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天下第一诗会!杀疯了!13 战豆豆眉宇间带着一丝笑意,要看看李长安怎么回答这个难题。 美女问你上不上,李长安的回答是毫不犹豫的。 “我上!” 战豆豆随即露出满意的笑容,阶下的士子们也一个个窃窃私语起来。 “原来是假狂放,心里还是怕陛下的!” “但凡李长安敢说不上,这话立刻就能传到庆帝耳中!” “天子呼来不上船,口气倒是大,胆气还是小了些。” 就在士子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李长安突然说了一句。 “因为你不是天子!”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句话一出,连庄墨韩都震惊了! 当面说皇帝不是天子,这比刚才那句诗还放肆! 台阶下,已经有北齐士子忍不了了。 “李长安,你说的什么话!” “我大齐皇帝陛下,如何就不是天子了!” 战豆豆深呼吸了几口气,她感觉李长安给了她很大的压力。 登基以来,她还从来没遇到过这样当面的挑衅。 “哦?朕如何不是天子?” 李长安面无表情的说道,“伱刚刚自己说的,并非以皇帝身份来此。” “你今天坐在这里,不过是本王的小舅子而已。” 听到李长安的话,战豆豆忽然放松的笑了。 “李长安,你还真是伶牙俐齿啊!” 庄墨韩忍不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小兄弟真是要吓死人啊。 参加诗会的士子们,听到这话也都平静了下来,纷纷开始琢磨李长安那几句诗。 仅仅这几句,就和李长安之前的风格大相径庭。 谁都知道南庆永王李长安,最是擅长风雪月,无病呻吟。 单是今日这第一首诗,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战豆豆嘴角勾出一抹浅笑,将李长安刚才的诗又吟了一遍。 “要是本朝哪位士子作了这首诗,朕一定不负他所愿,让他终身不踏入朝堂一步。” “永王殿下也说了,一斗诗百篇,今日诗会正好一百士子。” “不如规则就改一改,每个士子出题之后,无论其他人谁能做出诗词,你李长安必须作一首!” “如此下来,你正好可以做足一百首诗词,满足了你的愿望!” 台阶之下,立刻有北齐大族士子附和。 “对啊,既然说了要作诗百首,就做给我们看看,难不成是胡乱吹嘘不成!” “就算才思再敏捷,如何能一夜做诗百首!” “永王殿下有些过于狂妄了!” 就在这个时候,庄墨韩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陛下,如此规矩实在太过强人所难!” “往年诗会,作诗最多者,也不过五六首,就已经足以惊为天人!” “让永王殿下作诗百首,显得我大齐仗势欺人了。” 战豆豆也点了点头,“老师说的没错,是朕太望文生义了。 毕竟男子酒后吹嘘,又怎能当真呢。” 范闲听着大殿之中议论汹汹,也忍不住为李长安捏把汗。 背一百首诗不算难,但是鬼知道这些人出什么题啊。 万一有人出的刁钻古怪,抄诗都不知道从哪里抄。 想到这里,范闲突然反应过来了。 今晚的诗会,就是检验李长安是不是真正穿越者的机会。 自从他见到李长安当场给战翩翩作诗,他就已经有了这个怀疑。 如果李长安就是穿越者,那么当年可能存在一个李长安的替身。 这也是他在鉴查院工作将近一年,才渐渐产生的猜测。 因为大人物们在出行的时候,为了防止被刺杀,都会准备一个替身! 当年五竹听到的那些话,可能是李长安身边的人,跟李长安替身说的。 今天的诗会可以说刁钻至极,如果李长安能抄诗过关,就说明李长安本身是穿越者。 因为,除非自己脑子有海量诗词,否则绝无可能度过今天这个难关。 战豆豆给李长安的这个难题,正好帮李长安制造了扬名的机会。 因为李长安不仅可以抄诗,自己作诗也是可以的。 对于过于古怪的题目,作一首水平一般的诗词也能应付。 