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精英暗探桑文!锋芒毕露李长安!33 京都,抱月楼内。 掌柜房中,桑文正在恐吓袁梦。 “袁大家,咱们楼子的事情,你可要千万小心处理了。” “二殿下想给私生皇子范闲挖坑,拉来了范府的范思辙,为了法不责众还拉上了三皇子。” “明面上,您是靖王殿下的人,楼子的东家是范思辙和三皇子,和二皇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要是下手太狠,出了人命,最终要被法办的只有你一人啊!” 袁梦虽然把李弘成迷得神魂颠倒,但是真正上层之间的斗争她并不了解。 本以为被二皇子青眼有加,迎来了命运的转折,但是想不到却掉到一个大坑里。 从妙音坊强买来的魁桑文,竟然是给陈院长唱过曲的,到底见多识广啊。 桑文继续说道,“现在京都人心惶惶,鉴查院提司范闲马上就要回京都了,这件事就要事发了。” “到时候范闲知道二皇子要给他下套,一定会动用鉴查院的力量封楼,二皇子就将责任全部推给伱!” “就像你当年被关进大理寺狱,有人救你吗?靖王世子营救你了吗?” “皇子绝不可能下狱,被治罪的只能是你!” “你可要长点心!” 说到皇子绝不可能下狱,袁梦瞬间想到了六年前司理理告李长安的事情。 作为事件亲历者,她至今心有余悸。 “多亏妹妹提醒!”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范思辙还是永王殿下未来的小舅子!” “如果让那位混世魔王发现了,他不一定弄死他二侄子,那一定会弄死我的!” 想起来当年无缘无故被李长安打了一顿,袁梦就更慌张了。 “你常去给陈院长唱曲,要不给姐姐支个招?” 桑文假托家中有事,去琅琊山培训了大半年,很久没去给陈萍萍唱曲了。 但是,这个招牌用来唬人,还是很有效的。 “能有什么招,怎么做都已经入局了。如果你想保命,起码手里不能出人命!” “如果有人暗示你杀人,千万不能下手!” “这样的话,即使以后落到范闲或者永王手里,没准还能活命!” 数日后。 范闲刚刚到达京都城门,就收到了李云睿送的大礼。 太子、二皇子、三皇子正在城门口焦急的等待,因为今天大皇子李承儒要回来了,范闲的使团也要回来了。 经过对使团沿路的刺杀和道路阻碍,李云睿成功的让范闲和李承儒在门口对上了。 范闲带领的使团是庆帝亲自派出去的,现在完成了接言冰云回来的任务。 黑骑到达京都附近的时候已经散去,内廷侍卫也回到了皇宫。 而李承儒带领的则是边军麾下,这些人都是骄兵悍将,更不愿意让范闲先入城。 范闲亲自下了马车,在地面上向李承儒拱手行礼。 “臣范闲,见过大殿下!” 大皇子骑着战马,围着范闲转了一圈,“本王听说过你,少年武魁!” “你敢与皇子争抢道路,胆量倒是不小!” 这句话就是故意说的了,范闲的身世传闻早就人尽皆知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承儒才不肯让范闲先进门。 你再如何受宠,也不过是个私生子,而李承儒可是有战功,已经封王的大皇子。 范闲不肯让路,则是因为被李云睿的刺杀惹出了火气。 而且按照礼制,陛下派出去代表庆国的使团,自然应该优先通过。 范闲身为正使,如果现在让道,只会显得软弱。 “大殿下,臣身后的可是大庆使团,乃是陛下圣旨派出,代表了庆国威严!” 大皇子也针锋相对,“巧了,边境大胜,本王也是奉圣旨回京都!” 范闲不卑不亢的说道,“但是殿下不能代表庆国!” 大皇子一声令下,顿时战马嘶鸣,手下兵将纷纷拔出了战刀! “大庆国的尊严,是本王手下的将士们打出来的!” “你范闲做过什么,只凭着一个虚有其表的武魁身份,参加两国谈判混点资历,就能当上使团正使了?” “范闲,你扪心自问,你配不配这正使身份!” 大皇子一方剑拔弩张,高达的虎卫和鉴查院的高手们,也不是吃素的。 