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炮兵阵地让人失望。 确实是日寇自己炸毁的火炮。炸坏的都是炮管。 不是单纯的炸裂。是直接炸断。 炮管都剩半截。 系统都没法救。 「玛德……」 张庸暗暗怨念。 如果抓到日寇炮兵,他一个个全剐了。 太坏了。 将加农炮这样毁掉。 你们要是和我炮战,好歹能能剩几门。 结果他麽的自己全毁了。还毁得那麽彻底。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啊! 不过,还好,空指部地图有提示。 陆陆续续的多了一些火炮标志。查看。发现是75毫米山炮。 既然那些被炸毁的105毫米重加农炮无法修复,系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修复山炮了。 其实,山炮也是不错的。 尤其是日寇的九四式山炮。重量轻。容易分解。 全重才500多公斤。畜力轻松拉拽。甚至人工都能推行。一般的道路都能走。 甚至,在崎岖的山路也能走。不过速度就无法保证了。 那个关家垴,冈崎大队,就带了三门山炮,几百发炮弹,给八路军造成非常大的伤亡。 是否胜利无法定论,总之,那一仗,八路军好几个团元气大伤。 仔细查看空指部地图。 峄县以东,没有火炮标志。说明日寇没有携带。 日寇是要逃命的。要求速度。当然不可能带炮。 其实…… 张庸希望日寇带炮的。 因为这样一来,空指部地图就会有显示。 就能知道日寇到底是跑到什麽地方去了。 可惜,没有。 切换地图。查看八个步兵营。 发现零零星星的日寇。正在断断续续的交火。没有特殊情况。 日寇兵败如山倒,根本无心恋战。只想逃命。 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得个桔。 无聊啊…… 日寇都没来一点决战什麽的。 你看李云龙伏击的日寇战地参观团,最后还肉搏战了。 坂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你们俩,好歹也拿起刀做个样子啊!这样可以死的比较体面一些。 机会给你们了。但是你们没有抓住。 结果最后一个被判处绞刑。一个被判处无期徒刑…… 分派山炮。 不能再给关麟征了。不能吃独食。 于是和关麟征分开。 来找张自忠。 张自忠的59军和庞炳勋的40军都打得不错。应该犒劳犒劳。 如果是老蒋分配的话,肯定没他们的份。 但是他张庸先出手。别人就难以更改了。 去捡洋落。 三门…… 五门…… 八门…… 陆陆续续的找到十五门完好的75毫米山炮。 于是59军分配五门,40军分配五门,剩下五门,当然是交给48军了…… 数量有点少。 说明系统的修复能力还是很弱。 那个战车工厂,一点都不给力。 日寇那麽多的山炮,修复数量还不到10%…… 唉…… 系统,你要争气啊!我等你救命啊…… 「报告!」 一个国军上尉急匆匆赶来。 张庸点点头。懒得说话。没什麽心情。还有点困。 「专员,我们抓到一个日寇大佐。」 「大佐?哦。知道了。」 张庸无动于衷。 一个日寇大佐而已。无关紧要。 日寇一个师团,至少有八个大佐。甚至是十几个。 现在一锅端了日寇两个师团,可能有三十多个大佐?活捉一个没啥奇怪的。 「专员,日寇大佐说要见你。它说认识你。」 「认识我?它叫什麽名字?」 张庸有些意外。 包围圈里面居然还有熟人? 难得啊! 到底会是谁呢? 雷达地图没有提示,没有标记。 「高桥宪忠。」 「什麽?」 张庸隐约感觉这个名字有点熟悉。有印象。但是一时间记不起来。 可以肯定,自己和对方是没有见过面的。 「带上来。」 「是。」 很快,日寇大佐被押解上来。 双腿都被打断了。无法走路。只能被国军士兵拖着。 张庸歪头看着对方。确信没见过。 但是名字确实有印象。 「你认识我?」 「我,我之前是天津卫宪兵司令官……」 「哦!」 张庸终于是想起来了。 自己之前去天津卫执行任务,和日寇宪兵曾经反覆作战。 当时,自己确实知道高桥宪忠这个名字。知道对方是日寇驻天津卫宪兵司令官。但是没有见过面。 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跑到苔儿庄战场来了。然后还被抓了。 摆摆手。让国军官兵将高桥宪忠放开。 对方双腿都中弹了。已经没有战斗力。 「你转职了?」 「我……」 「你是隶属第五师团还是第十师团?」 「第五师团。辎重联队联队长。」 「哦?说说怎麽回事?」 张庸来了兴趣。 纯粹是好奇。想要了解一下日寇内部的运作。 要是没记错的话,在天津卫的时候,对方应该是中佐军衔。日寇宪兵的军衔向来都不高的。 堂堂关东军宪兵司令官,军衔也仅仅是少将马鹿而已。 没错,东条英机。我说的就是你。 然后日寇师团的辎重联队长,好像都是中佐?毕竟是辅助联队。 但是现在这个家伙的领章却是大佐。 「我,其实……」 高桥宪忠当然不敢隐瞒。 原来,他是有自己的小九九。想要铺平晋升之路。 首先,想办法调到第五师团,平调,担任辎重联队联队长。然后再想办法晋升大佐军衔。 下一步,就是从辎重联队调任战斗联队长。这样就拥有了完善的资历。就有机会升少将。 结果…… 在苔儿庄被截胡了。 