一下进攻节奏,去支援侧翼的友军。”

郝凌飞想了想:“后方总司令部有什么命令吗?”

副官:“有!”

“总司令的车队从昨夜出发,现在距离我们只有不到三十公里。”

郝凌飞:“接应部队到哪了?”

副官看了眼时间:“应该快遇上了。”

郝凌飞揉了揉太阳穴:“给三,四,七营发电,通知他们暂时延缓进攻,原地休整,等待下一步指示。”

副官敬了个礼:“是!”

郝凌飞看了眼一旁的卫兵:“你去把指挥室收拾一下,20分钟之内完成,之后回来告诉我一声!”

虽然前线的作战大多是由他来指挥,但军职也仅是战前参谋长,因此一直在参谋部指挥作战,那间司令指挥室一般情况下只有宋文杰来前线时才会使用。

————————

半个小时后。

当王奉走进指挥所时,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郝凌飞从赵方远身后走出,敬了个礼:“长官!”

王奉拉出椅子坐了上去:“战斗情况如何,大致说一说。”

郝凌飞:“是!”

说罢,他走向大挂图旁,拿出指挥棒:“当前战线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由我军的七个营构成的正面战场,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战线。”

“其次是友军第47军,主要在我军的右翼,虽然是侧翼战线,但日军敏锐的发现了我们的防线漏洞,将主要的进攻火力,都聚焦到第47军方面。”

“第三道战线,就是由八路军386旅和我部游击队组成的敌后战线。”

王奉挑了挑眉毛:“敌后战场,还有咱们的人?”

郝凌飞点点头:“两天之前,三支敌后游击大队从正太线赶来,配合386旅打了几次突击战,效果非常不错。”

王奉点点头。

敌后游击队,应该是朱向文的部队。

郝凌飞继续说:“两位长官,当前我们最主要的问题是,第47军由于装备陈旧,士兵缺乏严格训练,战斗力低下,侧翼的漏洞太大,已无法有效配合我军主力进行作战。”

王奉叹了口气。

第47军的问题确实复杂。

太原陷落,晋绥军败走晋南,就意味着山西在正面战场上的抗战已经进入了尾声,各军级部队要么编入了卫立煌麾下,要么被调到了第五战区,参与徐州会战。

例如邓锡侯的第二十二集团军。

李家钰的第47军也隶属于这支部队。

但第二十二集团军转至徐州时,长治正在抗击日军的首次进攻,双方已经打成了狗脑子,这个时候撤兵显然不现实。

情况再急,也得等打完了仗再说。

于是第47军就暂时留在了长治。

命运多舛。

长治抗战结束后,第47军损失较大,无力转向徐州,只能暂时留在长治,恰逢此时四川政局出现变故,军阀刘湘突然离世,邓锡侯回到四川主持政务。

集团军司令暂时由孙震担任。

当时正处于保卫滕县的关键时期。

等战斗结束之后,第47军已经休整的差不多了,由于自己暗中招揽了王铭章,纸包不住火,此事被常凯申知晓后,直接拨动了他的敏感神经。

共同作战几天的王铭章都能被招揽。

那驻留长治这么久的第47军呢?

前不久的控诉李家钰通匪一事,就是在暗中试探自己的态度。

结果也显而易见。

这对李家钰来说就是个必死局,他在常凯申眼中已经成了弃子。

反正就是一个川军将领,又不是黄埔嫡系,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

自己不出手相救,那通“匪”的罪名就坐实了,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李家钰倒不会受到特别严重的惩罚,甚至不会有书面意义上的罪名。

但被穿小鞋,明升暗降是逃不了了。

这对一个爱国的抗日将领来讲,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若是出手救了。

在常凯申的心里又会被划归到“新晋系”的党羽。

军长的位置能保住。

但军费就不用想了。

一支部队领不到军费,又缺乏充足的预备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反正横竖都是一个“死”,这种程度的倾轧,选择权已经不在李家钰自己的手上了。

王奉索性就出手帮了一下,暂时保住了第47军,并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费保障。

赵方远:“长官,要不咱们收编了.”

王奉挥了挥手,中断了这个话题:“继续说一下战况吧!”

第47军的士兵素质确实不赖,在这种艰难的情况还能继续战斗下去,若是补足了军械,再经过正规化的训练,战斗力必然会迅速攀升。

收编在军政部留档的正规军并不难,名义上自己确实有这个权力。

但这两万多人收编之后应当如何安置,是新增两个纵队还是打算划归预备队,都需要反复斟酌。

王奉看向郝凌飞:“目前的战况,你有什么看法?”

