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就你们也配称封建吗?(求票,求订) 大清要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2章就你们也配称封建吗?(求票,求订)

姚村镇的土墙根下,三个裹着补丁绸衣的地主正捧着粗瓷碗喝粥。这三位地主都是姚村镇当地的,一看就知道那个地有点少也就是在东亚这边能算个地主,要丢去俄罗斯,就他们那点地,十月革命后肯定能评上一个贫农.

再看看他们仨碗里的吃食,孔姓地主碗里的是高粱米熬的糊糊,还加了点儿菜叶子,吃得那叫一个香啊!

孟姓地主的咸菜条细得像麻线,还不舍得一口吞了,得细嚼慢咽,混着小米粥吃。

唯独姚秀才的碗底沉着一片风乾的腊肉——这是他当私塾先生的「福利」,他的一个学生考上了兖州府的「新秀才」送他的谢师礼的一部分。那小子去府里面的大同会办的官吏学堂上学了,听说毕业后就能当个地方小官.真是羡慕死人了!

「三位爷,洋大人问话嘞!」白斯文的京片子刚落,三块太平银元就叮当落在了青石板上。三个男人慌忙起身,捡起银元,三两口吃完了剩下的饭食,屁颠屁颠就到了摩尔和弗里德里希跟前。

摩尔眯眼打量这三位「地主」:孔某的布鞋破了洞,都能看见脚趾了。孟某的长袍早就洗掉了色。而姚秀才的蓝绸长衫肘部打着同色补丁。弗里德里希在笔记本上速写:三人的消瘦寒酸与欧洲庄园主的肥硕光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鄙人孔昭明,曲阜孔氏七十六代孙」孔姓地主作揖时,腰里露出一根鸦片烟枪,倒是擦得鋥亮。

白斯文嗤笑着指着烟枪:「再抽下去,你这个孔氏七十六代孙可就要去要饭喽!」

一脸烟容的孔昭明一声叹息:「没办法,戒不了啊,眼见着鸦片烟越来越贵.活一天算一天吧!」

孟姓地主也跟着叹息:「亚圣孟子之后孟广禄」

白斯文望着这个脸色还算正常的孟子之后:「孟兄叹什麽气?莫不是也好大烟?」

一旁的姚秀才道:「他倒是不吸那个,而是他爹抽大烟把五十亩地败光了一多半,去年吸大了直接下去见亚圣了」

「别说了,姚先生,你就别说了。」孟姓地主连连摇头。

「在下姚文学。」姚秀才拱拱手,也报了自己的大名。

白斯文扫了眼他的蓝衫:「你是个廪膳生员?」

姚秀才叹了口气,轻轻摇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太平天国不认了。」

「斯文森,」摩尔唤着白斯文的洋名,「什麽是廪膳生员?是贵族或是类似日本武士的特权身份吗?」

「生员不是贵族,和日本的武士也不一样,武士是祖传的,生员是考出来的。」白斯文想了想又说,「有点类似于欧洲那边的文凭吧?算是个不错的文凭了,不过还没资格当官。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就能获得,可以见官不跪,官府每月补贴四两银子,在宗族里面也算一号人物了。不过太平天国现在不承认清朝的功名了,他的生员白考了。」

「什麽?二三十亩地也算地主?」弗里德里希的钢笔尖差一点戳破纸页。他在普鲁士的老家,庄园管家管理的土地都不止两千中国亩。拥有二三十中国亩农户,只能算个小生产者。

姚秀才苦笑:「镇上王举人有六百亩地,那才是真老爷。咱这种小门小户」他忽然压低嗓音,「前年黄河发大水,王举人带着六个打手逼着佃农补缴欠租,当场打死两个人——那才叫威风!」

摩尔注意到孔昭明的肩膀抖了抖。这个「圣裔」前年黄河大水时,却被佃户抗了租,他这个只有三十亩土地的小地主养不起打手,只好硬生生忍着。

而如今太平天国的农会已经开到了曲阜县,这可是专为佃户丶贫农撑腰的,他的三十亩土地不知道还能保到几时?