按照李长安的计划,参加完这次诗词,文艺排名就能登顶了! 最近一年,所有排名全部进入前十,如果一项登顶,应该能促成系统结算。 李长安说出斗酒一百篇的话,也是故意让战豆豆抓住话柄的。 “无妨,尽管来吧。” 李长安的表情古井无波,声音却是掷地有声。 海棠朵朵的眼皮忍不住跳了跳,真能装啊! 你比我这圣女还能装啊! 庄墨韩也被李长安的自信镇住了,难道世上真有才思如此敏捷之人! 战豆豆却是释然了,明眸流动间生出了一丝期待。 李长安,难道你真的就如此神奇! 阶下士子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开始思考题目。 小皇帝的态度所有人都看到了,导向性十分明确! 谁能难的住李长安,比作出一首名篇更符合陛下心思! 几十名北齐士子,盯着李长安的目光,就像野兽盯着肥肉。 扬名立万,博得圣眷,就在今朝! 庄墨韩见李长安发下如此豪言,也是真的有所期待了。 “陛下,轮到您出题了。” 战豆豆也不客气,她笑吟吟的看着李长安,眉目中尽显女子妩媚。 “咳咳!” 海棠狠狠的干咳了两声,战豆豆才如梦初醒,复又恢复了英气和冷峻。 李长安心中狐疑,这小女帝准备了什么刁钻古怪的题目,把她自己得意成这个样子。 战豆豆缓缓说道,“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十个字一出,却是一个字也不再多说。 听到这十个字,诗文造诣不够的士子,顿时一头雾水,纷纷交头接耳,不明所以。 一些诗文造诣高者,则是苦思冥想,完全没有头绪。 郭保坤吃了北齐准备的解酒药,酒已经醒了大半。 “这小皇帝会不会写诗,十个字连起来的算什么!” 范闲心中一咯噔,这个小皇帝一定费了不少心思,才找人设计出这个题目吧。 这是一首非常刁钻的回文诗,对作诗能力考验极大!这十个字的主题是春,包含了一首回文的七言绝句。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听到范闲念完,郭保坤头都大了! 他连题目都看不懂,对出这么复杂的诗,更是难如登天了。 这个时代的士子,能做出诗词就是人才了。 尤其是南庆,诗词根本就没有发展到这么变态的程度。 但是战豆豆是北齐皇帝,一定是集中了麾下所有才子,才捣鼓出这么一道题目。 庄墨韩反复咀嚼了一遍,不禁露出一抹苦笑。 阶下的士子们,能出多难的题目,最会刁难人的,是这位陛下啊。 阶下的士子们交头接耳了好一番,终于都搞明白了意思。 所有人都在想,如果能在李长安之前解出来,一定能扬名立万了。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发现,这题太难了! “陛下咏春,是想让本王吟夏,叹秋,还是诵冬呢?” 听到李长安的话,战豆豆微微一笑,她知道这个谜面难不住李长安。 但是她到现在也不相信,李长安能接上另一首同样的诗词。 “今日上巳,夏日不远,永王就接着吟夏吧。” 众人一个个都在发愣,小皇帝咏春,你夏、秋、冬但凡能做出一首,就赶紧解了这题,还问什么。 难不成你的意思,是你夏、秋、冬都能解不成! 李长安似乎都没怎么想,就吟出了一首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日月长。长月日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此句一出,满堂皆寂! 前排的一百名士子,后排的四百名旁听士子,都陷入了沉思。 战豆豆低声念叨了一遍,“香莲碧水动风凉日月长。” 每念一个字,目中就多一份惊讶,多一分不可思议,多一分无法置信! 这怎么可能!竟然接上了! 她找的都是成名多年的大才子,好不容易凑出来的这一题,他们自己都接不上的。 但是李长安这么容易就接上了! 庄墨韩琢磨了一会儿,却是忍不住笑出了声,“题出的好,解的更好!” “长安老弟,老朽真是服了你了!” 