郝凌飞:“长官,依在下之见,第十四师团战败,第一军兵力本就捉襟见肘,与此同时晋南晋绥军,中央军蠢蠢欲动,内部八路军的敌后根据地和日军占领区犬牙交错,形势极其复杂,香月必定不会在长治拖得太久,这场仗无论咱们怎么打,最终都会是胜利了。”

“关键在于,如何将战果扩大化!”

王奉点点头。

郝凌飞继续说:“日军既然采取田忌赛马的战术,以优势兵力应战我方弱势部队,那我们不如将计就计,派遣一部分兵力替第47军稳住战线,即将主力部队迂回到日军后侧,切断他们的退路!”

赵方远想了想:“这样的风险会不会太大了?”

“万一第47军顶不住压力,在日军之前溃退了呢?”

郝凌飞:“长官,在第47军战线背后,有一条半永久性的国防工事,即便友军不敌,向后撤退至此,也可安稳守住一段时间。”

“只不过这道防线倘若被攻克了,接下来的战斗恐怕会异常艰难,日军架起的火炮可以直接打到城区内,那里有很多物资储备站,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管是第一次长治保卫战还是如今,我们通常都会把战线前出几公里。”

王奉切换到俯瞰视角。

郝凌飞口中的那道国防工事距离此处不远,略微调动时间,就观察到整道工事的每一处细节。

【太岳防线】

【建设完成度:48%】

【效果:补给上限+10,防御值+30,部队损失率-20%】

王奉挑了挑眉毛。

新功能?

还挺贴心的。

王奉回过神:“这条防线构筑的不错,碉堡,指挥,后勤之间的连接很好,是谁设计的?”

郝凌飞笑了笑:“长官,这道国防工事的修建方案,是军校里几个教官参谋共同商定的,学生也参与到了其中,不过贡献很小,就提了几个建议。”

王奉咧嘴一笑。

这将领特性,又是一个“门神”。

王奉:“就按你说的办吧,此番前来,我带了两个营,还有炮兵纵队,这会儿功夫估计是在构筑阵地,等下会提供火力支援,掩护步兵部队向前推进。”

郝凌飞敬了个礼:“是!”

——————————

指挥所内。

王奉一门心思扑在俯瞰视角上。

默默记下了日军军用机场的坐标。

“距离这么近?”

“难怪出动的架次这么频繁”

王奉看了眼写下的坐标,心里泛起了嘀咕。

不一会儿功夫,赵方远快步走进:“长官,炮兵阵地已经铺设完毕,请求炮击指示!”

王奉将记好的坐标递了过去:“刚才你不在的时候,敌后作战的兄弟摸到了日军的机场,这是发过来的坐标,命令炮兵部队,调集全部火力,给我把它打掉!”

赵方远接过写着坐标的纸后不假思索,直接讲电话打到了炮兵指挥部。

————————————

十公里外,日军军用机场。

一架尾翼拖着火焰的九七式战斗机摇摇晃晃的降落在了跑道上,刚刚停稳,一群地勤人员围上来,机舱盖子被打开,飞行员横山匡解下安全带,跳到地面上。

“横山君,你的飞机怎么了?”地勤看了眼机翼上密密麻麻的弹孔,忍不住问道,“受损到这个程度,恐怕是要报废了,你还能开回来,真是命大!”

横山匡大口的穿着粗气,手心里汗液密布:“狡猾的支那人,点燃干草遮蔽了我的视线,我好像飞到了他们的核心区域,至少有二十挺防空机枪在向我扫射!”

地勤忍不住发笑:“二十挺防空机枪?”

“你说他们用浓烟遮蔽了视野,那防空机枪是怎么瞄准你的?”

横山匡语塞,站在原地愣了半天,见没人继续理他,扭头走向了休息室。

指挥部内。

航空大队长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今天出动了200多架次,前线的支那人已经要顶不住了,或许我们下周就可以回太原。”

一旁的步兵大佐:“松井君,天皇陛下批准了内阁对支那增兵的提案,两个月之后你会不会被调到武汉?”

松井想了想:“目前还没有消息,但可能要被调离山西了。”

大佐表情有些惋惜。

松井话锋一转:“两天前我收到了家里寄过来的书信,现在国内反战的势头又起来了,昨天咱们县又闹起了游行,就在我家门前,但被警察镇压了。”

大佐:“这群帝国的蛀虫!”

“天皇陛下就应该下令将他们赶紧杀绝!”

“轰——!!”

二人说话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同时赶到地面一阵颤动。

大佐立马反应过来,走到窗户旁。

之间原本秩序井然的军用机场,此刻彻底乱成一团,爆炸的烟雾笼罩了滑行跑道,混凝土碎块混合这着飞机残骸被炸上了天。

“什么情况?”松井的反应慢了半拍。

大佐:“我们遭遇了支那军队的炮击!”