眼看双方怒目而视,一副要擦枪走火的架势。 城门内,太子殿下望着天空,听着城门外的争吵。 此时的太子殿下,心情极好。 一是因为他的柳病彻底好了,二是因为他说服了皇后不找范闲报仇。 皇后原本和李云睿一样,一定要叶轻眉的儿子死。 但是李承乾从维护自身储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结好范闲的好处。 皇后虽然很伤心于李承乾的冷酷,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 有了这两件事,哪怕李长安的名声越来越大,对李承乾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太子的心情还是愉快的。 毕竟,能不能参加夺嫡,是陛下说了算。 自古以来,没有帝王会自愿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兄弟。 以太子对庆帝的了解,这位父皇绝不是那么宽宏的人! 李承泽光着脚蹲在蒲团上,惬意的听着城外的争吵。 只有年龄尚幼的三皇子,着急的走来走去。 “太子,二哥,你们不去劝劝吗?” 李承泽懒懒的说道,“太子殿下在此,哪里轮得着本王出面。” 太子则是抬眼看了看日头,“急什么,你没听到大哥和范闲正在商量吗。” “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能商量出一个章程来。” “孤现在出去,会让他们二人都没面子的!” 三皇子挠了挠头,觉得太子的话有道理,但是道理好像有不太对。 李承泽则是嗤之以鼻。“等两边要动手了再出场,才能显出太子的威严和地位啊!” 就在这个时候,城门外突然刮其漫天风沙! 飓风呼号之声,连城门内等待的众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正在僵持的使团和大皇子人马,更是人仰马翻! 不时有人呼喊,马惊了,马惊了! 等到风沙散去,两边各有几匹战马倒下。 刚刚情况混乱,风沙蔽眼,马匹惊了之后有人挥刀斩马,无可厚非。 这个时候,李承儒横刀立马,怒目而视! “范闲!你好大的胆子!” “出征归来,斩我战马!”“本王领军在外多年,想不到朝廷竟然这么接我们回家!” 太子在城门口整了整衣领,是时候了,该太子隆重登场了! 李承乾换上一副和善的笑容,只要本太子出面,李承儒和范闲都要给面子和解! 到时候他左手一个正使,右手一个亲王,一家人和和睦睦入城。 正在这个时候,城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怒斥。 “李承儒!你长本事了!” “你什么意思,朝廷亏待了你,你就要造反不成!” 太子听到这声音,就知道坏了! 永王叔回来了,自己又慢了一步! 果然,风沙散去之后,李长安的车队缓缓驶了过来。 车队停在城门数十丈外,李长安策马前行,来到了李承儒和范闲面前。 姓名:李承儒 年龄:22岁 境界:八品巅峰 天赋:统帅八品、武道七品、兵谋五品 能力:统帅八品、兵谋七品 情感:80 本来声色俱厉的李承儒,听到李长安的声音就先怂了不少。 李长安封王最早,从小恶名在外,对这些侄子多少都有些血脉压制。 哪怕李承儒年长三岁,两人多年未见,他见到李长安还是有些心里发虚。 看到李长安神色不善,李承儒立刻翻身下马。 “小侄见永王叔!给永王叔请安!” “刚才之言只是一时激愤,绝非心有不满,请永王叔莫怪。” 看到李承儒如此识趣,李长安也翻身下马,缓缓走到了李承儒身前。 “范闲是代表庆国出使,并非代表庆国接待你,你跟他争的什么闲气。” 范闲看到李长安,也是躬身一礼,“臣见过永王殿下!” 李长安道,“我以为你也要喊一声永王叔呢。” 范闲连忙解释道,“那些都是未证实的传言,做不得准。” 这种事情,陛下一天不公开承认,他范闲就不是皇子。 