这个时候,阶下的十余个南庆的士子,忍不住喝彩声连连! “好!接的好啊!” “不愧是诗圣,简直是天人般的才思啊!” “不愧是永王殿下!” 战豆豆怔怔的看着李长安,任凭海棠咳干了嗓子,也是目不转睛。 直到李长安转头看了她一眼,战豆豆才脸色微红的转过脸去。 “李长安解开了朕的题目,朕心悦诚服。” 小皇帝带头,大殿中响起了一阵阵掌声,经久不息! 范闲在心里嘀咕道,这句我是没背过,太变态了。 战豆豆的题解开了,轮到了下一个士子。 这位北齐士子顿时有些结巴了,他再怎么刁钻,又哪里能和小皇帝相比。 “永王殿下曾经咏雪不见雪,只见梅,不知道能否反其道而行之,咏梅不见梅呢?” 李长安随口说道,“万岭千山携白首,天赐胭脂轻抹腮。遥问兰竹春何在,玉骨冰肌暗香来。” 众人还在回味,李长安却接着说道,“诗品不来的话,再送你一首词如何?”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名篇一出,傲雪寒梅宛如就在眼前,凛凛傲骨令人望而生畏! 战豆豆只觉心中猛跳,这首词不再是之前的温温婉婉了,“老师!这首词,有风骨!” 庄墨韩目光神游,心思仿佛从暮春飘到了寒冬! “有风骨!有傲骨啊!” 大殿众人还在品味名篇的时候,李长安的声音突兀的发了出来。 “下一个。” 下一个士子也没想着为难,因为再难难不过战豆豆的题目。 他拎起酒樽对着李长安一饮而尽,“请永王殿下以金樽为题!” 李长安和他对饮一杯,然后赞叹一声,“好题目!” “君不见,长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五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豪迈洒脱,超然世外,千万年以降,谁能如李太白! 一句长河之水天上来,让人仿佛看到滔天浊浪滚滚而下! 一句千金散尽还复来,让殿中士子胸中热血鼓荡,豪气丛生! 核战抹不平人情世故,又如何能抹的去华夏诗词深入骨髓的浪漫和激情! 下一个士子手指窗外,马上接口道,“明月!” 李长安继续抄诗仙的绝句,这回抄诗,他没有任何顾忌! “这个题目太简单,送你三首诗仙绝句!”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庄墨韩的身后,三个弟子奋笔疾书,生怕错过了细节。 战豆豆已经完全沉浸在诗词的海洋中,刚被一句绝句震撼,接着又被下一首名篇打懵。 大殿中的士子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心思急转,试图跟上李长安的思维。 整个大殿中,只有范闲和海棠朵朵脑子负担最轻。 郭少已经反应不过来,再度醉过去了。 范闲单手托着下巴,心中感慨万千。 杀疯了!这是杀疯了啊! 这要是给他自己,不喝多了哪敢这么背诗! 海棠朵朵看着众人呆滞,偷吃着小皇帝眼前的瓜子。 “诗词可能很好吧,至少听着上口,带劲儿!” 突然间,李长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吓得海棠手中瓜子都掉在了地上。 “还有谁!” 这一声,震得大殿嗡嗡作响! 这个时候,一个北齐士子眼珠飞转,蹦出一个词,“征战!” 眼看李长安诗词豪情大发,这位士子就有了其他心思。 如果让李长安写兵戈征战的诗词,然后再传回南庆,一定很有意思。 现在连北齐都知道,李长安的声望地位,已经超过太子。 擅自吟诵兵戈征战之事,一定会触犯庆帝忌讳吧。 庄墨韩都连忙提醒道,“永王,慎言,慎言啊!” 战豆豆自饮自酌,已经有些醉意了,她打断庄墨韩道,“老师,无妨!” “庆帝要是猜忌永王,朕一定将他留在大齐!” 李长安看着那位眼神躲闪的北齐士子,冷冷的说道,“其心可诛!” 但是他紧接着坦然一笑,“然,本王不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