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上也这么混乱吗?” 三师兄一边盯着兔肉,一边问道。 “你真不知假不知啊?” “师叔这话说得!我们上山修行才多长时间?又成天都在山上清修,哪管他们符箓派这些弯弯绕绕的事情?”三师兄说,“当然是真不知。” “那道爷我给你讲讲—— “如今九天之上,按我们灵法派所说,就是那四位天尊!这四位天尊站在天翁背后已经很久了。还有两三位古神吧,也是上古时的真仙,只是上天之后几乎不参与神灵的决策纷争。至于别的天尊和古神,都是符箓派安上去的名头,是敬称,于天下的贡献功德就不说了,单说道行法力,定然是达不到上古真仙的水准的。” 二师叔讲述着道: “天尊之下又有许多帝君,同样,符箓派看重功德贡献,以此来定神职神权,可按我们灵法派所说,能到大能境的,其实也就五位。 “有一位便是天翁上帝,地位最高,主管三界五行、凌驾九天日月。 “剩下四位,正好对应四大名山。 “像是齐云山主供玉鉴帝君,鸣啁山主供紫虚帝君,章桐山妙明帝君,樾山青华帝君。 “你说—— “他们想不想更进一步?” 三师兄听着,忍不住吸了口气,哪怕是他的性格,也不由压低了声音,睁大眼睛问道:“更进一步是指……天翁还是……” “谁知道呢?” “师叔你也不知吗?” “你一个这辈子修成‘真人’都不太可能的道士!操心这些帝君天尊的事情做什么?” “师叔你在说你自己吧?” “你这崽子……” 二师叔摇了摇头,挥手问道: “熟了没有?” 已是等不及的样子。 “可以吃了。” 林觉将两只烤兔取下。 兔肉已经被烤得焦香,表皮发红,薄得像是一张纸,上面许多整齐的刀口,都裹满了香料,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林觉撕下一只兔腿,先交给二师叔,又撕下另一只,递给狐狸。 “你先吃,你功劳最大。” “呜~” 狐狸小心接过,也不怕烫。 三师兄早已不客气的伸手过来。 抓着兔腿一扯,一根根肉质纤维都能看得清晰,焦香肉香简直扑面而来,直往鼻子里钻,让他顾不得烫,一口就咬了下去。嘴里不知不觉包满的口水倒是正好给兔肉降温了。 “嗤……” 听得见一声脆响。 外壳果然焦酥,里头的肉虽然烤得很干,但是一点不觉得柴,反而裹着香料越嚼越香。 “师叔,你们以前吃的烤兔应该也和我家师弟烤的差不多吧?” “……” “对了师叔你们以前在山上吃什么?” “还不是一样的?每人煮一个月!” “啧啧!真好啊!” 三师兄美滋滋的啃着兔腿。 两人又开始闲谈一些能让山上很多道人觉得惊心动魄的事。 “如今这朝廷,宠信奸佞,谋害忠良,守着偌大一个天下,却根本无人可用,无人可管,外敌外敌打不过,内患内患除不了,终日享乐,从里到外从根子到头顶都烂完了,怎么保得住扶得起?”二师叔说道,“如今这天下除了京城,就只有江南及其周边这一圈还算太平了,可就算这样,我来的路上都还遇到了一伙山贼劫道。” 江南及其周边这一圈,也就是齐云山和黟山在的地方,此地向来商贸繁荣文化鼎盛,是朝廷的钱袋子。 “这些山贼连道士都不放过?” “谁说不是呢!连道士都不放过!”二师叔扯了扯自己身上黑漆漆的道袍,“贫道还穿着道袍呢!” “后来呢?” “本来想全部送他们回归天地自然的,心一软,只宰了一半。” 小师妹连连朝他投去目光。 地上逐渐丢了几根骨头。 不过兔子的骨头本来就小,慢慢烘烤这么久,除了腿骨头骨,别的地方早已烤得酥了,道人也好,狐狸也罢,几乎都将骨头给嚼碎吞了。 “总之现在就是,四大名山,有的愿意保这朝廷,有的不愿。说白了,什么道士生性洒脱、淡泊名利,哈哈哈,生性洒脱说的是灵法派,淡泊名利说的是那些在山里炼丹的,可这天下最多的偏是这些符箓派的道士,道观里往来的多是达官贵人,哪怕供的神仙,也是要争香火道场的啊。” 这个二师叔看着年纪大,精气神与自家师父差别可太大了。 当初他们在山上又是如何相处的呢? 林觉不禁想着。 此时兔肉也已吃完,剩下一点点,二师叔不好意思和他们抢了,便一挥衣袖,将手伸进怀里,看着林觉和小师妹说道: “虽然第一次见,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缘分,但吃了你们这么一顿好肉,你们又管我叫了一声师叔,师叔也不好意思什么表示都没有。 “有心想教你们一样好用的法术呢,这个大醮又不剩下几天了,教不会教不会,便只好送你们一个东西了,以后下山行走江湖用得着。” 两人听闻,便都抬头看着他。 二师叔将手从怀里伸出来。 手上赫然是两张驴儿形的纸片。 “此前在北方得来的,本来想来这大醮换些东西,结果都是些烂玩意儿,大概好的去年都被换完了!便赠给你们了!” “纸驴术吗?” 三师兄盯着他手上。 “好小子,有点眼力见!”二师叔说道,咧嘴一笑,“放心,来得很正当!” “这……” 小师妹看向林觉。 林觉倒是没有犹豫,也没有心理负担,伸手就接过:“便多谢师叔了!” “多谢师叔!” 小师妹便也连忙跟着接过。 “纸驴便利,我这纸驴费过心的,虽然依旧怕火,不过并不怕水,淋些雨也不会坏。别淋暴雨,别落进河里泡久了就是。沾了水快些晒干。注入法力说一句‘驴儿显身’就能出来。爱惜着用。” 二师叔琐碎的交代了一大通。 “二师叔我的呢?” “……” 二师叔瞄他一眼,擦了擦嘴,看着远处天色渐暗,便直接站起身来,便往外走,只留一句: “走了!” 林觉和小师妹同时起身。 “师叔慢走。” 却见那道身影仿佛脚下生风,在夜影暮霭之中,很快就不见了。 三师兄这才回过神来,面露羡慕的看向他们:“有了这个东西,今后行走天下可就方便多了。” 林觉拿着纸片仔细查看。 隐约摸得出是纸做的,不过这年头的纸本就不薄,这个纸还要更厚、更结实一些,像是一张驴形的卡片,有巴掌大小。 “驴儿显身。” 林觉说了一句,将之一扔。 “篷……” 一阵白烟乍现。 地上多了一匹浅色灰驴,体型适中。 “驴儿显身。” 又是一句,一声炸响。 地上两匹浅色灰驴。 旁边的驴师兄看着都愣住了。 狐狸也抬头直直的盯着,眼光不断闪烁,看看这只,又看看那只,如此来回甩头。 “这种纸驴纸马之术和咱们的刻豆成兵有几分相似,只是也有一些差别,说来可比刻豆成兵还要难得多了。”三师兄干脆就地躺下,身上既有几分秋风的凉爽,又有几分火堆的暖意,给他们说道。 “怎么说呢?” “其实这门法术咱们道观也有,可你知道,为何我们道观没有纸驴吗?” “为何?” 三师兄笑了笑,对他解释着道: “纸驴纸马和咱们的刻豆成兵一样,虽然是纸做的,可要让它和驴马一样行走、驮物,还能听人话,就要用上一点残魂。且只能是残魂。可以说世间多一头纸驴,就是少了一头真驴。 “然而残魂多是生灵执念所化。 “动物愚笨,难生执念,自然难成残魂,所以可遇而不可求。就算遇到了,它们也不能与人的思想品性相合,难以被你主动吸引。所以纸驴纸马的法术对于残魂是有强制和约束作用的,动物的残魂也更好约束,这点和豆兵之法不一样。 “可是毕竟可遇而不可求啊…… “也许只有等到多年之后,驴师兄魂归西天,却不愿离去,我们道观才能有一头纸驴吧。” 林觉二人都露出恍然之色。 这么想来,确实是很珍贵的。 “师兄,我这个纸驴可以留给道观。”小师妹开口说道。 “留给道观做什么?二师叔给你你就拿着!你此举岂不是置驴师兄于无用之地?” “哦……” 小师妹攥着纸驴,眼光闪烁,显然在离村上山之前的整个人生中,她都很少遇见这种认识不久就对她如此之好的人,因此觉得很不真实。 下意识的看向小师兄。 自己也是沾了师兄的光吧? 却只听这位师兄问道:“几个师叔第一次见,都会给这般贵重的见面礼吗?” “也看师叔们富不富裕和当时手头上有什么吧。师叔们大多都很洒脱,也不讲究这些,有什么给什么,看你们运气。” “那敢问三师兄……其余六位师叔住在何处呢?” “你……” 正赏月的三师兄不禁转头看他。 小师妹也严肃的把他盯着。 …… 眨眼之间,九天过去。 这场大醮便也算是结束了。 直到大醮结束的第二天,林觉和小师妹这才进了烟霞观参观,还是青玄道长来寻他们,带他们去的。 此时走在烟霞观中。 “大家都在传,昨日灵清真人差点拂袖而去,是真的假的?”林觉和青玄道长也有些熟悉,知晓他是个正直的性子,便也好奇问道。 “道友啊,佛家有辩经一说,道家也有论道传统,有些分歧是正常的,何必听信流言呢?” “这倒也是。” “道友何时离去?” “大醮已经结束,我家师兄说,明天一早就启程下山。”林觉说道。 “大醮可还热闹?” “涨了不少见识,收获很多。” “那样就好。”青玄道长说道,“不然的话,就白跑这一趟了。” “你们呢?” “我们还要再等几天。” “那我们就先走了。” “一路小心。” “自然。” 林觉边走边聊,忽然走过一间大殿,余光一瞥,瞥见殿中有一尊神像—— 同样内穿甲胄,却是细鳞甲,外披五彩神衣,大约有一丈高,在烛光闪烁与青烟袅袅之间映衬出格外的庄严,让他想起了那位意离神君。 林觉不由得便停下了脚步。 只见大殿前方有楹联: 碧瓦护风云,别开洞府; 丹霄悬日月,近丽神皋。 “这是哪位神灵?” “这位啊,浮池神君,紫虚大帝麾下的真君战将。旁边的是他麾下的悬日、悬月二位将军。最近鸣啁山大醮,正是浮池神君与麾下神将,护着鸣啁山不被妖精鬼怪邪魔外道所侵。”青玄道长微笑着道,“有意可去上香,结个善缘。” “下次吧!” 林觉摇了摇头。 果然是和意离神君差不多的地位。 随即走出道观,慢慢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