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豫东兵团败了? 赵方远围绕着火炮转了好几圈后,才和郑振中一起走回来。 “长官,给这款火炮起个名字吧!” 郑振中补充说:“咱的第一款火炮,要响亮一点的!” 王奉摩挲着下巴,心中犯了难。 又要命名 步枪用的是日期,75毫米野战炮用的是民国纪年,轻重机枪用的是公历纪年。 现在还能用什么? 拼音首字母加型号? 这倒是可行,记得前世我国的自行榴弹炮,就被称作PLZ-05型。 P(炮)L(榴)Z(自),“05”代指型号。 这种命名适合传承序列,以后再推出新型号,直接延续下去即可,士兵们单从纸面上就能明白什么意思。 王奉看向周围几人。 这个念头刚从脑海中闪过,就被否决掉了。 汉语拼音的推广,至少要在十年之后。 这个时代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汉语拼音,强行命名恐怕只会引来些麻烦。 “干脆就叫晋造122毫米加榴炮算了!” 王奉寻思了好一会儿,本想用长治122毫米加榴炮来命名。 但转念一想,大口径火炮在当下是重要武器,这么命名很容易暴露工厂,不太适合长久发展。 闵志鸿急忙点头应和:“晋造122毫米加榴炮.好名字!” 王奉不管他的溜须拍马,转头看向郑振中:“这门炮先用起来,将修理技术传授给维修兵,尽快形成战斗力!” 郑振中敬了个礼:“没问题!” 闵志鸿在一旁插话:“对了长官,我还有个东西!” 王奉挑了挑眉毛:“什么好东西?” 闵志鸿神秘一笑,拿起身旁的皮箱:“长官请看!” 王奉探出头,他早就留意到了这个箱子,但并未当回事,只以为是随身携带的行李。 闵志鸿打开皮箱,从中拿出一个容器,打开后递到王奉面前。 “这是各工厂协力研究出来的机械式计算机,宋长官特意让我带到前线!” 王奉上前一步:“机械式计算机?” 郑振中也来了好奇心:“计算机?这东西干嘛用的?” 闵志鸿将皮箱合上,来了个现场演示。 “这款计算机是我们仿制瑞典的奥涅尔式手摇计算机,通过摇动手柄驱动齿轮来进行运算,可以用它来进行四则运算。” 郑振中摩挲着下巴,皱紧眉头:“真有这么厉害?” 闵志鸿点了点头:“当然!我现在就可以展示一下!” 郑振中脱口而出一组数字,加减乘除都包含在内:“那你给我算一下。” 闵志鸿嘴上默念一遍,随后摇动手柄,输入数字。 微型齿轮转动的声音响起,五六秒的功夫,便得出了答案。 郑振中惊呼:“怎么这么快?” 包含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数位一旦多了起来,就算是最熟练的技术兵,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出结果。 为了证明运算的正确性,闵志鸿掏出一张草纸,手动计算验证。 最终得出来的结果,和计算机上的一模一样。 见此,郑振中表情急切,扭头看向王奉:“长官,这东西这么好,能不能给我们炮兵用?” 技术兵每次解算诸元,都需要手动计算。 耗时费力不说,还有可能出现错误,效率极低。 要是有了这玩意,最起码能省一半的力。 往后在炮战中,就能先发制人,抢先在日军前面打出一轮齐射。 王奉:“可以!” 计算机这东西,普通步兵这辈子可能都用不上,唯一需要的,也就是炮兵,工兵,维修兵等技术兵种。 郑振中大喜过望:“多谢长官!” 王奉看向闵志鸿:“这手摇计算机,目前能够量产吗?” 手摇计算机在全世界是主流计算设备,并不是什么超前的技术,量产的难度应该不会太大。 闵志鸿:“可以!” “但内部的可变齿数齿轮,对生产机床的要求非常高,目前第一机床厂,仅有一台机床能满足生产要求。” 王奉叹了口气。 说到底,还是产能的问题。 “这款计算机非常重要,我会尽快再外购一批设备。” 