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悄悄。 骑兵在黑暗中穿行。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适应。 主要是李天霞丶李仙洲带来的心腹手下。大约三十人。 他们不适应夜战。 以前几乎没训练过。完全没经验。 甚至跟着大部队行军,都可能迷路。速度也跟不上。 可以想像,如果他们猝然和日寇相遇,会有什麽后果。估计死了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快!」 「快!」 李天霞和李仙洲脸上都挂不住。 自己带来的人,居然如此拉胯? 让专员小觑了。 他们两个当然不可能是孤家寡人来上任的。肯定会带来部分的得力手下。包括参谋,警卫什麽的。 张庸给他们全部配备了新的武器和装备。 包括索米冲锋枪,还有望远镜什麽的。以发挥他们的作用。 然而,实事求是。他们的水平并不高。 李仙洲丶李天霞都不是能力非常突出的指挥官。身边人当然也不可能有太出色的。 还好,张庸对他们的要求很低。 不求他们能够创造奇迹,只求能够和平均水平差不多即可。 打败仗可以。但不能全输光。 对李天霞的要求高一点。希望他能打胜仗。 对李仙洲就要求一般。只要不被日寇包饺子,不全军覆没就是胜利。 五万头猪的阴影,始终笼罩心头。 还好,发现李仙洲挺努力的。虽然天赋不高。但是看得出,他在努力适应。 「嗒嗒嗒……」 「嗒嗒嗒……」 骑兵在黑暗中移动。 张庸在前面带路。试图发现日寇骑兵。 石门的周围肯定有日寇骑兵。它们是来侦察的。具体人数不详。 向北…… 一路向北…… 终于,有红点出现。 刚开始的时候,是零星红点。 随后,三十多个红点出现在地图边缘。 日寇骑兵! 找到目标。 当即摆摆手,示意所有人放慢速度。 不能惊动日寇。否则,就没办法偷袭了。一旦日寇骑兵脱身而去,再追就难了。 「有发现?」 「对。面向正北,十点钟方向。有日寇骑兵。大约三十人。」 「啊?」 李天霞和李仙洲面面相觑。 忽然感觉,自己很难跟上张庸的步骤啊!完全听不懂。 他到底是如何侦测到日寇动静的? 完全无法解释啊! 都没有放出去骑兵斥候。凭空感应到的? 学不来…… 根本学不来…… 「这是给你们的武器。加兰德。」 「它是半自动步枪。有八发子弹。不需要拉枪栓。可以快速射击。」 「步兵丶骑兵都可以使用。步兵使用更合适。」 「缺陷是弹药消耗比较大。」 张庸给他们逐个安排武器观摩。首先上阵就是加兰德。 68丶69两个军,都是军辖旅,旅辖团。取消了师级。 正规编制是三旅九团。 全军编制大约三万人。 但是目前只有一万人。 每个旅,都会装备少部分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作为全旅的拳头部队使用。是全旅最精锐的突击力量。 为什麽不全部装备?主要是系统没办法供应那麽多。 制造栓动步枪的成本很低。但是半自动步枪高很多。 制造一把加兰德需要耗费的成本,能制造五支栓动步枪。相对来说,还是栓动步枪便宜量足。 而且,栓动步枪对弹药的需求量没那麽高。后勤能够供应。 如果是加兰德,后勤压力就大了。 除非是他张庸在现场,否则,加兰德也只能当栓动步枪使用。 英七七曾经有一段时间,被英军高层要求降低射速。原因就是后勤供应不上。弹药消耗量太大了。 连老牌的英帝国都如此。何况是纯农业国的华夏? 不过,小规模的部队突袭,正好用得上。所有的缺点都不存在。 「上!」 「上!」 焦汝麟负责教学。 他虽然是孙殿英的手下。但是,张庸决定将他挖过来。 无论是68军,还是69军,都需要一支精锐的骑兵。在华北平原作战,没有骑兵是绝对不行的。 就连八路军那麽困难,都组建了多个骑兵部队。虽然人数参差不齐。那也是骑兵。有两下子的。 张庸摆摆手。 其他人都跟着他,缓慢向前。 举起望远镜。 前面,焦汝麟带着三百骑兵扑上。 日寇骑兵的反应其实也挺快。迅速飞身上马。跟着出枪。 然而…… 嘭! 嘭! 整个扇形都是枪响。 全部都是加兰德步枪远程射击。火力覆盖。 「叮!」 「叮!」 漏夹弹出来。 立刻换新的。 然后继续。 嘭! 嘭! 枪声依然炸裂。 大概瞄准,然后就是猛烈的火力压制。 有没有打中无所谓。只要大概对着日寇骑兵开火就行。 唯一的要求就是速度。 越快越好。 一个漏夹打完,立刻换新的。 「八嘎!」 「噗通!」 「噗通!」 不断有日寇骑兵倒下。 不断有战马中弹倒下。 战场一片混乱。 日寇骑兵发现不妙,急忙转身逃窜。 然而,它们的这个动作,是错误的。 想跑?已经来不及了。 在传统的栓动步枪面前,或许能跑。 