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马当要塞 7月12日。 江西彭泽县境内。 泥泞的土路上,王奉坐在晃晃悠悠的吉普车内,看向路旁的杂草,一股潮湿,混着新鲜泥土味道的空气钻入鼻腔。 进入7月份之后,武汉地区的雨,似乎更大了些,三天两头下一场,就算没有雨,天空也是阴云密布,很少能看到晴天。 赵方远:“长官,雨已经停了,要不下车歇歇吧,轮子又陷进去了。” 王奉皱眉:“咱们出发多久了?” 赵方远看了眼手表:“快40个小时了。” 王奉:“武汉方面有什么消息吗?” 赵方远:“都是一些例行汇报,何应钦回到重庆之后的第二天,委员长批准了咱们的战略转移计划,决定将防守的重心转到长江两岸。” 王奉点了点头,心中早已有了预料。 前几日何应钦返回武汉后,第一个就找上了自己,当面询问防守战略一事。 没什么好讲的,先斩后奏,部队已经开拔,常凯申就算是想要及时叫停,也彻底回天乏术。 副官金磊双脚沾满泥浆,在土里一脚深,一脚浅,正快步跑过来: “报告长官!” 王奉:“有什么事慢慢说!” 金磊拿着一封电报:“是通讯部门的参谋托我送过来的,截获日军电报,波田支队在海军的掩护下,正快速向安庆突进!” 王奉接过后扫了一眼,反复确认:“消息准确吗?” 虽然大规模的热战还没有爆发,但是暗地里的信息战已经开始了,日军方面每天都会释放一些“假情报”,故意让国军截获,为的就是蒙蔽住指挥官的双眼,制造更多的信息噪点来影响判断。 金磊喘着粗气:“消息是军统送来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对了,还有,长官您看!” 说罢,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咱们内务部的兄弟在安庆以东八十公里处拍摄的,上面是日军军舰!” 王奉看了过去。 虽然照片有些模糊,但并不耽误辨认,军舰甲板上斜指长空的炮管非常显眼,如果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一艘日军内河炮舰。 看来消息是真的了! 日军这么快就打过来了! 赵方远:“长官,我立刻去通知第二十七集团军,让他们做好御敌准备!” 王奉补充说:“告诉他们,不管日军的火力有多猛,至少给我坚持一周以上,胆敢擅自后退者,军法处置!” 赵方远面色凝重,敬了个礼:“是!” “滴滴嗒嗒——!” 说话间,阵阵雨点洒落,击打在车棚上,发出连珠般的脆响。 金磊上前两步:“长官,这雨来的太快了,您先进去休息吧!” 王奉抬头望了眼天空,阴云如同一张篷布,将光亮遮的严严实实。 潮湿的空气,浓郁的黑云,压抑的有些喘不上气。 金磊连忙脱下自己的大衣:“长官,别感冒了。” 王奉坐进车内看向车窗外的副官:“你去催促一下半个小时后务必恢复行军状态。” 金磊在雨中站的笔直:“是!” 王奉回过头,切换到了俯瞰视角。 武汉会战的本质,是一场运动战,而非传统的埑壕战,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已经成了当下所有高级将官的共识。 但当下的情况,却大大出乎了王奉的意料。 安庆防御兵力薄弱,只有川军的几个师在此驻守,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不可能是对手。 若是换作正常情况,他肯定会下令让部队边打边撤,暂避锋芒,保存有生力量。 可问题在于,安庆的部队撤了,马当要塞怎么办? 再往后,还有几十万的部队正在调动,至少也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应工作。 王奉叹了口气:“未战失招,未战失招啊!” 手底下的烂摊子太多。 已经到了严重影响指挥作战的程度。 “每天就知道克扣拨款,媚上欺下,要塞修了三年,碉堡群竟还没有完工!” 王奉滑动视角,看清楚了马当要塞的情况。 此地北临长江,因山形似马而得名。 在俯瞰视角内,要塞山体,以及江心的小孤山上,矗立一座座处于半完工状态的碉堡。 一部分可以当做寻常的机枪战防炮阵地来用,而绝大部分碉堡,只能用来充当普通步兵掩体。 —————— 三个小时后。 马当要塞。 第16军军长李韫珩站在大雨中,副官想要上前给他打伞,却被厉声拒绝了。 “王长官马上就要来了,说不定这会儿,就有侦察兵在暗处盯着呢!”李韫珩扯着一口地道的湖南腔,朝着副官,以及身后的几名师长说。 众人立马意会,纷纷丢掉手里的雨伞,直挺挺的站在暴雨中。 “轰——!” 汽车引擎的声音渐渐在耳边响起。 李韫珩站直了腰杆,目光坚定的望向前方。 王奉坐在吉普车内,看到几名站在雨中的将官,眉头顿时拧到了一起。 “停车!” 汽车兵踩了一脚刹车。 王奉放下窗户,雨点斜着拍打在脸上,传来阵阵凉意。 李韫珩立马走上去,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第16军恭迎王长官!” 