闵志鸿连连点头:“最好能多来一些精密机床!” —————— 验视完122毫米火炮后,王奉回到了办公室。 屁股还没坐热,赵方远风风火火的跑进来:“长官!豫东战场出大事了!” 王奉站起身:“别急,有什么事慢慢说。” 赵方远:“五纵发来电报,第27军军长桂永清率部擅自放弃兰封城,被发现的时候,先头部队已过罗王车站!” 如此天大的消息,王奉听到后异常平静,早在得知桂永清守城后,便预料到了会是这样。 著名的跑跑将军,后世谁人不知? “兰封城现在情况如何?” 赵方远快速说:“张自忠在得知消息后,立刻率兵稳住了战线,第十四师团短暂攻入城内后,被打了出去!” 王奉松了口气。 幸好! 在得知桂永清所部异动后,提前命令五纵进行戒备。 “日军有多少兵力进攻兰封?” 赵方远想了想:“大约一个旅团!” 王奉皱眉:“给张自忠回电,兰封北临黄河渡口,至关重要,一旦放过日军过河,将会造成不可挽回之损失,告诉他无论如何,一定要守住兰封,等待援军抵达!” 就一个旅团,兵力最多不过万人,还应付的过来。 赵方远显得忧心忡忡:“长官,电报中说,从战场的情况来看,第十四师团配备了数量相当多的炮兵联队,至少装备了十几门大口径重炮!” 听到这话后王奉一愣。 相当多的炮兵联队? 十几门大口径重炮? 一个常规甲种师团,不应该会出现这种配置啊! 王奉:“豫东兵团有消息吗?” 出了这么大的事,薛岳不应该一点动静都没有。 赵方远飞速说:“五纵距离较近,反应比较及时,咱们应该是第一个收到消息的。” 王奉眉头皱得更紧:“赶紧给豫东兵团发电,火速将兰封情况告知薛岳将军!” 说罢,他扭头看了眼战略地图。 兰封西临郑州,东屏青徐。 徐州失守后,这里便成了是当下最关键的军事要地。 王奉心里小声嘟囔:“被夹在中间的滋味可真难受.” 兰封在左,徐州在右,不管哪边出现问题,己方必受其影响。 赵方远:“长官,兰封战局危急,我们要不要出兵支援一下?” 王奉想了想:“徐州方向日军有什么异动?” 赵方远:“据潜伏在城中的特务汇报,寺内寿一和畑俊六在徐州会面,日军对消息封锁的很严,具体谈话内容尚不明了。” “这两个老鬼子聚在一起,还能商量出什么好事!”王奉冷哼一声,“守兰封,不能指望着豫东兵团,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通知各部队,立刻做好战斗准备!” 赵方远敬了个礼:“是!” “长官,这次派哪支纵队出击?” 王奉揉了揉太阳穴:“先让一纵做好准备,六纵驻留砀山,四纵原地不动,静观其变。” —————— 同一时间。 兰封。 张自忠用望远镜眺望前方战场,日军炮火的猛烈程度,着实有些超乎了他的预期。 纵队司令黄维纲站在身侧:“长官,再这么下去,前线的弟兄们可能要撑不住了!” 张自忠放下望远镜:“电话线铺设好了吗?” 桂永清所部毫无征召的溃逃,五纵仓促应战,连电话线都没来得及铺设,初期指挥所和各营只能用电报进行交流。 黄维纲:“快了,通讯连正在加紧作业!” “豫东兵团有没有回应?”张自忠表情不悦。 他戎马半生,还从来没遇上过这种事——仗打到一半,在战局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友军突然擅自逃离了战场。 黄维纲叹了口气:“豫东兵团刚刚回电,希望我部坚守住兰封.” 张自忠:“没了?” 黄维纲点了点头:“电文里就只有这些.” “第十四师团在兰封以东,牵制住了从开封方向赶来的援军,我们现在要面临日军在东西两侧的同时进攻!” 张自忠咬紧牙关:“去他娘的中央军精锐!十几万人围歼不到三万人,还被耍的团团转!” “国军的战车营呢?” 黄维纲面露难色:“战车营重创了日军骑兵联队后,退至马集,在那里遭遇了日军主力部队,被战防炮摧毁了七辆坦克,损失惨重。” 张自忠不可置信:“什么?” “战局怎么会糟糕到这种地步?” 