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东王见摩尔 大清要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8章东王见摩尔

玛利亚的玉手轻轻划过果敢级巡洋舰图纸,一双蓝眸子却斜睨着倚在紫檀木太师椅上的男人:「要带哪套图纸?英国佬给的掺沙子的赝品,还是凛子从帕尔默家族弄来的真本?」

原来英国人在转让给太平天国海军部的果敢级巡洋舰的图纸中掺了假!

好在王琰和凛子早就防着英国佬的这一手了,再加上帕尔默造船与钢铁有限公司在几个月前就和太平天国的海军部签订了在上海开办合资造船厂的合同——这是中英「三十年条约」中规定的大项目,计划总投资三百万银元,其中帕尔默公司用技术和设备出资,占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太平天国出土地和现金,占百分之五十一。

有了这个项目,王琰和凛子就有了接触帕尔默公司技术人员的渠道有了渠道,就能挖工程师和买图纸副本了。

罗耀国得意洋洋地道:「凛子用宾夕法尼亚州的石油预言,把帕尔默家的那个老东西哄进了真约派——这事办得漂亮。」

玛利亚凑到罗耀国的身旁,轻声道:「帕默尔家的那个老家伙说用赝品图纸也能造船,就是蒸汽管道容易泄漏,传动系统容易故障,搞不好会在海上变成纯风力的帆船。」

「东王不是最爱大英的坚船利炮?」罗耀国冷冷一笑,扭头对王琰道:「那就把英文原版给他,再派个帕尔默公司的工程师随行——记得给那个工程师安排个日本小妞当如夫人。」

王琰领命而去,罗耀国随后又对刘丽川说:「刘主教,你回去准备一下,也和玛利亚一起去趟朝鲜。把爪哇发生的事情和杨东王通报一下.再问问他是不是支持爪哇天国?」

看到刘丽川也领命离开了,玛利亚这才凑到罗耀国身边,轻声问:「殿下,您就真的不担心东王真的把朝鲜丶日本发展起来,变成锁住天国的锁链?」

罗耀国嗤笑一声:「不怕的,只要朝鲜丶日本是被真约派发展起来的,就当不了你们这些洋人的狗!」

被真约派搞起来和当狗当起来是不一样的!前者和太平天国是一个体系,后者则是融入了洋人的体系.

想到这里,罗耀国就在玛利亚的臀部上重重拍了一巴掌,玛利亚蹙了下秀眉,似乎有些哀怨地看了这位「天使」一眼:「奴家和那些人可不一样,奴家是您的.那个娜塔莉娅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

「吃醋了?」罗耀国笑嘻嘻看着玛利亚的水汪汪的蓝眼睛,「我看中的是娜塔莉娅的血统,她是有可能成为俄罗斯女皇的.所以她归根结底属于俄罗斯!而你只属于我!快去快回,等你从朝鲜回来,再陪我走一趟四川!」

「四川?」玛利亚又一愣,「殿下要出兵四川了?」

罗耀国笑着点点头:「今年江南丶淮南丶淮北丶湖广等地都风调雨顺,辽宁的麦子也大熟了终于有粮食可以收四川和云贵了,上海的江南制药厂需要那里的黄连。在印度镇压起义的英军和石翼王的人马,一定会很需要黄连素。那里的大肠杆菌比印度起义军的火枪厉害!」

