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硝烟散去,王奉缓步迈入日军指挥所。 赵方远咧着嘴站在身旁,满脸的激动欣喜。 “团座,捞到条大鱼,一个中佐,两个少佐!” 王奉低着头,看着躺在地上满身枪眼的松下,拍了拍赵方远的肩膀。 “好样的,这仗打的,够提气!” 中佐军衔。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等级的军官,自全面战争爆发以来,阵亡数量绝对不超过三位。 414团打下如此战绩,已经是足够亮眼的了。 赵方远赶忙凑上前,谦虚道:“都是团座指挥英明!” 王奉挥了挥手,淡然道:“好了,别贫了,赶快打扫战场。” “迅速撤离!” 独立200旅,旅指挥部。 机要文员正在迅速收拾东西,整个旅部上下乱做一团。 叮铃铃~ 桌上的电话响起,旅长陈俊生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筒。 紧接着,电话那头便传来一阵臭骂声。 “陈俊生!” “你他娘的怎么给老子守的阵地,为什么盘山高地会失守!” “我告诉你,阎长官要是想枪毙你,老子也护不住!” 听着李服膺暴怒的声音,陈俊生满头冷汗直流:“军军长,要不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把盘山阵地夺回来。” “没机会了!” “现在你马上领着你的部队撤回阳高,听见没有!” “是!” 挂掉电话后,陈俊生擦了一把冷汗,心里不禁后怕起来。 盘山位于天镇东南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既可俯瞰平绥铁路,又能屏障天镇县城 盘山失守,确实是他部下的责任。 驻守盘山阵地的李润生团,突然全线溃败,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个第六十一军的防御阵地,被日军打了个稀烂。 但罪应该不至死吧。 陈俊生简单安慰一下自己,开始有序组织起撤退。 “上报一下现在各团情况。” 参谋长走过来,表情有些不悦,吞吞吐吐道:“旅座,王奉的第414团,从正面突围.” 陈俊生挑了挑眉,继续追问道:“正面突围?” “然后呢?” 参谋长深吸一口气,一股脑说出:“从日军防守薄弱处穿插,歼灭了日军松下大队的指挥部。” “击毙一名日军中佐,两名少佐。” 此话一出,陈俊生不由得瞪大了双眼。 击毙一名中佐! 这可是个天大的军功啊! 自从日军入关以来,各路中国军队,皆不是小鬼子的一合之敌。 丢了北平丢河北,丢了河北丢山东。 现在山西也岌岌可危。 日军的疯狂攻势,几乎让人感到绝望。 截止目前,还没有哪支中国军队,在这正面战场上击溃过日军。 “老子果然没看错这小子,只不过可惜了是黄埔出身,啧啧啧!” 陈俊生对王奉印象颇深。 此人在军事指挥方面,确实是个天才。 只可惜出身不行,注定了在晋绥军体系中,难当大官。 团长已经是极限了 转身望着墙上挂着的作战地图。 王奉的阵地,就位于盘山阵地西侧。 与盘山阵地呈交相呼应之势。 若是这个时候,命令414团进攻,夺回盘山阵地。 或许战局会有些回转。 就在陈俊生暗自思量时,参谋长上前提醒道: “旅长,目前全军各处阵地都在溃败,光守一个盘山阵地,已经没什么用了。” “唉” 眼见大局已定,陈俊生也只好接受这个事实。 “电令414团,火速撤往阳高,等待下一步作战命令。” “团座,旅参谋部电报。” 王奉接过电报,粗略的扫了一眼。 【电令414团所部,即刻向后撤往阳高方向,此乃军令,不得有误!】 “阳高.” 王奉将手中的电报折叠好,揣进衣兜里。 阳高位于天镇后方,是防御日军进攻的第二道阵线。 但那里并无什么兵力,依旧由李服膺的第六十一军残部镇守。 况且这个时候去阳高,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吧。 天镇至阳高中间,地形一路坦荡。 此番进攻的日军,除了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以外,还有两个伪蒙的骑兵师。 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 等其他溃逃的友军部队撤到阳高时。 只怕伪蒙骑兵师已经进入阳高,开始构筑前沿阵地了。 两名警卫员站在身侧,一个人抓起一边,在王奉面前撑开一作战地图。 414团只是击溃了松下大队的指挥部,尚且还有几百名日军部署在侧翼。 因为失去了统一指挥,各部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等到这些部队反应过来,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必须快做抉择。 眼下后撤阳高不成,就只剩下一条路能走了。 “赵方远。” “团座!” “迅速集结部队,向日军纵深处穿插!” “是!” 赵方远皱着眉头,作为参谋长,方才那封电报他看的清清楚楚。 旅部命令,414团后撤回阳高。 但团座却命令部队反其道而行,向东穿插到日军的腹部。 虽然不解,但依旧坚决执行王奉的作战命令。 “快,集结部队!” 414团的士兵们动作飞快,不一会就完成了列队。 “全军出发!” 行至半路,赵方远与王奉各骑一匹骏马,二人并排而行。 “团座,咱们为啥不听旅部的命令,后撤回阳高?” 路上,赵方远实在是憋不住心中的疑问,忍不住问道。 王奉侧过头,瞥了他一眼,反问道:“咱们去阳高,能做什么?” “嗯?” 赵方远低下头,心里揣度起来。 王峰淡淡一笑,接着说道:“日军训练有素,伪蒙部队的素质也不差,恐怕李将军的人还没到阳高,那两个骑兵师就先到了。” “更何况到了阳高,依旧是咱们六十一军驻守,在天镇能被日军击败,到了阳高,更加无险可守,恐怕一天的时间都坚持不住。” “之前我时常叫你看一些兵书策论,凭借目前咱们晋绥军的实力,根本无法在正面抵抗住日军的进攻。” “这种情况下,你说应该怎么办?” 赵方远策马跟上,赶忙道:“避其锋芒,分化其实力,游而击之!” 王奉满意的点点头:“没错,既然在正面打不过,那咱们就在侧翼不停的袭扰日军。” “明智点说,就凭借咱们团,这一千多人的兵力,根本无法左右战局的胜负。” “和以往的战争不同,这是一场持久战,不争朝夕,眼光要放的长远。” “不如在后方拖住日军的前进脚步。” “切记,能拖住千人,远比歼灭百人更加重要。” 赵方远恍然大悟,眼眸中露出钦佩之色: “团座英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