常凯申一再要求豫东兵团“独立作战”,迫于校长压力,薛岳并未与五纵共享任何情报,这些消息黄维纲也是刚刚才知道。 邱清泉的战车营,清一色的美苏系坦克,实力甚至强于日军战车中队。 若是能加以善用,或许可以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力量。 只可惜不是邱清泉无能,战车营刚投入战场时,重创日军骑兵联队,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败在综合实力悬殊,除非能出奇制胜,否则单单依靠坦克,根本赢得不了胜利。 二人交通之际,一名通讯兵跑来。 “报告长官,电话线已接通!” 张自忠转过身:“好!” 说罢,右手抄起电话筒,左手掐在腰间:“喂!” “给我要第七步兵营!” 一阵忙音过后。 电话里隐约能听见阵阵炮声:“喂!我是七营长梅承平!” “我是张自忠!” “你部目前情况如何?” 电话里传来道道电流音:“报告长官.我.我部遭遇日军猛烈炮火打击损.” 见话筒里没了动静,张自忠心中急切:“喂!喂!喂!” 通讯兵:“长官,可能是电话线炸断了。” 张自忠一把撂下话筒:“他娘的!” “快去把电话线接上!” 通讯兵扭头快步跑出指挥所。 黄维纲站出来:“长官,要不我亲自去七营看看?” “七营的正面就是日军主力部队,遭受的炮火最猛,我有些担心.” 张自忠挥了挥手:“一营和你一起去,注意安全!” 黄维纲啪的一下立正,敬了个礼:“请长官放心!” 话音刚落,便转身离开指挥所。 张自忠看向作战地图,心头涌现出一种不详的预感。 常言道守城而不战于城,这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 光靠一个兰封城,根本阻挡不住日军。 真正起作用的,是城外提前修筑好的国防工事。 但由于桂永清所犯下的过错——在擅自撤离前并未通知友军,致使很多防御工事被日军所占。 因王奉提起下达的预警,五纵反应的还算及时。 可即便如此,也只在日军手中抢下来少量的外围阵地。 还都是紧邻城墙,一旦阵地失守,下一步日军就要打进兰封城内。 最关键的是,外围的友军还帮不上忙,只能干瞪眼。 张自忠心头烦闷之际,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喂!” 刚接过电话,那头便传来了一阵闷响。 听这个声音,张自忠的第一反应就是部队遭遇了炮击,而且口径还不小。 至少有105毫米! “长官!第二炮兵营遭受日军炮击!” 张自忠心头猛地一颤。 “什么?” “你再说一遍!” “长官,鬼子的火炮打过来了!我们损失了四门野战炮!” “我们营长死了,现在鬼子的炮击还在持续.请求支援!” 电话那头的声音略带沙哑,甚至还带着几分哭腔。 张自忠赶忙下令:“我现在命令你们营,立刻撤出阵地!向安全地带转移!” “炮都不要了,立马转移!” “你是谁?” 电话里:“报告长官,我是第二炮兵营上尉连长,我叫孙力行!” 张自忠:“好!孙力行!” “你现在就是营长,立刻带着你的人给我撤。” 孙力行支支吾吾:“炮炮都不要了?” 张自忠皱眉:“都不要了!” 火炮还能再生产,况且一门火炮的生产周期,要远远小于一名熟练炮兵的培养周期。 孰轻孰重,他还是能拎得清的。 有了后方工业做依靠,人比武器贵的观念,在军中逐渐流传起来。 孙力行:“是!” 挂断电话后,张自忠额头出了一层冷汗。 过往几场战役,都是他仗着大口径火炮去轰炸日军。 现在攻守易型了。 纵队炮兵营装备的野战炮,都是一些中小口径火炮,射程在十公里之内。 凭借极高的射速,支援前线确实是一把好手。 但在炮战中可就吃大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