李长安瞥了范闲要一眼道,“是传言啊,本王看你挺横,原来还没坐实。” 范闲忙道,“殿下明见,实在是今日巧合,正好和大殿下在城门口相遇。” 李长安对着城门口喊道,“李承乾,你也长本事了!” “看着自家兄弟争执,不出来调解,你是想看戏吗!” 李长安这一嗓子,把李承儒和范闲都惊呆了! 太子是一国储君啊! 哪怕是亲王,也应该躬身行礼,叫一声太子殿下! 李长安直呼其名,还吆来喝去! 这么多年了,李长安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 自从突破了大宗师,李长安已经懒得装了,遇到庆帝还能拱拱手,毕竟庆帝也是大宗师。 至于李承乾,给面子是太子,不给面子就是一个侄子。 城门内的三人也是瞪大了眼睛,尤其是太子李承乾,竟然不知道该不该答应。 除了父皇母后以外,庆国天下没人敢这么喊他! 此时此刻,李承乾真的想喊一声,请叫我太子! 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敢。 因为李长安又喊了一声,“李承乾,没死的话赶紧出来!” “永王叔,孤来了!呵呵呵!” 太子一脸憨笑,从城门口迎了出来。 以李长安今日在庆国的影响力,李承乾真没胆子跟他较真。 真闹的不愉快,闹到陛下那里,陛下最多各打五十大板。 他这太子的威严,还是要大打折扣的。 太子乐呵呵的出门之后,李承泽蹲在蒲团上和李承平说着话。 李承平疑惑的说道,“二哥,我们要出去吗?” 李承泽随意的说道,“我们是来接人的,又不是来劝架的……” 正在这时候,李长安的声音又传来进来。 “李承泽、李承平!” 听到声音的李承泽立刻原地蹦起来,踏上鞋子就小跑了出去。 李承平赶紧跟上,边跑边喊,“二哥,你不是不出去吗?” 李承泽回头道,“现在不出去,一会儿被永王叔当众踹屁股,那可就不好看了。” 没多久,四个侄儿加上范闲,五人齐齐整整的站在李长安面前。 李长安皱了皱眉道,“这才对嘛,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 “李承乾,一会儿你领着老大和范闲一同入城。” “国之功臣和国之尊严,咱哪个都不能亏待!” 李长安说完话,就再次上马,带着车队缓缓入城。 李承乾心里十分不是滋味,李长安从头到尾都没有给他这太子行礼。 难道传闻是真的,永王叔真的对储君之位有意? 这位可是文坛泰斗、天脉者、影密卫主人! 听说北齐沈重和上杉虎的倒台,镇抚司衙门被烧,都是他的手笔! 李承乾突然觉得,相比李长安,他除了上面的父皇,还有下面的姑姑以外,没有任何优势! 太子、大皇子站在一起,恭恭敬敬的等着李长安车队入城。 大皇子突然说道,“永王叔这马车颜色挺鲜艳啊!” 太子指着马车说道,“北齐长公主的马车,以后永王叔的侧妃!” 大皇子这才想起来,好像他也是和亲的候选人之一来着。 李承平在另一侧,低声跟李承泽说道,“永王叔今日,好像和以前大不相同!” “连太子都不参见,给人一种锋芒毕露,目中无人的感觉,好帅!” 李承泽羡慕的说道,“本王要是能写那么多名篇,入城时连看都不屑看李承乾一眼!” 迎接完李长安、李承儒和范闲,李承泽百无聊赖的回到了府中。 这个时候,谢必安送来了一个几乎让他吓尿的消息。 “殿下!史家镇崔二公子、几个大铺子的账房离奇失踪了!” 短短的一句话,李承泽却瞬间失态了! “史家镇!这些人干系重大,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失踪!这是谁干的!” 史家镇是陆路走私的中枢,位置十分隐蔽,当地官员都是他的党羽。 谢必安凝眉道,“现在不好说!” “北齐锦衣卫、太子亲卫、范闲和鉴查院,都有可能!” 李承泽急道,“你赶紧命人转移史家镇货物,销毁所有证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