1857年7月1日正午,在一条渡船上,那位釜山关的朝鲜税官李在荣李大人抹了把额头的汗,指着对岸炊烟袅袅的村落:「那边就是麻浦里,东王均田令施行的模范村。」

跟在他身后的就是文咸丶摩尔一行了。

他们是6月15日才从釜山出发,走陆路北上,一路走一路考察,花了足足半个月才走到了汉城附近。这一路,他们见到了许多穷,但快乐的朝鲜村子。

平心而论,这些朝鲜村子比他们在长崎附近见到的日本村子更穷,人多地少的困境是中日朝共有的,中国到底地方大,相对还好一些,日朝则是一个德行。

而日本自古盛产黄金丶白银丶黄铜,可以从中国进口商品,所以看上去就显得富裕。而朝鲜的贵金属不多,买不起「中国制造」,显得就更穷了。

不过在实行了分田分地丶打倒两班后,朝鲜的穷人总算可以挺直腰杆了,而且没了地租和高利贷的盘剥,他们算是吃上了五百年来第一口饱饭,自然就「穷开心」了。

摩尔也擦了一大把汗水,然后戴上眼镜。他看见二十几个穿麻布短打的农夫正在踩水车,他们的脊背晒得黝黑发亮,裤脚卷到膝盖上方,露出精瘦却结实的小腿肌肉。

更远处,新修的引水渠正在将山上流下的清水灌入水田,早稻的穗浪中偶尔可以见到几个戴斗笠的农妇。

「三年前这里还都是两班的私田。」李在荣的汉话带着辽东口音,「东王把土地分给农户后,粮食产量增加了五成!」

「增加了五成?」白斯文有点不太相信,「真有那麽多?」

李在荣点点头:「有的!东王不仅给大家分了田,还给大家发了铁质的农具,还组织大家修建引水渠.」说着话,他的眼泪就下来了,「东王的恩情真是还不清啊」

这已经不是这个朝鲜官员第一次哭了。摩尔和弗里德里希都看着白斯文,仿佛在问:「你们东亚的男人都那麽爱哭?」

白斯文耸耸肩,用英语道:「中国的穷人天生反骨,坏得很没那麽会念主子的好!」

李在荣也能听懂一些英语,抹着眼泪说:「那是你们没有东王那样的天降明君!」

正说着,渡船已靠上码头。穿草鞋的船夫接过铜钱时,弗里德里希注意到他胸前挂着十字架,怀里还揣着一本《东殿真约》——这是东王杨秀清在朝鲜刊印的《真约》,封皮上印着他自己的头像!

村口老槐树下,七十岁的里长金万福正在给孩童分麦芽糖。见洋人过来,老人颤巍巍从怀里掏出铜十字架,用生硬的汉话说:「天父保佑!」

「您会说汉话?「白斯文饶有兴致地打量老人补丁摞补丁的短挂。

「托东王恩典,村里开了夜校,老朽也学了一些。」金老汉指向祠堂方向,那里隐约传来诵读声,「老朽孙子在学堂背《农政全书》,比我这把老骨头强多喽。」

其实朝鲜话就是汉话的方言,此时朝鲜的文字更和汉话完全一样,许多朝鲜的读书人都会一些汉话。脑子稍微好使一点的朝鲜人,都能很快学会汉话。

弗里德里希用藤杖指着远处即将可以收割的稻子:「这些粮食要交几成赋税?」

「三成归圣库,其他都是咱们的。」金老汉抹着眼泪道,「东王的恩情实在还不完啊!」

白斯文突然冷笑:「罗耀国在中国只能收到一成!」

金老汉瞪了他一眼:「那是天朝上国的百姓福厚,我们有东王就满足了东王是朝鲜国自箕子以来第一仁君!」说着他又抹起了眼泪:「东王的恩情比海深,比天高.」

次日凌晨,焦煤燃烧时发出的刺鼻味道提前十里宣告了汉城铁厂的存在。当朝阳攀上冠岳山时,众人终于望见江边林立的烟囱。十座搅炼炉喷吐的青烟与晨雾交融,把天空染成铁灰色。

最⊥新⊥小⊥说⊥在⊥⊥⊥首⊥发!

「每小时能炼三百斤熟铁。」俄罗斯总管图波列夫扯着嗓子介绍,他油腻的工装外罩着东王赏赐的蟒袍,「反射炉每月出四十吨钢,能铸十二门二十四磅炮!」

铸铁车间里,二百名穿着厚厚的麻布工作服,热得浑身出「水」的工匠正在操作坩埚。来自佐贺藩的大匠石井鹤山突然暴喝,二十个日本学徒齐刷刷举起铁钳——烧红的炮管胚料被送入锻锤时,飞溅的火星在麻衣上烧出一个个黑点。

「这些倭工月钱多少?」白斯文突然发问。

图波列夫的络腮胡子抖了抖:「包吃住,月给朝鲜圆一块半——抵得上他们老家三石糙米,大匠的工钱则翻十倍!」

白斯文笑道:「那洋匠的月钱是多少?」

图波列夫笑道:「自然比日本大匠还要再多几倍!」

白斯文又问:「汉城铁厂的煤炭丶铁矿石又从哪里来?朝鲜本地的铁矿丶煤矿供应得上吗?」

图波列夫摇摇头:「暂时还不行,朝鲜的矿都在大山里,需要花很多钱开发!所以现在汉城铁厂的煤炭丶铁矿都是从中国运来的。」

白斯文噗哧一笑:「都是从中国运来的,还用了高价的工匠,你们的汉城铁厂应该很难赚钱吧?」

图波列夫倒也不瞒着他,点点头道:「的确不赚什麽钱」

白斯文笑着问:「如果我没有记错,东王麾下还有十万太平军将士,还有二十万家眷这些人一年又要花费多少?靠朝鲜的一千多万农民能供得起吗?」

「这」图波列夫回答不了。

而摩尔和弗里德里希则向他投去了「怀疑一切」的目光。

铸炮车间突然响起钟声。二十名朝鲜工人推着用来运输大炮的板车出了车间,最新铸造的滑膛炮还冒着热气。而杨秀清不知何时出现在车间二楼,他的独目扫过底下来参观的洋人,目光最后落在了白斯文身边的矮胡子洋人身上。而他身边则立着稻子和金发碧眼的玛利亚。

玛利亚则指着摩尔:「东王,那个人……我在通天镜里见过的!他叫卡尔……」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