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恍惚,便已是除夕。 地上太凉,林觉将扶摇的蒲团扯了过来,盘膝坐在房间中,扶摇则站在旁边把他盯着。 手中拿的则是一截木枝。 静心凝神,低头一抚,一道无形的法力便附着到了木枝上边,随手将之丢出。 扶摇本能被其吸引,立马甩头看了过去。 好在它没有冲过去捡。 便见林觉紧盯木枝,低头默念。 口中呢喃几句晦涩的咒语。 “哗……” 木枝在地上滚动了一圈。 “呜?” 狐狸立马将头一偏,盯着木枝。 林觉口中咒语一变。 木枝便往天上一冲。 随着连续几段急促晦涩的咒语,木枝又在空中左右横移,打着旋儿。 “……” 木枝终于落到了地上。 林觉也是呼了口气。 这段时间以来,他倒是没有花费太多心思在这门法术身上,毕竟还在学炼丹,不过断断续续的也将之学会了。 这门“咒御”入门倒是不难。 难的是熟练的掌握。 因为这门咒御主要是靠咒语来控制物体,中间有很多不一样的咒语,起着不同的作用,想要物体持续不断地被催动,就需要持续的念咒,而要让物体做到随自己的心意而飞行,便得对咒语十分熟练,语速也要很快,需要长久的练习。 而在林觉看来,这门法术其实有两个弊端: 一个是它不能随便操控物体,不能说在路上见到一颗石头、一根树枝或者别人腰间的一柄剑,想控制就能控制,而是需要先将之拿在手里,为它附着一道特定的法力,才能够用咒语控制它。 另一个便是它需要持续念咒。 像是之前遇到的那个秃头妖人,已经将这门法术学得很熟练了,却还是选择了躲起来操纵,若想练到可以一边与人争斗一边念咒御物的地步,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血。而且再是熟练,也得一心二用。 因此林觉在上面花的精力不多。 此时回过神来,自家养的小狐狸便站在面前,歪着脑袋把他盯着。 “?” 那双清澈的眼中满是疑惑。 林觉还以为它是惊讶于自己学会的法术或者会自行飞舞的木棍,又或者它对那截木枝感兴趣,却见它低下头,看着他屁股下面坐的蒲团,又伸出一只细长的腿搭在上面,然后继续抬头盯着自己。 顺便把头一歪。 “哦……” 林觉这才起身,将蒲团还给它。 刚好,外面传来了喊师兄的声音。 …… 深山道观,灶屋中传出一种奇特的香味。 这是多种香料复合而成的味道,加上半个时辰以上的炖煮,油水激发肉香,十分勾人。 几个师兄都忍不住频频转头,朝灶屋中投去目光,只是偏偏此时走不开。 便见三师兄捏起一个船型的面团,隐隐可见里面透出的馅料,面露疑惑,左右看一眼正在捏合面皮与拿筷子挑馅的两个师兄弟,又对比了一下小师弟放在筲箕中那一颗样板,对林觉问道: “师弟,是不是这样?” “差得不多。”林觉一边擀着面皮一边说道,“差不多就可以了。” “那行。” 三师兄这才将之放到筲箕上。 众人互相扭头看,互相学习参照,筲箕中的饺子倒是越来越多了,又换了个簸箕来装。 这回就连云鹤道人都被拉了过来,眯着眼睛仔细看着包。 无论是对于林觉口中的饺子,还是包饺子这件事,他们倒是都觉得新奇,不过又对林觉十分信任,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慢慢的天色便暗了。 灶屋中充斥着跳动的火光,将烧火的小师妹的影子打在墙上,随着林觉将锅盖一掀,热气顿时升腾,被火光照成明黄色。 锅中一大锅水,飘满了饺子。 林觉用瓜瓢将之舀起。 “端出去吧。” 林觉对小师妹如是说着,自己则清理了下锅,又舀了几瓢水进去,等它慢慢被灶中的余温烧热,等会儿好用来洗碗,这才走出灶屋。 外面天色还没完全黑下来。 刚一出门,便见天边残留的天光,院中古松屹立,七师兄正踩着板凳提着灯笼、念几声咒语,灯笼中就亮起黄昏一样的光芒,随即挂在树上。 视线穿过大殿前方,可以直接看到饭堂,里面灯光明亮又热气升腾。 三师兄正在搬酒。 小师妹登登登的跑过来叫他。 七师兄挂完灯笼也叫他。 这清冷山上的年味儿竟也不薄。 林觉过去坐下。 桌上摆了卤的鸡鸭与猪头肉,烧的臭鳜鱼与蒸的刀板香,都切得整齐,又有刚出锅的饺子,热气升腾。米酒冲入碗里,泛起酒花,灯火摇曳,道士们脸上无一不挂着笑意,在这风雪浓重的深山之中,居然也有如此烟火气。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丰盛的年饭!”三师兄乐呵呵的道,“师父早该招个厨子当徒弟了!” “你们以前除夕吃什么?”林觉问道。 “以前也吃这些。”三师兄说。 “白水煮的。”七师兄说。 “唉,不知道以前过的什么苦日子,偏偏当时还自诩随意,以为山中就是这样,不觉得苦。”三师兄摇头晃脑,叹息着说。 “吃吃吃……” 道士们纷纷动筷。 第一筷子,当然是戳向盘中的饺子,毕竟这是自己出过工出过力的。 寒冬时节也有几样应季的菜,林觉拿来做了馅,或是和肉或是加蛋,加上坛里泡的酸菜做的馅儿,各有风味。 第二筷子便是卤肉。 “哎呀!” 多双瞪圆了的眼睛。 这些道士在山里哪曾吃过这样的美食,哪曾知道肉还能这样煮,就算是下了山去,也不容易吃得到这般风味的食物,一时几乎忘了饮酒。 没人夸奖,满室囫囵吞咽声。 就连见多识广的云鹤道人,也是吃了个半饱,才停下筷子,有闲心说话: “又过一年了……” “师父多少岁了?” “山深自觉无寒暑,人老无心计岁年,到我们这年纪,反正过一年少一年,数它做什么?” “哦……” “对了,既然你们都不回家,那么今年上元节城里的灯会,老七你便带着两个师弟师妹去逛逛,也做两件新的袍子。” “知道了。” “也还有正事。” “什么事情?” “还不是之前说过的,剪刀峰的四姑奶奶修行有成,功德圆满,要成神了。” 云鹤道人说着顿了一下: “本来是还差几年的,不过之前跟着你们去山下捉鼠除妖、寻回钱财,攒了一些人气,之后神君调查妖事,也请了四姑奶奶的子孙去询问。说是清剿城内鼠精也请了他们去帮忙。本来就只差点功德,这下这些功德也齐了,又有神君在天上说好话,这便提前了好几年。” “嗯……” “成神要有庙啊,四姑奶奶想在剪刀峰下建个庙子,供人祭拜。但是你们也知道,它们向来不碰凡间的钱财。”云鹤道人对七师兄说,“这个钱得要百姓的捐资,我想了下,也只有交给你了。” “说起来,上次三师兄去求四姑奶奶、让她老人家的子辈去城中帮了我们,他们要的鱼儿还是我去山中小溪里捉的,捉了三天才凑够。” “那你多吃两块肉。” “唉……” 七师兄叹了口气,像是知道只有自己一样。 不过此时此刻,这一点小小的繁琐不算什么,很快他就将这事忘了。 只听得三师兄在指责谁包的一个面团,六师兄说是大师兄,大师兄矢口否认,众人开始猜忌起来,师兄情谊面临巨大挑战。 这般融洽的氛围,倒是让林觉一阵恍惚。 一时竟有种一直这样下去也挺不错的感觉。 然而一想到浮丘观的传统,想到云鹤道人越来越差的身体,便知晓这注定是有尽头的,心中不免叹息。 余光一瞥,恍惚的还不止是他。 还有坐在对面的小师妹。 在她家里时,若吃年夜饭,不知道她这种女娃能不能上得了桌子,总之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有这根本不管男女的道观自在的,更何况无论云鹤道人还是师兄们对他们两个小的都格外的照顾。 发一发呆便也正常了。 “咚咚咚……” 深山之中,又有敲门声。 “谁啊?” 三师兄神情寻常,当即起身前去查看,过一会儿便又回来,笑着说道:“山中精怪,闻见今夜我们道观里有异香,过来讨些吃的而已。” 说话间神情依旧寻常。 像是早已见惯不怪了一样。 随即带一些肉出去赠予那位。 这便是山中生活了。 …… 一觉睡醒,便又是新的一年了。 雪中黟山真是宛如冰雪仙境,可惜二师兄的神行丹材料难寻,不能放开了吃,否则林觉如今服食之法修炼有成,吃了也没有副作用,不敢想象在这样的山中神行跳跃该有多么自在。 不过林觉也常常出去,在山间寻一石山修行,每隔七天,炼一瓶灵液,分作三份,带着小师妹与狐狸去浇树。 很快到了正月十五。 林觉包了元宵,煮了醪糟,打了荷包蛋,几个师兄一边吃一边发呆,忍不住回忆往年光景。 吃完正好下山。 “驴师兄啊驴师兄,又得劳烦你了,要有多的钱,定让伱再吃顿好的。” 七师兄抚摸着驴子的脖颈。 驴子只是沉默着。 随即叫上林觉与小师妹,往山下去。 路过温泉处,林觉习惯性的问问那位精怪还在不在,没有回应,便接着前往城中。 “妖怪大多都想成神,可是谋求正统香火神道,用歪门邪道的办法怎么能行呢?像是城中那妖怪,偷钱建庙,用钱买信仰,别说没有成,就算成了也难以得到天上的认可,只是个邪神。就算侥幸蒙骗过关,得到认可,也迟早遁入邪道。”七师兄一边走一边说,“庙宇须得百姓自愿捐资,捐资的百姓越多越好,这种事情,还得靠我啊。” “师兄打算怎么做呢?” 林觉只知道他做了一面旗子,也就是用布写了想为剪刀峰的道友们集资建庙的事,却不知道他打算如何募集。 难道挨家挨户的去问吗? “你忘了师兄是学什么的了吗?”七师兄看他一眼,“既是建神庙的资费,自然堂堂正正的向百姓们求来了,正好呢,今夜灯会人多。” “噢……” 林觉顿时恍然大悟。 …… 求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