但是,在半自动步枪面前,想跑,真的不容易。火力太猛。 嘭! 嘭! 继续射击。 然后飞快的换漏夹。 然后继续射击。 仿佛是机器人。 只需投放火力。 当然,最后还是有几个零星的日寇骑兵成功的逃出去。 日寇骑兵的逃命功夫,的确很强。 但是无所谓。 逃出去几个,正好呼唤更多的日寇到来。 「这麽快……」 李天霞缓缓说道。 没想到,半自动步枪的火力这麽猛。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幸好敌人没有这样的武器。否则…… 「打埋伏很好。」 李仙洲闷闷的冒出一句。 显然,这是他总结出来的。印象极深。 张庸点点头。 能领悟就好。 确实,半自动步枪最大的优势,就是打埋伏。 如果是比拼阵地战,和栓动步枪没什麽区别。射速优势无法发挥。再快能快得过机枪? 但是,打埋伏就完全不同。 偷袭也是如此。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最多数量的弹药倾泻到日寇头上。 在日寇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给日寇造成最大杀伤。这样就可以将敌人的还击力量降到最低。 刚才的战斗就是如此。 一顿暴躁的射击,日寇骑兵伤亡过半。 剩下的人想要还击,也受到火力的压制,无法有效还手。只能被动挨打。 否则,双方一旦形成拉锯战,那伤亡就大了。 「和轻机枪相比如何?」 「火力点更多。更分散。多角度射击。」 一个参谋回答。 如果是轻机枪,容易被日寇神枪手击中。 有经验的日寇,还能避开机枪的射击。进入射击死角。然后还击。 但是,十多支加兰德,日寇就无所适从。 无论哪个角度,都有可能挨打。 换言之,就是没有任何安全的躲避之处。随时可能丧命。 「有利于每个人发挥。」 「对!」 参谋们纷纷总结经验。 从实战角度来说,多个角度的射击非常重要。 让敌人无法找到射击死角。 事实上,德军遭遇到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压制,也是非常头痛的。 尤其是MG42通用机器的机枪手,往往会被干掉。因为你无法同时压制那麽多的目标。每个目标都有可能要你的命。 火力要分散,但是又要猛。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射击的准确度要求不高。」 「对!」 「对!」 所有人都是赞成。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眼下。 因为绝大部分的国军士兵,都没有接受过严格的训练,枪法很差。 指望他们准确的命中敌人,不可能。 只能是大致瞎打。 这就要求火力密度很高。才有命中的可能。 显然,这是栓动步枪是做不到的。但是半自动可以。可以乱枪打死目标。 「专员。」 焦汝麟牵着一匹大白马来到张庸面前。 张庸顿时眼前一亮。 好漂亮的大白马。一眼就喜欢上了。 不错。 不错。 难道被击毙的,是关东军骑兵? 有可能。 但是,管他呢! 无论是日寇的哪个部队,遇到他张庸,只有死。 大白马看到张庸到来,下意识的抗拒。张庸也是老玩家了。上来就是一拳。很快,大白马就乖乖的听话了。 翻身上马。 继续前进。 附近可能还有日寇的。 果然,后半夜,有红点快速移动过来。 地图左下角显示,96人。 来得好! 「日寇骑兵!」 「埋伏!」 张庸立刻摆摆手。 所有人立刻散开。 然后静悄悄的埋伏起来。 战马则是被全部集中起来,带到队伍后面。 黑暗中,日寇很难注意到几千米外的动静。所以,依然是有序的前进。 「快!」 「快!」 M2重机枪被迅速架起来。 五公里的距离,日寇骑兵需要十分钟左右。 毕竟,不是全力疾驰。以保留战马的体力。 张庸趴在地上。 老老实实的趴着。不敢丝毫大意。 这是战场。不是开玩笑。流弹随时都有可能打中你。 到新中国建立,有多少大人物不幸死在流弹之下?如果他们不死,有人甚至有资格授大将! 战斗! 开始! 「突突突……」 「突突突……」 大口径重机枪率先开火。 瞬间,日寇骑兵队伍就好像是炸开了锅。 嘭! 嘭! 跟着枪声爆裂。 李仙洲:!!! 李天霞:!!! 目瞪口呆。 老天爷!这麽凶残的火力! 那是高射机枪啊! 高射机枪平射?太残暴了。 不要说是骑兵,就是一堵墙,都能轻松粉碎。 果然,日寇骑兵连串倒下。 部分的日寇骑兵急忙向四周分散。 嘭! 嘭! 遭受到半自动步枪射击。 张庸不追求全歼。 能杀一个算一个。 这次没杀到的,下次再来。 总之,一切都是以消灭日寇有生力量为主。 噗通! 噗通! 沉闷的声响不断传来。 