王奉看着眼前落汤鸡模样的将官,心里生出一股厌恶:“你是军长李韫珩?” 李韫珩弓下腰:“王长官说的没错,正是在下!” 王奉低头看了眼手表:“我记得三个小时前,卫戍司令部给你们发了一封电报。 “内容是日军集结海陆两军,正在向安庆进发,要求你部第16军立刻做好准备。 “李长官,这就是你做的准备? “你一个军长,后面还有一个参谋长,几个师长,来的倒是挺全啊!” 李韫珩一打哆嗦:“这” 他没有想到过,自己雨中“竭诚欢迎”的态度,非但没有讨上峰喜好,反而还被训斥了一通。 王奉声音冰冷:“既然李长官这么喜欢淋雨,不如去后面,和步兵一起跑步前进。” 李韫珩支支吾吾,想要说些什么。 王奉不再理会,直接关上车窗: “开车吧。” 汽车兵偷摸白了一眼站在暴雨中的众将官,嘴里小声嘟囔着,不知在骂些什么。 吉普车再次启动,车轮卷起的泥点四处迸溅,飞到了李韫珩脸上。 “前进!” “快!马上就要到了!” 后面的披着蓑衣的步兵扛着步枪,大摇大摆的走过。 副官有些迟疑:“长官,我们” 李韫珩咬着牙:“跟上这些步兵!” 副官:“啊?” 吉普车内。 赵方远转过头:“长官,他们这也太不像话了,大敌当前,不思陷阵杀敌,为国尽忠,净整这些没用的谄媚之事。” 王奉:“和这些中央军接触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这还不算什么。 “马当要塞除了第16军之外,还有别的部队吗?” 赵方远:“有! “是海军陆战队第二总队,他们主要防区主要在山上。” 王奉:“海军陆战队? “指挥官叫什么名字?” 赵方远想了想:“好像叫叫鲍长义!” 王奉努力回想,他好像对这个名字确实有几分印象。 “你多留意一下.不,进入防区之后,直接把他给叫过来。” 赵方远应了一声:“好!” ——————— 马当防区内部。 王奉坐在壁炉旁烤火,好在他身子骨硬实,要不然的话,长时间睡眠严重不足,再受了风寒,怕是要大病一场。 面前,李韫珩浑身湿透,泥浆沾了满裤子,看上去哪有一点军长的模样。 更像是一个睡桥洞的街边乞丐。 王奉抿了一口热茶:“没想到,你还能跟上来。” 李韫珩扯着笑容:“军令如山,长官的命令,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卑职也在所不辞!” 王奉:“原来你知道军令如山。” 李韫珩呆愣在原地,意识到又说错话后,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王奉放下茶杯:“听说你在马当,搞了个什么抗日军政大学?” 提起自己的学校,李韫珩面色红润,仿佛之前没有淋过雨的样子:“长官说的不错!” 王奉皱眉:“你之前拥护过中山先生,又参加过护法战争,这么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怎么在抗战之后在,就痴迷上搞学术了?” 李韫珩:“长官,这人各有所好,况且筹建军政大学,乃是为了给我国军提供抗战人才,也算是一举两得嘛!” 王奉冷哼一声:“好一个一举两得!” 记得在原本的时空中,日军波田支队打到马当要塞当晚,形势危急之时,李韫珩召集第16军全体排以上军官,去参加军政大学的毕业典礼。 把全部的防线,都扔给了海军陆战队。 真他娘的扯淡! ——————— 李韫珩刚走,赵方远便大步流星的跑进来: “长官,前线最新战报! “日军第六师团逼近潜山,第二十六集团军告急!” 王奉“蹭”的一下站起身:“双方遭遇上了? “日军的动作这么快?” 赵方远摇摇头,苦笑说:“还没有遭遇,日军第六师团距离潜山,太湖一线还有几十公里.” 王奉皱眉,反应过来:“那前线部队为什么告急? “难不成仗都还没打,人就已经先泄气了,这成何体统!” 赵方远:“长官,我查过资料,第二十六集团军是以原鄂豫皖边区地方武装改编,士兵多为湖北籍,虽然熟悉地形,但根本没经过正规化训练,实际作战能力,恐怕还不如第二十七集团军.” 王奉扭头看向作战参谋刚挂好的战略地图。 潜山—太湖—黄梅一线为安庆门户,一旦此处失守,那局势便会立刻岌岌可危。 王奉:“给第二十七集团军发电,让他们炸毁安庆军用机场,动作要快,不得有误!” 安庆之所以重要,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武汉毕竟深处中国腹地,日本陆军航空兵想要过来轰炸,由于航程过长,等飞到武汉三镇上空时,投弹或者作战时间只剩下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够干嘛的? 炸弹还没扔完,就要赶紧掉头,不然的话,剩余的油料就不足以支撑返航, 而一旦安庆军用机场被日寇占领,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日军轰炸机飞行距离直接缩短了三百公里,岂不是想炸多久,就能炸多久? 赵方远:“明白,我这就命令下去!” 