「像王举人这样的地主,在山东这边有很多吗?」摩尔用生硬的汉话问。

「怎麽可能很多呢?」姚秀才摇摇头,「六百亩咧,寻常人哪里攒得起来?王举人是因为中了举人,有机会做幕,这才攒了点钱,买进来五百亩土地,这才有了如今的家业。不过他有五个儿子,都没有太平天国的功名,等他一死,家产一分为五.」

摩尔听完白斯文的翻译就追问了一句:「斯文森,你们中国流行析产继承制?」

白斯文点点头道:「是啊,好家业禁不住三份分.所以中国的乡下地主大多是些小门小户,不值一提。」

弗里德里希在笔记本上记下:「中国的析产继承制也许是中国地主普遍沦为小生产者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地主的普遍袖珍化又让他们难以获得或维持封建特性.」

摩尔这时候问:「斯文森,你家的田庄有多大?又拥有多少户农奴?」

白斯文苦笑道:「我家的庄子也不大,占地五百来亩农奴什麽的可没有,就这麽点儿大的庄子,还养什麽农奴?租给佃户收租多省事儿?」

弗里德里希摇摇头道:「没有农奴就掌握不了人口斯文森,你还是不够封建啊!」

摩尔又问:「斯文森,那你们整个八旗集团,一共占了多少土地,控制了多少农奴?」

白斯文一脸自豪:「八旗贵胄数十万人,占着七千万亩地.底下的奴才加一块儿总有数十万之众!怎麽样,这下够封建了吧?」

弗里德里希和摩尔一脸惊讶。

「就这?」弗里德里希道,「中国如此辽阔,耕地丶牧场当不下十亿亩,人口有四万万。而最大的一个封建集团只占有大约百分之七的土地和千分之几的人口.太不可思议了!」

摩尔也深有同感:「你们好像太不封建啊!唔,中国的社会真的非常独特,不仅和欧洲差别很大,甚至和日本还有原本的朝鲜差距也非常大!」

最⊥新⊥小⊥说⊥在⊥⊥⊥首⊥发!

暮色笼罩姚村镇时,摩尔在客栈油灯下疾书:「中国的地主阶级本质是小资产阶级——他们缺乏世袭特权,土地所有权高度流动且容易分散,经济地位介于欧洲的富农与贫农之间,只有少量的大地主才能掌握一定的暴力。但是大地主和中小地主之间又不存在明确的依附关系,使之很难形成武士集团或骑士集团。实际上,大部分的大地主的经济地位也很不稳固,而他们的政治权力通常也需要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或维持,这让他们的权力传承充满了不确定性.」

弗里德里希则翻开了「天师摩尔」的学生「韦犹大」帮他弄来的记载了姚村镇土地分布情况的《鱼鳞册》:姚村镇最大的地主王举人名下六百亩地,仅占全镇耕地的不到10%。而在普鲁士,许多容克贵族单家庄园就占全县或县辖区土地的40%。

「他们不是封建主,而是被封建制度压榨的中间阶层。」摩尔用菸斗敲着帐本,「真正掌握暴力机器的,是八旗贵族与官僚集团——这些人才是东方的封建堡垒!不过八旗贵族和依附于他们的汉族官僚所能直接控制的土地丶人口也非常有限。而汉族官僚又因为需要通过科举产生,而具有较大的流动性,难以形成具有较高封建程度的世袭集团。因此,中国的清王朝虽然是一个封建王朝,但是它所统治的帝国却不太封建。对于封建王朝而言,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封建统治会在太平天国的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的原因!」弗里德里希一边说一边在笔记本上写道:「虚弱的封建使得中国的历代王朝都难以形成顽固的统治,这也许就是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王朝更替的原因。」

摩尔最后总结道:「欧洲和日本的封建主靠刀剑传承权力,中国地主却把希望寄托在毛笔上。他们的见识甚至不如朝鲜的两班贵族,朝鲜两班至少能垄断科举,能保持世家嫡系的传承。而相对公平的科举和析产制,使得中国的地主很难实现真正的封建化。」

白斯文这个时候则点燃了一支古巴雪茄吸了一口,有点忧伤地说:「还是老祖宗见识浅了,以为汉人的制度好用,没想到世界上还有那麽多比汉制更好的封建制即便是日本国那样,也强过如今啊!」

而弗里德里希在笔记里画下三重金字塔:塔尖是八旗贵族与官僚,中层是科举地主,底层是赤贫佃农。他看着这个三重金字塔,忽然道:「卡尔,你有没有发现,中国的社会结构和那些已经历经了革命风暴的欧洲国家很像啊!」

摩尔露出了期待的眼神:「没错,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欧洲国家的稳定性,远远比不上令人窒息的封建时代!」

当更夫敲响三更时,一队农会的民兵举着火把经过了摩尔和弗里德里希等人居住的客栈,向着镇子北面的王家举人的大宅走去——那座宅院现在被韦昌辉丶洪仁玕丶左宗棠三人和他们的亲兵卫队占据。白斯文扒着窗户望去,月光下,曲阜县农会的讲士们正在到处张贴「耕者有其田」的标语分田分地的风暴即将来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