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麟的尸体运抵金陵后,常瑞元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张钟麟的棺椁被安葬于玄武湖樱州之上,常瑞元还赞玄武湖边立碑纪念。 出席完张钟麟的葬礼后,常瑞元回来就把国防部高官叫过来骂。 “在山东,你们葬送了74师!” “在陕北,连***的影子都找不到!” “蠢材!一群蠢材!你们要倒霉的!你们要倒霉的!” 骂了半天,常瑞元出完了气,这才召集了军事会议,准备追究叠翠山战役失败的责任。 虽说张钟麟死前把74师兵败的事情,全部怪到了李耀宗头上。 但是一上来,常瑞元的目标却直指黄焕然和李耀宗两人。 “25师和83师救援不利,致使74师全军覆没,必须要有人为此负责!” 黄焕然也不是傻子,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俩人,谁是亲娘谁是后娘一目了然。 要是自己再不说话,怕是面临的就不是革职,而是枪毙了。 “委座!我有话说!”黄焕然噌的一下站起来。 常瑞元被反应激烈的黄焕然吓了一跳。 “你说吧。”他毕竟是最高统帅,还是要给下面人说话的机会的。 “委座,我认为此战的责任不在于我,更不在于汤司令和顾总司令。”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张钟麟违抗顾总司令的命令,擅自行动的错误!” “而且别的不提,摞镇、万泉山、天马山战局不利也全都与他有关!” 见已经有人带头冲锋,汤克勤立刻补充道:“委座,确有此事。” “摞镇附近出现G军的时候,我就给张师长发了命令,让他加强摞镇防御,但是他置之不理,我没有办法,才调了83师19旅前去。” “而万泉山14号晚上遭到攻击的时候,我也命令74师派出援兵,可直到万泉山失陷,83师也没见74师的一兵一卒。” “摞镇和万泉山的失陷,就导致了74师东、南两路通道封闭。” “后来我又命令他往天马山方向突围,25师将派一部接应,可张师长依旧没有突围。” “最终这才导致74师被全歼,25师、83师也遭到重创。” 反正现在张钟麟也不会说话了,众人纷纷把锅往张钟麟身上甩。 别的先不说,25师和83师为了救援74师,自身伤亡过半,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听到汤克勤和黄百韬的解释,参会众人都认为25师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 常瑞元知道张钟麟为什么死守叠翠山,但是他现在能说吗?肯定不能啊。 而且与会的众人也都好像没有想到这一点。 黄百韬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让他化险为夷,没有被送上军事法庭,不过常瑞元最后还是给了他一个撤职留任的处分。 至于李耀宗,则是直接被撤去职务,送军事法庭审判。 不过在李耀宗的疏通下,他并没有遭到判决,而且一年后更是成功复出。 可以说,整场战斗,真正遭到处罚的,就只有74师。 会后,常瑞元又会见了美国大使司徒雷。 74师虽然被灭,但是沂蒙山一带,却也被果军占领,在战线上,果军还是赢了。 而司徒雷也告诉了常瑞元一个好消息,价值三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已经装船起运。 听到此消息,原本心情还有些沉重的常瑞元立刻阴云转晴。 有了这批军援,他能再组建好几个74师。 “总统先生,关于张将军的事,我很抱歉。” “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不知您是否愿意听?” “司徒先生但说无妨。” “我建议贵军可以在进攻G军解放区的时候,发动‘整体战’。” “哦?不知这个‘整体战’何意?”常瑞元有些好奇。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战法。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总统先生集中兵力在解放区作战的时候,即使抓不住G军,也要用残酷的破坏手段,摧毁解放区经济。” “只要解放区经济基础被摧毁,G军动员能力再强,也是无根之木。” “如果解放区不能给G军提供足够的物资与粮草,G军自然会崩溃。” 司徒雷提的建议不可谓不毒,而且这个战法是经过实战检验的。 