松井心中一激灵:“纳尼?”

“快快.”

话说了一半,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机场遭遇了炮击,现在能做什么?

组织反击?

支那的炮兵阵地在哪里?

松井:“快向师团长汇报!”

大佐摇摇头:“没用了,通讯站被炸毁了,快组织飞行员进入防空工事!”

“轰——!”

外面的炮击愈发猛烈,原本平整的跑道此刻被炸出一个又一个深刻,还没等指挥部下达命令,飞行员自发的冲向防空工事。

一枚155毫米榴弹重重砸在防空工事上方。

引发的爆炸令工事混凝土墙体猛地颤动,仿佛下一秒就要倒塌了。

整座机场都是临时修筑的,更别提这座工事了,防御性和那些永久,半永久的工事根本没法比。

这也就是和守备军作战。

若是换了晋绥军或者中央军,才懒得干这件事。

他们的重炮又打不过来,有修筑工事的时间,还不如拓宽一下跑道。

松井在奔跑的过程中被爆炸掀倒,一旁的卫兵将他扶起来。

“八嘎,该死的支那人,这火炮的口径到底是多大?”

说话时他一边奔跑,一边看向四周。

即便是临时修建的机场,面积也不小,若是换作以往,松井会乘坐挎斗摩托在机场内移动,但现在已经顾不上了,支那人的火力太猛,不到五分钟的功夫,地面被炸的千疮百孔。

松井咬着牙,在炮火中狼狈奔走。

大佐:“口径至少是150毫米,八嘎.他们什么时候装备了这么多重炮?”

炮声连连,松井听不清对方在说些什么,闷着头向前冲刺。

“阁下,机库被炸毁了!”一旁的卫兵大喊。

松井下意识的转过头,还没看到机库,一枚122毫米榴弹便落在了他的脚步。

“轰——!”

烟雾散去之后,地上只剩下一些破碎的组织残骸。

天上几架准备降落的轰炸机在上空盘旋,飞行员一脸懵逼,他们所携带的油料,根本不足以飞到最近的一个机场.

————————————

王奉回过神,抿了一口茶叶:“方远,告诉郑振中,再齐射一轮之后就可以切换目标了。”、

在俯瞰视角内,他看到了几枚榴弹落在了机库和油库内,熊熊燃起的大火吞噬了一切,从规模上看,这里至少驻守了一个航空兵大队。

实力强劲,机种丰富。

但现在已经化为乌有了!

那些躲进防空工事内的飞行员和地勤就先不管了。

一是难度较大,二则是没了飞机,航空兵的作战能力还不如一个步兵。

情况紧急,第47军方面随时有可能会溃退,绝对不能将时间浪费到这些上面。

赵方远打完电话后,快步走到王奉身旁:“长官,我部已准备发起进攻,四纵一,二营已抵达预定位置,时刻等待命令下达。”

王奉点点头。

四纵主力部队还在后方休整,这次带过来的两个步兵营,经过了调整和补员,都是满编配置。

换句话说,就是现在四纵的全部精锐,经历过战火淬炼的老兵,都浓缩到了这两个营中。

“炮击过后开始行动!”

赵方远敬了个礼:“是!”

说罢,快步向指挥所外走去。

王奉的视角切换到俯瞰界面上,抓到了那两个步兵营的位置。

解锁过【国策】,再讲其称之为步兵营有点不太合适。

“突击营”或许更适合。

“嗡!”

运载卡车后方牵引着一辆板车,上面放满了成堆的作战物资,车斗内挤满了士兵,在颠簸不平的土路上行驶。

像这样的卡车,这个车队至少有三十多辆。

摩步化纵队目前王奉还装备不起,但是给两个步兵营配置上足量的机械化车辆,已实现摩步化快速突进的效果,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尝试。

士兵们第一次集体坐着卡车前往战场,多多少少还不太适应,通过俯瞰视角,王奉能看出个别士兵的脸上有些不自然。

这不知道晕车了还是怎么回事。

在这之前,不管是长途奔袭也好,短距离突击也罢,士兵都是靠自己的双腿在狂奔。

只有作战武器才会使用卡车运输。

“还是需要磨合和训练啊!”王奉皱眉,现在看来,想要实现摩步化,可不只是拥有足够的自动车辆这么简单。

也不是士兵克服晕车就能行的。

军官的指挥理念需要改变,士兵的长期训练也需要调整。

单是靠堆积装备实现的摩步化,就只会像眼前看到的这样——谈不上混乱,但效果差强人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