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神色己经带了愠怒。 翻看了己有十几个折子,大多都是谏言收回圣命。 这本己经是公宣出去的事情。 怎么可能收回。 而谏言的都是地方乃至朝中西五品的官员们。 关宁不阻言路,任何品级的官员都可递奏折子上达天听。 上官们不说什么,中层官员开始谏言了。 所以才有这么多折子。 理由多种多样,有的还说什么民怨沸腾。 这纯属扯淡。 老百姓吃饱了撑得才管你改不改国号。 这可不是他们关心的。 关宁知道这背后必然有人为操纵的原因,也有很多人屁股不正。 他知道造成这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还是因为他大量启用了前朝官员。 如果是这也就罢了。 让关宁没有想到的是,就解除一个禁煤令,也有这么多反对之声。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开窑采煤是惠及民生的事情啊!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 谏言中的不少人还都是来自军方,多以北方出来的将官为主! 这又是为什么? 按说北方出来的都是自己的嫡系,说什么就做什么。 从来不会有什么上表谏言。 这是第一次一反常态。 关宁本能的感觉到这其中必然有问题。 “对了,朕让你查的煤炭价格飞涨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关宁突然想到。 他去视察火器营时,统领袁温提及过这个问题。 火器生产不利的原因是无法大规模炼制出钢铁,除去生产力限制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炼制钢铁的煤炭。 煤贵如金,工部根本就用不起。 他接触禁煤令,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就是为了促进冶造提升…… 成敬略微一滞,随即开口道:“暂时还没查出来。” “抓紧一些。” “是。” 成敬又补充道:“己经有些眉目了,但还不确定。” 关宁没有理会,继续翻看着。 目前看来,朝议上做出的决定,都有不小的反对。 “嗯?” 这时关宁略微停顿。 他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折子。 这个折子是谏言关于以税银代替税粮的,不过他提及的理由跟其他不同。 税银在运输过程中自有耗损,如征收百两,到京时便会不足。 这耗损该由谁来补贴? 地方上肯定不会出,税银收取不足上官必会问责。 最终这耗损还会落到百姓的头上,无形中便多增了税,反而还加重了百姓负担。 而征收的官员们,便会利用这个空子,光明正大地多收,进行贪污。 因而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不要再增加百姓负担…… 他把这个折子单列了出来。 看了这么长时间,这应该算是唯一一个有营养的折子。 他提及的问题也是实际可能发生的。 这个时代所用的都是金属货币,以银铜为主,金属货币存在磨损问题。 一两的银子,在流通一段时间后便不足一两。 因而才会有成色之分,也会有价值之差。 朝廷会定期把这些磨损过大的银子收回,进行存铸。 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若是官员以此为机贪污,根本就防不住。 这个递折子的人己经想到了这一点,这说明,他是真正的为百姓着想了。 并且他还在最后提出了解决办法。 若非执行不可,陛下可制定法令,将税银耗损归于朝廷,不可向百姓多收。 他竟然连火耗归公都想到了。 关宁内心赞叹。 看最后落款,朔西县县令谷实。 关宁对这个县有印象,也算是京郊的县,但离得相对较远。 “明天把这个人找来,朕要见一见。” 关宁对成敬安排到。 “是。” 成敬赶紧拿出笔记录。 难得遇到一个人才,不重视不行。 他要的就是这种能为民请命,且又有真本事的官员。 关宁心情略好,也抱有了期待感。 也许还能再发现谷实这样的人才。 只是可惜,接下来只看到千篇一律的无用谏言,从那字里行间,关宁能够感受到这些人的迂腐守旧,还有守利! 地方官员们反对成立税务总署,因为这样税务就是专项负责,地方上想要截留贪污就难了。 他们的利益受损,所以才反对。 反而他们赞成成立商务总署,因为这是统管商务的衙门。 职权极大! 便可借此剥削那些商人的钱财。 他们还反对矿务总署成立,理由大致是东山是前朝皇陵所在,动之不好等等。 这些看的耳朵都起茧子了。 可更让他气愤的还有。 是锦衣卫指挥使花星河上奏的折子。 说的是这两日来,民间对于这些人的反应。 有一件事让他特别关注。 张文谦等人在朝堂上被打死,作为翰林学士,张氏学派的创始人,其影响力是巨大的。 他家中举行了盛大的发丧事宜。 这无可厚非。 关宁也不是太不近人情,人死了,发丧也正常。 但据锦衣卫探得,这场发丧事宜却是一场反动者大聚会。 众多生员,读书人,儒学之士等相聚一堂。 他们在悼念张文谦的同时,还在大肆抨击朝政。 文人议政,古来皆有。 在古代多有一些饱读有才之士,分析天下大势,议论朝政,遂遇明主,辅佐而起。 这也成了风潮。 又因为读书人地位高的缘故,统治者都会给其一些宽容。 议政并非罪过,反而还有赞扬。 听从白丁谏言纳策,还是明君之相,反而让这些人肆无忌惮。 这个时代同样是如此。 折子里还说,在朝堂上同死的其他人,还包括被处以极刑的傅建业都会在张府立牌,共同发丧祭奠。 很多生员饱读之士,还将这些人尊为英雄,写词瞻仰,举办诗会。 关宁看到这里,胸腔怒火中烧。 这是什么行为? 他们越是大肆悼念张文谦等人,实则就是反对朝政。 还有一件事情让关宁注意到。 有一些人又冒了出来,像曾经前朝余孽企图复僻前夕,到处的游说乱言,蛊惑人心! 还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花星河的谏言是尽快处理。 民众们其实很容易被蛊惑,容易引起更复杂的事端。 又是这些人! 关宁目中闪烁着冷芒。 为什么搞事情的总是这些自祤认识了几个大字的读书人? 就显得你们聪明吗? 有这心思不用到正处,却总想着歪门邪道。 真是该死! “陛下,王伦紧急求见!” 就在这时,成敬过来禀报打断他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