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师团。 正在进行一场高级军事会议。 “华中司令部又发来一封电报,催促我们尽快北上。”参谋长杉山雅行把电报放到桌上,“第十六师团已与支那守备军遭遇,战斗不是很顺利。” 师团长藤田进一边擦拭自己的指挥刀,一边说着:“我记得昨天,第九师团向砀山派遣了一个旅团。” “是第6旅团?” 杉山雅行摇摇头:“我们对面的支那军队很狡猾,虽然主力部队都进驻了永城,但仍在外围部署了约一个旅的兵力。” “第6旅团被阻击了!” 藤田进皱眉:“一个精锐旅团,怎么会被一个旅阻击?” 杉山雅行苦笑,沉默不语。 藤田进神色不悦:“帝国每年花这么多军费,养了一群蠢猪!” “本土陆军参谋部有没有回应?” 杉山雅行点了点头:“半个小时前回电,闲院宫参谋总长发布‘大陆指第一百一十号’命令,允许在徐州战场大批量使用赤弹!” 藤田进咧嘴一笑:“呦西,立刻将赤弹部署到一线联队,迅速瓦解支那军队战斗力!” 所谓的赤弹,又名喷嚏剂,向战斗部填充二苯氰胺,在常温下是固体,通过点火加热,在炮弹着陆时爆炸,变成微粒子扩散,人体吸入后,除陷入剧烈的痛苦状态外,有时还会呕吐,使士兵快速失去战斗力。 二苯氰胺并不是“非致死”,一旦高浓度吸入,会使呼吸器官受到损伤而死亡. 藤田进看向两侧的联队长:“第34,68步兵联队立刻出动,今夜围困永城,切断支那军队补给线!” 众军官起身:“哈依!” —————— 砀山战场。 王奉一心扑在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上,时刻观察战场动向。 第十六师团固守砀城,不主动进攻,一直在外围构筑防御阵地。 意图很明显——在等待援军抵达。 王奉回过神,看向正在布置饭桌的赵方远:“徐州方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赵方远抬起头:“军政机关已经向西撤离,李长官仍在坐镇徐州,协调各部队突围。” 王奉点了点头。 德公的战役指挥水平,还是值得称赞的,有他坐镇徐州,自己在外围吸引火力,战区内的五十个师想要突围,根本不是件难事。 赵方远想起另外一件事:“长官,最近后方发来电报,有大批八路军借道长治,向华北方向转进。” 王奉挑了挑眉:“八路军?” 赵方远应了一声:“日军调集重兵围困徐州,华北地区兵力空虚,正是建立敌后根据地的最佳时机。” “八路军向华北方向挺进,并不难解释。” 王奉:“朱向文那边的情况如何?” 对于自己这位老管家和敌后游击队,他还是挺上心的。 想要重创日军,光靠正面战场可不行。 赵方远:“前阵子例行汇报,又扩编了两个游击队,其中有一个在绥远地区。” 王奉笑了笑:“不错,加大武器弹药供应,再暗中运一批粮食过去。” 赵方远:“明白!” “长官,过来吃饭吧。” 王奉走到桌旁,拉出椅子:“谢尔盖呢?” 赵方远咧嘴一笑:“老谢擦皮鞋去了,好像是在什么.伏龙芝军事学院养成的习惯,饭可以不吃,但必须把皮鞋擦亮。” 王奉:“那行,不等他了!快吃吧,你下去陪我去视察前线。” 赵方远心中好奇:“长官,这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到底是个什么学校?” 王奉微微侧目:“怎么了?你想去进修?” 赵方远连忙摇头:“不不不,我觉着咱们的长治军校就挺好,不用去学苏联人的战术技巧。” 王奉抿了口汤:“不能有这种故步自封的思想,要多接触些世界先进的战略思想,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倒是想派一批军官去伏龙芝进修。” “这是什么汤,味道这么奇怪?” 赵方远赶忙解释:“当初在山西,咱们从第五师团手里缴获来不少物资,这原本是一盒肉罐头,让炊事班拿来熬汤了。” 