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好熟悉的感觉啊! 柏林·夏洛滕堡宫。 俾斯麦将密电轻轻放在威廉皇帝的书桌上,羊皮纸边缘被竹丝电灯放出的光线镀上了一层金边。老首相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陛下,太平天国接受了我们的条件。罗耀国同意在北京会见我国密使,讨论具体事宜。」 老皇帝威廉一世尚未开口,24岁的威廉王子突然插话道:「首相,我们还在等什麽?太平军已经在太平洋上重创英国舰队!现在正是我们向法国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 「殿下!」毛奇元帅突然打断,这位总参谋长的声音如同普鲁士的钢铁般冷硬,「现在还不是时候。」 「元帅,据我所知,红色法国正在积极备战,」威廉王子忧心忡忡地道,「他们的军事力量每一天都在加强!」 威廉皇帝则将老眼转向毛奇元帅。 毛奇向皇帝鞠了一躬走到巨幅欧洲地图前,手指重重敲在君士坦丁堡的位置: 「陛下,王子殿下,虽然红色法国正在努力备战,但我们依然必须等待两个时机——」 「第一,太平天国进攻澳大利亚并控制马六甲海峡,直接威胁印度。」 「第二,俄国军队向君士坦丁堡发起进攻」 威廉二世急不可耐地拍案而起:「还要等到什麽时候?我们德意志帝国的陆军已经做好了全面准备!红色法国的『卡尔·摩尔防线』目前在我们面前不堪一击!」 「正因为如此才要等待!」俾斯麦突然提高声调,「红色法国再怎麽努力,也不可能挡住无敌的德意志陆军!真正对我们构成威胁的,还是英国的海上力量。只有英国需要全力以赴保卫他们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时,才有可能无视欧洲大陆的统一进程!而俄罗斯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则会将大英帝国最后的馀力都吸引到地中海方向上。届时,我们将可以在法兰西自由行动!」 威廉一世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孙子:「明白了吗?这才是高明的政治家应该采取的政策一定要有耐心,要够谨慎!」
威廉二世一脸谦虚:「明白了,我太急躁了。」
老皇帝笑道:「年轻人,有冲劲是好的!」
毛奇元帅这时提出建议道:「陛下,我建议派遣瓦德西将军作为特使,乘坐奥斯曼帝国的商船秘密前往太平天国。」
「奥斯曼?」威廉一世眉头一挑。
毛奇解释道:「我在奥斯曼帝国担任军事顾问时结交的一些朋友告诉我,他们与太平天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太平天国的大使杜文秀,则是苏丹宫廷中的贵客。我猜想,太平天国在奥斯曼问题上和我们有共同的利益。」
俾斯麦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没错,我们和太平天国在近东问题上是有共同利益的。奥斯曼帝国越强,就越能牵制俄国人在巴尔干的精力。」
威廉一世若有所思,突然哈哈大笑:「好!就这麽办!」
北京,正阳门火车站。
段祺瑞的军靴刚踏出火车站的大门,就被火车站外头的帝王居停的景象给吸引住了。他仰头望去,高耸的城门箭楼上,太平天国的杏黄团龙旗在夏风中猎猎作响。正阳门对面的故宫,更是「大红墙面黄金顶」,哪里是李鸿章在新长安的什麽新大明宫能比的?
「袁大人,您看!」段祺瑞拽了拽袁世凯的衣袖,「这城墙比新潼关的城墙还要高大!这皇宫可比大唐皇上的新大明宫阔气太多了。」
袁世凯望了眼巍峨的正阳门,又看了看红墙金瓦的紫禁城,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分明从没来过北京城,可为什麽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呢?
忽然,他的视线停在一个摊贩身上——那人穿着粗布短褂,光着膀子,正在吆喝着卖烧饼:「荣记,荣记门钉烧饼新鲜出炉楼!」
袁世凯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突然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可又实在记不起来
王正谊已经笑呵呵向那烧饼摊走去,还摸出一个银元:「老荣头,包八个门钉烧饼,两个一包。」
「好嘞!」被王正谊唤作「老荣头」的,当然就是被「改造好」的荣禄了,他现在已经从故宫博物院光荣退休,但还是闲不下来,就和两个不成气的儿子一块儿摆摊卖烧饼,还把故宫博物院外的小摊给置换到了正阳门火车站外——现在每天不知道多少人来北京,一出火车站,不得买俩烧饼垫一垫?
