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阳光洒在上京城,落下一片阴影。街上偶有契丹百姓走走过过,这座辽都此刻也逐渐恢复了生机。 契丹的百姓似乎也意识到,奉军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凶恶,自占领上京城后对他们也是秋毫无犯。 百姓们不懂什么国仇家恨,只要能活下去,除非有人在背后鼓动,否则不到最后时刻,绝不会铤而走险造反。 挂着龙旗的队伍从王城中出发,向城外而去。 百姓们齐齐看去,眼中也没什么仇恨,更多的是好奇。 他们知道,大庆的皇帝就在这支队伍中,前几日有不少人都看到了那场受降仪式。 年轻人并无太大感觉,唯有一些老者暗地里唏嘘叹气。 毕竟是改朝换代了啊。 队伍中,李彻骑着一匹纯黑色战马,目光笔直地向四周看去。 看到百姓们躲闪的目光,他不由得微微叹了一声:“民心动荡,子云,我等尚需努力啊。” 子云是陈平之的字。 庆帝回帝都,李彻和李霖自然也要跟着回去,上京这里需要一员上将镇守,没人比陈平之更有资格了。 “殿下放心,末将必会竭心尽力,绝不会出任何闪失。” 说到这里,陈平之面露迟疑:“只是......末将那边还兼着吉省巡抚的差使,却是不能长久待在这里。” 李彻面露难色,也是有些头疼,自己却是忘了这一茬。 手中的高级人才还是太少了,陈平之能文能武,便被李彻当成了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往哪搬,恨不得把他一个人掰成两个人来用。 李彻也开口道:“日后子龙去草原,此地还需放置一个干才,负责支援、统筹、后勤、收集情报。” 陈平之微微颔首,将视线放在后方的一众奉军将领之中。 随后开口道:“末将倒是觉得,李将军天赋异禀,性格沉稳可靠,或可担当此任。” “李勒石?”李彻看向身后那位沉默的年轻人。 李勒石的确不错,有勇有谋,还有过指挥的经验,唯一的缺点就是军中威望有点低。 他是唯一一个真正从底层士卒爬上来的奉军高层,李彻一直对他寄以厚望。 想到这里,李彻招了招手:“墩子,你来一下。” 李勒石眼中的疑惑一闪而过,随后拍了拍马匹向前,保持和李彻差一个马头的距离:“殿下。” 李彻微微一笑,抬眼打量过去。 李勒石的卖相不错,身材挺拔匀称,宽口浓眉,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 美中不足的是,脸上带着几道交错的伤疤,是契丹袭击矿场那一战留下的。 见面前的少年如此沉稳,李彻心中赞许的同时,开口试探道:“陈将军刚刚向我提议,让你来当他副将,你可愿意?” 此言一出,陈平之微微蹙眉,但没开口反驳。 在此之前,陈平之负责镇守辽阳城,李勒石镇守北镇城,两人算是平级。 只是明眼人都知道,当时的奉军太缺统帅,所以才让李勒石一个从士卒提拔上来的将领,来担此重任。 若是真觉得两人属于平级,那就太天真了。 李彻也想借此试探一下,这位从底层爬上来的年轻将领飘没飘。 李勒石仍是波澜不惊,开口道:“末将领命。” 李彻略显惊讶:“让你当副将,不觉得委屈?” 李勒石淡然道:“末将能有今天都是殿下提拔,本就是虚居高位,常常心怀不安。殿下让末将当陈将军的副将,末将只担心能否胜任,如何会生出委屈的心思?” 李彻微微一愣,随后开怀大笑:“哈哈哈!好!” 他面带欣赏地看向李勒石:“王三春那莽汉竟有如此识人之明,倒是给本王找到了一块璞玉!” 听到李彻爽朗的笑声,车队后方的一辆马车缓缓拉开帘子,露出一张倾国倾城的脸。 耶律仙到底还是做出决定,随李彻去奉国做他的侧妃。 她将耶律大贺死于耶律和之手的事,说给了耶律原。 耶律原听后并未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只是沉默。 或许对于他们兄妹二人而言,耶律大贺究竟是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无论真相如何,辽国都已灭亡。 相比之下,他们二人还算得上幸运。 耶律仙嫁入奉国为妃,至少后半生衣食无忧,而且这几日接触下来,那位奉王也不像是穷凶极恶之人,想必不会对耶律仙怎么样。 而耶律原也得了一个归命侯的爵位,庆帝在帝都给他准备了宅院、佣人,只是后半生怕是无法离开帝都了。 倒是可以和高丽王李洧佑当个邻居,两人一个唱歌一个跳舞。 未来李彻再抓来几个国家的君主,没准还能组团出道,名字李彻都替他们想好了,就叫‘亡国之君超甜’。 。。。。。。 庆帝的銮驾上。 身为主持人的黄瑾面无表情道:“天黑请闭眼。” “狼人请睁眼。” “天亮了。” “我是预言家,信我的,父皇和朱伯伯都是狼人,直接刀了准没错!” 听到李彻的话,李霖察觉到两道冰冷的视线射来,不由得瑟瑟发抖。 你敢说,我不敢刀啊,我一共就俩爹,还都在这了。 怕是前脚给父皇刀了,后脚就被他安上一个刺王杀驾的罪名,转头就给我刀了...... “不玩了,不玩了。”李彻双手一摊,“只要是父皇一当狼人你们就不敢刀,这还怎么玩?” 李霖和一众陪玩的大臣默默低下头,只觉得李彻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以为谁都有这胆子啊,不管对面是谁说刀就刀。 那可是陛下,就算是玩游戏,也不能把陛下‘杀’了啊。 赶路实在是无聊,李彻索性把前世的一些游戏拿出来,和庆帝他们一起打发时间。 玩了好一会儿狼人杀,众人也都有些疲倦,庆帝索性挥了挥手,让陪玩的臣子们下去,自己则靠在扶椅上,看向车外。 一条如同绸缎的河流映入眼帘。 庆帝向身旁的李彻问道:“这条江就是松花江吧?” 李彻抬头看过去,点头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