王奉皱眉:“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吃完?” 赵方远:“这盒罐头不起眼,上面全是鬼子文,一直就放在角落,后来徐祖贻到咱们军营,他在日本陆大进修过,说这盒罐头是将官特供,广岛的一家百年老店手工做出来的。” 王奉憋不住笑:“那你多吃点吧,百年老店以后可能就没有了。” 赵方远放下筷子,挠了挠头,不明所以:“长官.这.” 玩笑说完,王奉转而聊起正事:“永城方向战局进展到哪一步了?” 赵方远:“第三师团在永城方向聚集,据前线传回来的消息,很有可能在今夜发动进攻。” “第九师团企图绕过七,八纵队,快速向北转移,但遭遇了阻击。” 王奉点了点头:“电告于学忠,每二十分钟进行一次例行汇报。” “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 “不得隐瞒任何情况!” 饭桌旁站着一名参谋官,时刻记录着二人的对话。 赵方远想起了另一件事:“对了长官,刚才苏北战场传来消息,日军大规模使用了毒气弹,士兵吸入空气后会剧烈咳嗽,严重者还会致死!” 王奉夹菜的筷子一顿:“毒气弹?” 赵方远神情凝重:“对!” 王奉眉头紧蹙,心中暗自思忖。 他很早就预料到了,日军会在战争中使用毒气弹,也提前做足了准备。 早在军官培训班上,教官就多次强调过,遭遇毒气战的具体应对方法和防范措施。 “七,八纵队大概装备了多少个防毒面具?” 赵方远面露难色:“这好像只有三四百。” 王奉心中一沉。 国军对化学战的警惕性很弱,各部队基本不会装备防毒面具,战区储备更是少之又少,拨划的补给中根本不会有这东西。 这几百个防毒面具,还是从日军手里缴获来的。 赵方远:“是否通知各纵队,让他们提高警惕?” 王奉点了点头:“现在就去!” 赵方远听到后,立刻站起身,抄起一旁的电话筒。 “要第七纵队!” “.” 得知日军可能要打毒气战,王奉也没心情吃了,撂下筷子后,将意识沉浸到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中。 四纵距离砀山县城还有二十公里。 看上去很近,但在这二十公里的纵深内,日军构筑了六道防线,梯次防御,就算有重武器支援,想要在短时间内攻克,也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若是稳扎稳打,徐徐图之,损失确实会小上很多。 但风险太大,一旦东侧援军赶来,反而会得不偿失。 赵方远打了几通电话,走到王奉身边:“长官,六纵抵达第十六师团侧翼,是否发动进攻?” 王奉想了想:“以袭扰为主,辅助四纵在正面进行强攻!” 虽然名字里有“山”,但砀山周围平坦的很,将三维作战地图调节到等高线模式,会发现整片地区,最高海拔仅有五十余米。 标准的大平原地形。 常用的战术穿插,迂回突袭很难奏效。 白天日军侦察机对地面一览无余,任何兵力调动都会被发现,夜晚侦查兵,岗哨也能及时察觉异常。 只能小规模的进行穿插。 “小规模穿插”王奉嘴里嘟囔着。 倒也是个办法! 赵方远看向王奉:“长官,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王奉:“叫张虎过来,让一纵做好战斗准备!” “是!”赵方远敬了个礼,最后转头离开指挥所,将命令传达下去。 一个小时后。 在卫兵的带领下,张虎快步走进营帐,在适当位置站定后,敬了个礼:“长官!” 王奉将意识切换到现实:“你们一纵是全军的精锐,被划归到预备队,心里不太得劲吧?” 张虎挠挠头,憨笑一声:“一纵绝对服从长官调遣!” 王奉:“溜须拍马的功夫倒是见涨,不知道战阵功夫怎么样。” “现在我命令你们一纵,化整为零,以班排为单位,向日军纵深处穿插!” “制造混乱,破坏主要工事,配合四纵的正面强攻!” “战斗有些艰难,平原地形没有合适的伏击,隐蔽点,视野开阔,无险可守,根本不适合穿插作战。” “但眼下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日军拖得起,咱们不行,必须尽快占领砀山!” 