「啪勾!」 「啪勾!」 有日寇骑兵还击。 日寇骑兵有掷弹筒,还有迫击炮。 然而,在加兰德步枪的面前,日寇很难集中起反击的力量。 主要是,日寇骑兵只有一百人左右。 兵力对比三比一。 这是最基本前提。 给李仙洲丶李天霞又上一课,就是集中优势兵力。 绝对不能搞添油战术。也不能搞拉锯战。消耗战。 上来就必须以多打少。 至少是三比一以上。五比一最好。 总之,你一个军,如果有三万人,那目标最好选日寇一个联队。 三万人,打三千人,还是有希望的。 如果十个打一个,都打不过,那就真的是要买一块豆腐撞死了。 须知道,你拥有的,可不是汉阳造丶老套筒。你的轻武器和日寇相比,是完全不逊色的。甚至还占据优势。 只要让日寇的飞机丶重炮丶坦克没机会发挥,逮着日寇就往死里揍。 然而,武器装备,不是最关键。 关键是战术。 要有灵活的战术。以歼敌为目标。 十几分钟以后,战斗结束。日寇被击毙七十多人。有十几个逃出去。 穷寇莫追。 打扫战场。 战场一片凌乱,血肉模糊。 没有活口。 全部都是尸体。 「日寇好像也不咋的……」 有参谋低声嘟囔。 显然,他们觉得,日寇其实不可怕。 你看,一出手,又干掉好几十人。还都是骑兵。如果是步兵,更容易对付。 张庸听到了。没有纠正。 此时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信心。是战胜日寇的信心。 确实,在火力基本对等的情况下,日寇没什麽了不起。前提是让日寇的重武器无法发挥威力。 否则…… 差距就太太太太大了。 完全无法弥补。 战场打扫完毕。 其实也没什麽。 反正没有张庸看得上的。 今晚,主要就是检验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白朗宁大口径机枪。 亲眼目睹它们的威力。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至于其他的武器,他们都接触过。就没有必要展示了。 收队。 回去石门。 「报告,军政部急电。」 「念。」 「令:68军丶69军克日北上,配合平绥铁路作战,并收复保定。」 「什麽?」 张庸一愣。 军政部神经病吗? 让我去收复保定? 开玩笑…… 我现在怎麽收复保定? 要人没人,要重武器没重武器,拿头去收复吗? 伸手。 拿过电报。 确实没错。 电报上面就是这麽写的。 就是命令68军丶69军立刻北上,配合晋绥军,反击日寇。 没有抬头。没有格式。就是给他张庸的。 皱眉。 被军政部报复了。 果然,和军政部结仇,肯定会被报复的。 仿佛看到何应钦在冷笑。 你不是有两个军的番号吗?那我就按照两个军的作战任务分派! 管你有没有人! 反正你就是有两个军!战斗任务也是两个军! 玛德…… 收复保定? 不可能。 但是,参加南口战役,则是非常有可能。 事实上,张庸不想去收复保定。因为他没有重武器。去了保定,会被炸成灰烬。 但是,南口作战就完全不同。那边是山区。是山地作战。日寇称之为「山岳战」。 「专员……」 「你们立刻编组部队,准备出发。」 「目的地?」 「居庸关附近。」 「那保定……」 「不去保定。我们没有重武器,肯定无法收复保定的。去了就是送死。」 「明白了。」 「但是,居庸关附近,都是山区,日寇的重武器无法有效发挥,我们可以尝试和日寇进行山地战。」 「好。」 张庸简单安排。 没想到,部队还没编组完毕,就要投入战斗。 不过,这也是常态。 以后随着战事越来越频繁,部队根本就无法有计划的开展补充丶训练丶整编,全部都是仓促上阵的。 很多士兵,甚至在上战场之前,都没有认真打过枪。一发子弹都没有打过。 这是士兵吗?不是。根本就是仓促拿起枪的农夫。 何来的战斗力?上阵就是送死。 然而,实情就是如此的残酷。明知道送死,也必须送上去。 否则,军队就没有人了。 唉…… 「正好,汤司令的部队已经北上,你们跟在后面即可。」 「专员,你不跟我们一起走吗?」 「我……」 张庸其实是想去的。 如果是没有日寇的飞机丶坦克,他才不怕日寇步兵。 但是,好像南边的淞沪战场,也差不多要开始上演。 算了,还是去南口吧! 淞沪战场有那麽多的大佬,自己去了也没啥用。 等到淞沪战场崩盘了,自己再去收拾残局。嗯。到时候,老蒋肯定会将自己叫过去的。 下定决心。去南口。先和日寇进行山地战。 「我和你们一起走!」 「那太好了!」 李天霞和李天霞都是如释重负。 他们还没适应战场。如果张庸不在身边,真的有点茫然。 但是,有张庸跟着,心头大石落地。 于是回电。 立刻率军北上。 准备大打出手。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