王奉补充:“按照波田支队的速度,预计明天就能抵达安庆外围,告诉杨森,我的司令部就在马当要塞,谁敢临阵脱逃,擅自撤退,直接军法处置! “还有,电令第31军,让他们立刻从太湖启程,赶往潜山防线!” 赵方远:“是!” 王奉看向地图,手心捏了一把冷汗。 两个编制不全的杂牌集团军,在这里硬抗日军两大精锐,还至少要坚守一周时间,任谁过来,都不可能没有一点紧张情绪。 第六师团,日军精锐甲种师团。 波田支队,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是以原驻台混成旅团改编而来,其兵力规模,足足有一万两千人,相当于一支精锐旅团,极其擅长两栖登陆作战。 面对日军这样的兵力配置,估计第二十六,二十七集团军很难取胜。 —————— 入夜。 防区大营内灯火通明,兴许是总司令亲自赶到一线督战的缘故,巡逻的士兵们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李韫珩也不敢怠慢,从附近乡镇征召了一大批民夫,连夜构筑工事。 再也没提拨款的事。 鲍长义走到办公室门前:“报告长官,海军陆战队第二总队长前来报到!” 王奉抬起头,招了招手:“进来吧,坐!” 鲍长义规规矩矩的坐好,腰板挺得溜直,单从气质上看,就和那群酒囊饭袋之辈不同。 王奉上下打量了一眼,对方看上去非常年轻,大概也就三十岁出头。 “你部的防区,是在长山阵地?” 鲍长义点点头:“对!” 王奉:“长山阵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里是整个马当要塞的核心阵地,长山有失,整个马当恐怕都会暴露在日军的炮口下,你们海军陆战队的压力不小啊!” 鲍长义笑了笑:“还请长官放心,马当要塞筹备多年,周围布置了三十座暗礁,一千八百枚水雷,以及二十门岸防炮,被喻为“东方水上马奇诺”,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王奉:“我不行听这些,你在率部在马当驻扎了多久?” 鲍长义:“几个月了。” 王奉:“今天是我来这里的第一天,就已经察觉到了马当要塞的致命漏洞,你在这里驻守了几个月,按理说应该比我还清楚。” 鲍长义语塞:“长官,这.” 王奉站起身,笑了笑:“我是华中卫戍司令,督领海陆空三军大权,你们海军陆战队,也应该听从我的指挥,对不对?” 这没来由的话,顿时吓得鲍长义一身冷汗,“蹭”的一下站起身: “长官命令,卑职不敢不从!” 王奉:“好! “那我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在兼顾作战的同时,务必给我看好第16军,尤其是李韫珩,一旦有突发情况,你们第二总队立刻以督战队的名义,对其实施抓捕!” 鲍长义一愣:“长官,这.监视友军” 王奉:“怎么,你有难处?” 鲍长义:“卑职觉得.” 王奉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江阴会战之后,你们海军主力舰艇损失殆尽,海军部都被撤裁,海军当成陆军用,唉可惜了。” 提起旧事,鲍长义站在原地沉默不语。 海军的衰落,除了御敌精神破灭之外,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当属地位上的变化。 他原本是海军第三舰队少将副司令,炙手可热的中央军嫡系,但江阴会战之后,海军主力舰艇除了中山舰以外,其余全部沉没。 没了军舰,舰队编制自然也要缩减。 昔日的舰队副司令,此刻变成了陆战队第二总队长。 手底下只有两千人。 相当于一个普通步兵团。 少将团长 想想就讽刺。 鲍长义:“王长官,你说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奉:“你们海军缺什么,缺人吗? “好像不是很缺,葫芦岛海军学校培养出了不少像你一样的人才,我想目前最缺的,还是军舰吧,只要能有足够的新式军舰,想让委员长下令重建海军部,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到时候,你们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哎,我记得武汉军事会议的时候,几乎所有陆军师长都参会了,我怎么没见到陈邵宽,陈司令?” 鲍长义苦笑一声:“王长官别拿我们开玩笑了,海军想要重建,可不是一件易事。” 江阴会战时,他亲眼看着水兵凿沉的军舰缓缓沉入江底,成为阻拦日本海军前进的“暗礁”,从那一刻起,所有的海军军官,都明白了一件事。 民国海军,十年内再无重建之可能,三十年内再无复兴之希望! 造军舰不像造步枪,造火炮,这可是一个大工程。 沿海地区遭受侵略,剩余船舶工业,造一些内河军舰都费劲,更不要提宁海,平海,逸仙这样的驱逐舰了。 况且在江阴会战里沉掉的军舰,都是些落后轻型巡洋舰,与日本海军的战列舰,航空母舰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