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食用菌的临时实验室这边。 食用菌的临时实验室这边,为了保证大棚的温度可控,只能使用保温层覆盖大棚外面,再安装了好几台大型的工业空调。 在被分割成为一个个小房间的实验大棚内。 书雅穿着全身防护服和可过滤的头盔,观察着一个个料袋的情况,时不时进行取样和记录。 虽然是培育食用菌,但是书雅并没有掉以轻心,毕竟食用菌也是真菌,如果被大量吸入肺部,还是有可能引发呼吸道的真菌感染。 很多长期从事食用菌种植产业的农户或者工人,或多或少都有被真菌感染的情况存在,就是因为忽视了防护。 其实这也是国内很多底层劳动者的老毛病了。 比如安装空调的师傅在高空作业时,不使用安全绳;切割石材的工人不带防尘面罩。 诸如此类的情况,那是非常普遍的存在。 很多人不是买不起劳保用品,而是以为自己是老师傅,可以艺高人胆大,殊不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俗话说得好:被淹死的,往往都是会游泳的。 这也是江淼对书雅三令五申的事情,其他事情都不重要,身体才是一一切的根本。 因此自从在南湖农场研究食用菌以来,书雅一直穿着防护服和头盔进入大棚做研究。 就在书雅聚精会神观察着料袋时,她腰带上的对讲机响了起来。 “阿雅,你在哪个大棚?” 书雅拿起对讲机,按下说话键:“在白块菌1号大棚。” “可以进去吗?” “可以,你来吧!” 过了十几分钟,江淼也穿着防护服和头盔进来了。 书雅还在观察着一排料袋。 江淼并没有出声打扰她,而是聚精会神看向其他料袋。 一个个小房间扫过去。 直到来到编号为17的小房间。 他打开房门后,又按照惯例使用鉴定面板,仔细观察起来。 【…状态:菇蕾期,子实体已经形成,预计86个太阳日之后,进入成长期…】 江淼目光一凝。 ‘竟然进入了菇蕾期了,这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呀!’ 一般而言,大型真菌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即:菌丝体期、原基期、菇蕾期、成长期、成熟期。 之前书雅的研究过程中,虽然成功让白块菌进入了菌丝体期和原基期,但是菇蕾期却迟迟不见成功案例。 而进入菇蕾期也是食用菌人工培植技术的关键节点,因为一旦进入这个阶段,那就意味着食用菌离成功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江淼又仔细观察了一下。 发现这个房间内的同一个对照组,并非全部都进入了菇蕾期,30个料袋之中,只有7个进入了菇蕾期。 显然这个料袋的配料方案还不够好,仍然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观察了一会。 他并没有马上去通知书雅,而是将剩下的3个小房间也看了一遍。 而剩下3个小房间的料袋之中,又让他发现了4个对照组也出现了菇蕾期。 显然这4个对照组的配方成分,和之前那个对照组有相类似的成分存在。 这4个对照组出菇蕾期的情况,分别是:30袋出5袋、30袋出6袋、30袋出那13袋、30袋出1袋。 那个30袋出13袋的对照组,是价值最高的一个配方了。 将这些对照组的数据记录下来、样品也采集好了,江淼才来到了书雅这边。 “阿雅,一个好消息。” 书雅按了一下头盔自带的内部除雾按键,头盔透明塑料板的雾气很快就消失了,她才看清楚了江淼的身影,随口问道:“什么好消息?” “你看一下就知道了。”江淼将数据翻到记录着五个出现菇蕾期的对照组那几页,还特地用红笔圈了起来。 她接过记录本,看了一会,顿时瞪大了眼睛,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竟然出现了菇蕾期的白块菌,而且还是五组,太好了,阿淼,我感觉我们距离成功不远了。” 书雅兴奋得快跳起来,过了一会,她又急匆匆走向17号房间:“不行,我要亲眼看一下。” 江淼笑着摇摇头,不过并没有说什么,这是人之常情。 来到了17号房间后。 书雅那激动的心终于稍微冷静了下来,她小心翼翼观察着被江淼用记号笔做了标记的料袋,果然在一部分料土上,发现了鼓起来的小包,用镊子微微扒开,便看到了比小拇指还小一点的白色菌体,这就是白块菌的菇蕾。 “呼呼…真的有!” 她赶紧将料土重新覆盖回去,然后仔细观察了其他几个料袋的情况,都看到了其中的菇蕾。 认真的书雅,没有停下来,继续检查了剩下的4个对照组。 然后又带着江淼采集的样品,马不停蹄回到集装箱房的临时实验室内。 看着她充满干劲的样子,江淼就当给自己放一个小假,在一旁被帮她做一些实验的准备工作。 不知不觉,窗外已是日落西山。 霞光映照在书雅侧脸上,那细细的汗毛和汗珠清晰可见,拿出湿纸巾给她擦了擦。 书雅倒是没有太多反应,可能是习惯了两人相处的方式。 江淼贴近她耳边,轻轻地提醒道:“阿雅,下班了,违规加班可没有加班费。” “我乐意!”书雅白了他一眼,不过还是麻利地结束了这一次观察,将实验用品分门别类放回柜子里,又将样品放入专门的冷冻冰箱内。 两人收拾好,才挽着手走出来。 四月底的晚风,凉爽中又带着一丝温热。 “安宁,你开车和文娜一起回总部。” “好的,老板。” 江淼则开着小电驴,书雅坐后面搂着他的腰。 柯勇和另一个保镖则开着皮卡车,紧跟在后面。 其实南湖农场距离公司总部,还不到五分钟路程,两个地方非常近,就是村头村尾的位置关系。 不一会,江淼两人就骑着小电驴回到了公司总部的门口。 他停下车后,看了一眼已经装修好的新实验室,承包实验室设备的承包方,在这几天陆陆续续运输了大批仪器设备过来。 那个承包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杜经理看到他,赶紧走过来打招呼:“江总,江夫人。” “杜经理,吃晚饭了没?” “还没有,不过饭已经送来了。” 江淼看了一眼堆放在实验室停车场的大大小小箱子,又看到承包公司的十几个工人正在给这些箱子披防水布。 同时还拉了十几个高亮度的照明灯,将堆放仪器设备箱子的周围照得宛如白昼。 靠近公路这一侧,还有几辆皮卡和小货车,以及一辆房车停放着。 显然今天晚上承包公司的员工,会有不少人留守在这里。 这也非常正常,毕竟这些仪器设备加起来要四千多万,万一被人偷了,或者被路过的小孩、捡破烂拿了一两个东西,或者被碰坏了零部件,那绝对是一个巨大损失。 甚至为了避免万一出现车祸,实验室承包公司的人都将靠近公路那一侧,用车给堵住了,就是为了避免被路过的车撞进来。 江淼和杜经理聊了几句,询问一下仪器设备的安装进度,知道大概在六月初就可以完成安装调试,便告别了对方,带着书雅进去公司食堂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