当初美国南北内战期间,北方军队就是靠这一招,在南方区域大肆烧杀抢掠,用及其残酷的手段摧毁了南方的经济基础,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而执行这个策略最坚定的,就是美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谢尔曼。 M4坦克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呵呵.司徒先生,你可能不知,摧毁G军的经济基础,还乡团已经在做了。”常瑞元笑道。 还乡团有果军提供的武器,他们会勾结解放区反G的地主豪绅,在解放区的村庄进行烧杀抢掠。 还乡团的所作所为,有时比鬼子还过分。 “总统先生,这些我都知道。”司徒雷摇了摇头。 “我看过贵部的报告,还乡团虽然是跟果军大部队一起行动,但是更多的是在占领的解放区进行破坏。” “而且恕我直言,他们的破坏太轻了。” “牲畜没有屠杀,耕地没有破坏,一个村子杀掉十几人,那又有什么用呢?” 听到司徒雷的话,常瑞元陷入了沉思。 司徒雷很了解常瑞元,没有继续多说什么。 等司徒雷走后,常瑞元又仔细考虑后,最终给前线军官发去了密令。 山东地区的果军开始大肆烧杀抢掠。 他们对于普通百姓的残酷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初的鬼子。 仅仅鲁中十四个县,被抢劫的耕牲就超过八万头,耕地毁坏一百二十万亩,超过百万农民沦为灾民。 这比鬼子还要狠,毕竟鬼子占了地盘还需要老百姓给他们种粮食,可是果军却完全没有这种想法。 而且果军在执行‘经济消耗战’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会伴随对老百姓的屠杀。 74师这一覆灭,引起了整个果军内部的震撼。 毕竟74师一直被认为是果军最能打的部队,是关内战场最精锐的三万人。 结果在四十万人的齐头并进之中,就因为突出一天,就被扣出来吃掉了。 而且他们居然在G军面前还没有坚持到三天。 如果不算前期的切割包围,最后总决战甚至还不到一天。 这就意味着,果军任何一个军级单位,单独行动的时候都得掂量掂量。 你比74师精锐吗?比他装备好吗?你这个战区有制空权吗? 没有?那你凭什么单独行动? 这让原本就作战谨慎的果军更不敢托大了。 以往将G军当成游击队的思想在果军高层中已经绝迹,果军打仗也开始畏畏缩缩。 而且果军再也不敢以一个军或整编师为单位在中原战场单独行动,他们至少凑一个兵团才能出门。 这给G军留下了更多的活动空间。 而在孟良崮地区全歼国民党军精锐整编第74师,也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计划。 别看被歼的只有三万人,但是这三万人用好了比普通部队的几十万人都强。 打仗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新兵和老兵完全不能比。 一支经过战争锤炼而且装备精良的部队,绝不是一般的部队能比的。 这种部队在大型会战中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条几十万人的防线,只要一个点被突破,就有可能直接崩溃,甚至全军覆没。 而制造这种突破口的,就是就是担任攻击箭头的精锐部队。 这种事,果军最有发言权。 俗话说得好,好钢用在刀刃上。 一把几十万大军组成的刀,精锐部队就是刀刃。 而没有了刀刃,这把刀就和棍子没什么区别。 到了六月下旬,果军经过四十多天整顿,再次集结11个整编师了。 开始采取密集平推、步步为营的战法,向沂蒙山区发动第三次进攻。 与此同时,为彻底扭转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同时避免解放区继续遭到破坏。 中央最终决定兵分三路,向敌军较为薄弱的中原地区发起进攻。 华野野司见果军的正面兵力密集,而两翼及后方较为空虚,决定分兵两路。 一路为内线正面作战,牵制敌军主力;一路出外线,策应中野大军挺进中原。 各位营长,我准备加速。 以几个战争迅速跳到淮海,打完后再迅速跳到抗美援朝。 不知大家何意? 另外,我这边已经有了下一本的草创,想问一下大家的意见: 从918开始的东北抗联(可能是土匪、是原住民) 大家觉得怎么样?还是说大家更愿意看八路? 大家有什么角色想要插入? 另:下一本如果没有意外,应该只写抗战阶段,我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所以不用担心河蟹的铁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