张虎看了眼地图,拍着胸脯保证:“请长官放心,绝对没问题!” 王奉:“天黑之后行动,我会命令炮纵配合你们。” “你们有多少便携式电台?” 张虎想了想:“二十多部。” 所谓的便携式电台,是缴获日军的94式6号无线电台,和参谋部,纵队通信部队使用的大功率电台不同,前者功率较小,通信范围仅有两公里。 但重量很轻,1-2名士兵即可携带。 王奉:“我把四纵,六纵全部的便携式电台都调给你,凑够七十台,分配各班组,再从内务部队调遣一批通信兵支援你。” 通信兵作为技术兵种,参加的军事训练很少,体能,意志力,战术素养等,与一线士兵相差甚远。 在整个守备军中,只有内务兵能同时满足这两点。 王奉接着加码:“我再给你调配一批轻机枪,直接下放到行动班组!” “快去准备吧,具体行动时间等待命令!” 张虎敬了个礼:“是!” —————— 日落时分。 草丛窸窸窣窣,一个班的士兵在隐蔽前进。 “班长,前面五百米,有一个鬼子岗哨!”一名士兵猫着腰,竭力压低自己的声音。 班长抬头看了眼,空中的能见度已经很低了,估计再过半个小时天色就会彻底黑下来。 “兄弟,有什么命令吗?”班长扭头看了眼内务兵,轻声问道。 内务兵随手拽了一把草杆,铺在电台下方,随后麻利的操作起来。 “二十分钟后开始攻击!越过鬼子防线后,向西北方向前进两公里,进入村庄躲避。” 班长比了个手势,攥紧手中的轻机枪。 仿造勃朗宁自动步枪的长治1938型轻机枪,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型枪的特色。 在枪管的下方安装了手托,即便拆除了两脚架,也可以借此进行稳定射击。 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非常棒,就是重了些,单是空枪就有足足七公斤,算上三十发弹匣,重量达到了七点五公斤。 十五斤! 但除了略显笨重之外,其他方面无可挑剔。 每分钟600发的射速,完全碾压日军“歪把子”轻机枪。 班长微微探头,看向远处的鬼子哨兵,随后立马缩了回来。 “班长,情况怎么样?”一名士兵凑过来询问。 班长眉头紧锁:“狗娘样的小鬼子,警惕性还挺强,明哨就这一个,暗哨不知道有几个,一会打起来都机灵点,别吃了冷枪!” 一众士兵点点头。 班长压低声音,继续说:“出发之前我去开会,长官交代了作战任务,我再跟你们强调一下。” “这次行动,咱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后续部队向纵深处穿插,明白了吗?” “明白!” “干他娘的小鬼子!” 士兵们轻声回应。 为了应对平原地形隐蔽性差,易被发现的问题,王奉想到了解决办法——分批次进行穿插。 将七十个班分为两部分,一部率先出击,将日军侧翼警戒线撕除一道口子。 二部延迟两小时后行动,神不知鬼不觉的向日军纵深处前进。 王奉本人坐镇指挥所,通过三维作战地图观察日军部署,将消息传递给各作战班组。 需要执行的任务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破坏电话线,烧毁辎重等后勤补给,甚至是偷袭日军指挥所。 乍一看很像现代特种作战。 但受制于装备技术水平,和作战理念,只能做到形似,一旦脱离了王奉,这七十个班的士兵扎进去,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于此同时,四纵于正面战场展开强攻。 一纵,六纵分别攻击第十六师团左右两翼,包夹日军。 时间缓缓流逝。 轻风拂过草地,夜晚悄然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