所以这个「荣记」烧饼摊的买卖是越做越兴旺了就在他给王正谊打包烧饼的时候,一个穿着蓝灰色军装的「大头」不知什麽时候走到了他的跟前,目光犹疑地打量着他。荣禄把烧饼递给王正谊的时候和他对了一眼,两人都是一怔。
就在这时,一队身着深蓝色制服的军官快步走来。为首的年轻人肩章闪亮,声音清朗:
「可是袁大人?在下总理府副官冯国璋,奉吴王之命前来迎接。」
听到「冯国璋」三个字,一种亲切感顿时涌上袁世凯心头,他也不理荣禄了,连忙扭头去望,却看见一个身材瘦削,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文士朝他拱手:
「下官总理府秘书瞿鸿基。吴王殿下正在西苑等候,请二位即刻随我们前往。」
瞿鸿基.这个名字有点讨厌啊!
袁世凯收回目光,陪着笑脸,点了点头:「有劳二位。」
西苑,瀛台。
冯国璋在前带路,而袁世凯则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
瞿鸿基见他好奇,就陪着笑道:「这里曾是皇城的西苑,也叫御花园,明朝和满清的许多皇上都在这里住过,满清的末代皇帝咸丰就死在西苑。」
咸丰是不承认自己是末代皇帝的,怎麽可能是末代呢?而且他也不记得自己死在西苑。
但他没有资格写历史.
袁世凯则心中暗惊——他梦里好像来过这里!但面子上还是不动声色,只是点了点头。
推开楠木殿门,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罗耀国背对着门口站在巨幅世界地图前,指尖正按在柏林与莫斯科的位置。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身,目光在袁世凯脸上停留了片刻,突然露出几分惊讶的神色。
「像,还真像!」罗耀国喃喃自语,又仔细打量了袁世凯几眼。
最⊥新⊥小⊥说⊥在⊥⊥⊥首⊥发!
袁世凯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正不知如何应对时,罗耀国的目光又转向了段祺瑞。
「也像!」罗耀国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在心里嘀咕道:「时间过得真快啊!刚来的时候还在和洪秀全一起跳大神,现在居然和袁世凯丶段祺瑞丶冯国璋在一起了。再过个十年二十年,也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孙先生他们那一辈的人物」
「吴王殿下,」袁世凯小心翼翼地行礼,「下官袁世凯,奉大唐皇帝之命」
「李少荃近来可好?」罗耀国突然打断他,语气亲切地问道。
袁世凯一怔,随即答道:「回殿下的话,陛下龙体康健,只是年事已高,如今最关心的是修身养性,以及在中亚教化百姓。」
罗耀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在袁世凯身上来回打量。这位「海归派」军官一身笔挺的深蓝色新式军装,胸前别着几枚闪亮的勋章,举手投足间既有传统士大夫的儒雅,又带着几分西式军人的干练——很有一点历史上西亚丶北非军事强人的感觉啊!
而且他还是袁世凯!
看来需要敲打一下,要不然这家伙没准就要坏了大唐在中亚「躺平念经」的布局——对统治中亚的大唐来说,什麽新政,什麽变法,什麽新军,都是多馀的。安安稳稳躺平,一门心思念经——念四书五经才是正经事!
那块「世界岛中心」的地盘太内陆,发展工业化就过不了运输一关,如果将来运输条件好了,卖资源一样吃到撑,搞鸡毛工业化?根本竞争不过「东亚怪物房」的,纯浪费能把经(儒经)念好,就是利国利民了!
「袁上校,」罗耀国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玩味,「你觉得新大唐这样好吗?」
袁世凯一愣,额头顿时沁出细密的汗珠。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他偷眼瞥了下罗耀国的表情,斟酌着答道:
「回殿下,新大唐开疆万里,统辖异域,非常不容易,的确应该休养生息.」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但如今是大争之世,外面又日新月异.」
「哈哈哈!」罗耀国突然大笑起来,「没想到你还是个维新派!」
这笑声让袁世凯更加局促不安。
罗耀国忽然放沉声音,目光灼灼地瞪着袁世凯:「袁世凯,你记住了,我是反对大唐维新变法的!大唐现在这样就很好!好好在中亚呆着,除了教化人心,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也别想在这个大争之世中捞什麽油水。万里疆域还不够吗?才一千万人口,好好守着,将来子孙后代都吃不完!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