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廉微微一怔。 他突然发现平素这张看起来都有些稚嫩的面庞,此刻竟然带着一种高深莫测。 是我看错了吗? 随即他开始想萧政问出的问题。 他在刚才的朝议中说了宇文雄坏话,那是因为宇文雄曾当众说他儿子是草包,并且其对自己有很大的敌意。 这种感觉让他很熟悉。 曾经他在关重山的身上感受过,在关宁的身上也感受过。 宇文雄继续掌军,继续拥有权势,对他高家没有好处。 所以他要将之压下去。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否定宇文雄的才能。 从他心底里认为,能够打败关宁这个妖孽的,在当今大康也唯有宇文雄最有可能。 他的种种计策都相当高明,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朝廷拖了后腿。 他能坐到这个位置,岂是糊涂的人? 他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还知道像他这样的人有不少。 宇文雄都不行,那三位皇子更不行。 陛下又派了一个费田监军,这个人很有才能,但具体如何也说不清。 这个人他有些看不透。 但面对关宁大概率也是不行。 所以…… 他内心一凛。 太子带头是故意的? 他看着萧政的表情,此刻真的成了高深莫测。 “你是……借刀杀人?” 他带着惊疑问出。 只有这个可能了。 本来三位皇子是不敢应这个差事的。 现今阶段失败的罪责没人能够担的起,而且还有风险。 朝廷很多人都知道,前军那二十万人马是准备放弃的。 用他们消耗关宁的军队的同时,把自身也消耗掉。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缓解粮草压力。 人都死了,自然不用吃了。 所以他们也很犹豫,但在萧政提了一嘴后,他们必须要跟着上。 然后失败,甚至被关宁俘虏,或者死在战场中。 这样他们就不可能再威胁到萧政的太子之位。 而且有这几位皇子在京城,限制的萧政什么都做不了,他们离京反而是对萧政有利的。 这样想着,高廉内心的震撼也越来越重。 他突然想起,当时二皇子的死,很可能就是眼前这位做的…… 他一首在扮猪吃老虎? 高廉觉得自己要重新认识这位还“年幼”的太子殿下了。 萧政并没有回答,反而是又问道:“老师是否该做一些准备了?” “什么准备?” 高廉突然发现自己都有些跟不上这位太子的思绪了。 “战局崩溃的准备。” 萧政的面容依旧看起来稚嫩,可却前所未有的镇重。 “说实话把朝廷的安危放在一支曾是敌国的军队上,您觉得牢靠吗?” 高廉压住内心的震撼。 “太子殿下想说什么?” “一旦到了那了那个地步,您觉得会是什么状况?” 萧政开口道:“义州失守,文州再失,上京就彻底暴露在关宁眼前了,到时上京混乱,朝堂震动,上京又能守住吗?” “先不说能不能守住的问题,谁敢冒这个险死守上京,谁又能勤王救驾?” 高廉震惊了! 一个谁都不在意的年幼太子,竟然分析的头头是道。 这个可能有吗? 当然有! 他早己经设想过了,甚至己经有了准备…… “这些是谁教你的?” 高廉觉得太子背后一定有高人。 他说的教不是分析。 而是他表现出来的心机智计。 “我说我自学的,您相信吗?” 萧政很平静的说出一句话。 “每天都有无尽的压力逼迫,甚至无时无刻不在面临死亡的威胁,在这种环境下,不用学自然就会了。” 高廉明白了,并且能够理解。 当陛下把他立为太子时,他就处于风暴中心,美好的童年跟他己经没有关系了。 曾经最疼爱他的哥哥,恨他不死! 高廉知道萧政至少走过两次鬼门关。 是啊,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什么学不会? 更何况皇室子弟从小就接受最优良的培养,他们学的就是帝王之术,耳濡目染也比寻常人家的孩子早熟! 妖孽! 高廉真的是大开了眼界。 “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个,而是这件事情的后果。” 萧政继续道:“真到了那个地步,父皇还会保您吗?或者说保的住您吗?” “您可不要忘了关宁起兵的理由是什么?” 震撼依旧在继续。 显然这才是根源所在。 高廉曾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没想这么深。 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过陛下会把他跟段盎交出去,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是利益共同体。 但现在他被点醒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都不用陛下交出他们。 而是满朝文武会逼着交出他们,甚至会逼的陛下自己都要退位。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的可能发生,只是目前还没到那个地步…… 高廉显然己经被代入进去。 “太子殿下想要说什么?难道你有办法打败关宁?” “没有。” 萧政摇头道:“父皇举国之力都不行,我怎么能行?” “那您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走另外一条路?” “什么路?” 萧政沉声说出了两个字。 “南迁!” “南方未经历战火,那里是富饶之地,我们南迁过去,稳定基业,徐徐图之,未尝不能取得胜利……” 萧政开口道:“父皇年事己高,身体每况愈下,我是大康太子,是正统继位者,我需要老师的你的全力支持,就像你们当年支持我父皇那样。” 后一句,他用的是你们。 高廉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他才知道这位太子殿下,有多大的心思。 “南方才是你们贵族世家经善之地,只要根基不动,我们就有反盘的机会,而我依旧能保你们荣华富贵。” 萧政开口道:“老师,我可是跟你交心了,您会怎么选择呢?” 高廉深吸了口气。 “虽然有些早,但未雨绸缪未尝不可。” “你们早就有南迁的计划了吧?” 萧政开口道:“我知道南方的运粮船是你们在背后做文章导致卡在运河中途,我的建议是继续卡着。” 高廉面容微怔。 “上京和前线可都在等着这批粮食。” “不着急。” 萧政开口道:“等前线的消息,如果有胜的迹象,立即运至,如果战败,可立即调转回去,我们南迁过去,招兵买马也需要粮食啊。” “太子殿下考虑可真是长远。” 高廉彻底服气了。 “接下来就等吧。” 萧政转身离开,他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等我那三位好哥哥,战败的好消息。” 战败还是好消息? 为了皇位,真的可以没有下限。 Ps: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催更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