刚刚晋升大佐没多久的他,华丽丽的当了俘虏。 本来是想要自杀的。但是忽然听到张庸的名字。他立刻就不想死了。他觉得自己可以活命。 因为…… 张庸是一个讲规矩的人。 恰好,他有办法让张庸讲规矩。可以放过自己。 「你来见我……」 「我有钱。」 「好。」 张庸点点头。摆摆手。 让周围的人都退开一点。这样方便操作。 果然,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对方不用挨打。自己也不用费心思。 「什麽钱?」 「第五师团的全部军费,还有其他人的孝敬。」 「大概多少?」 「八十多万日元。一百多万大洋。其中,现大洋大约十二万。银票一百三十多万。」 「在哪里?」 「我带你去拿。」 「好。」 张庸从善如流。 有钱,都好说。 别人守规矩,自己当然也守规矩。 这年头出来混,信用还是很重要的。老蒋就是没信用,别人都不信他。 当即叫来老白等人。 将高桥宪忠带上,去寻找宝藏。 那麽多的钱财,当然算得上是宝藏了。爽歪歪。 到达目的地。 发现是一处石崖的下面。 果然,日寇埋藏东西之前,都是有参照物的。 坂垣征四郎的佩刀,就是三颗石头中间。而高桥宪忠,则是选择了石崖下面。 「对了,坂垣呢?」张庸随口问道。 「详情我不清楚。但是我判断,是化妆逃跑了。」高桥宪忠老老实实的回答。 张庸拿出坂垣征四郎的佩刀,「这把是不是……」 「没错。这就是坂垣的佩刀。」高桥宪忠讨好的表示,「我见过的。」 「好。」张庸满意的坂垣征四郎的佩刀放入随身空间。 然后安排人开始挖掘。挖地三尺。将宝藏全部挖出来。 很快就有收获。 确实,高桥宪忠不敢撒谎。 所有的纸币,都用防水油布包裹得很严实。 大洋则是用麻袋装着。装了几十个麻袋。堆迭的严严实实的。 日元…… 银票…… 毫不犹豫的吞没了。 都是我的…… 都是我的…… 谁也不许抢。 老蒋不给,那我就自己赚! 自力更生。 丰衣足食。 至于大洋,本来是要上报第五战区,交给第五战区分配的。 但是…… 后来想想。上交以后,不知道落入谁的口袋呢! 与其便宜别人,比如便宜我张庸。 于是…… 全部吞没! 反正随身空间足够大。 当然,身边的人全部都喂饱了。 搞定。 一点都不困了。 下令将高桥宪忠秘密带走。 对外宣布它已经战死。以后再慢慢处理。 规矩,当然要守。 但是,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呢? 如果是自然病死,或者是伤口感染而死,那不算违反规矩哦。 回来。 感觉走路的时候有点飘。 没办法,收入丰厚。整个人显得格外亢奋。 果然,歼灭战的收获就是大。 别人收获的都是面子。只有自己收获的是里子。 但是,等等! 忽然想起什麽。 第五师团的军费缴获了。那第十师团的呢? 唉…… 还是不够完美啊! 有黄点靠近。 是林千钧来了。 这家伙…… 「我是林千军……」 「我正在……」 脑海总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些不关联的语句。 一会儿,林千钧来到张庸面前。张庸就知道,对方是带着老蒋的秘密信息来的。 果然,林千钧行礼以后,低声说道:「专员,委座想知道,是否能收复济南。」 「济南?」张庸没想到优势在我的思维这麽跳跃。 这边围歼战还没完全结束,他就想着收复济南了? 不是。信心这麽膨胀的吗? 现在,日寇正在南线大迂回,试图保卫徐州战场。 你居然让我去打济南的主意? 但是,等等……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眼下,围歼战进入尾声了。 日寇已经逃窜,追击不需要那麽多部队。 兖州方向的部队,已经休整了好多天。确实可以投入战斗。 向北进攻,也不是不可以。 泰安距离兖州不远。而泰安又是济南门户。 如果占领泰安,威胁济南…… 日寇肯定要调兵遣将增援。 觊觎济南,不是不可以。但是不现实。最多拿下泰安。 问题是,拿下泰安又如何? 一直在中原和日寇鏖战吗? 有点费脑子。 这种战略问题,确实头痛。 「为什麽?」 「确保武汉安全。」 「哦……」 原来是这样。 在徐州战场将日寇拖住。 这样日寇就没有足够兵力进攻汉口了。 眼下,日寇没有足够的兵力同时开辟两个大型战场。 在日寇夺取徐州之前,汉口都是安全的。 「那我试试吧!」 张庸答应了。但是有个前提—— 他需要休息。 策马回到运河码图。上去小火轮。 然后就直接睡下了。太困了。发动机的轰鸣声对他毫无影响。 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回到济宁。并且在码头沉睡良久。 于学忠丶孙桐萱丶莫德宏丶李仙洲丶田瀚文等人都来了。一直在这里等到他醒来。 「我睡了多久?」 「二十个小时。」 「哦。」 张庸觉得不多。 才二十个小时。 还以为自己能睡三天三夜呢。 收拾收拾。 上岸。和众人见面。 「专员。」 「专员。」 「回去再说吧!」 「是。」 一群人回到第三集团军司令部。 张庸简单讲述了作战计划。众人都是面面相觑。 统帅部好像没有相关的作战命令? 但是,无所谓了,专员大人的命令就是命令。 大胆推测,肯定是委座的意思。 于是立刻开始行动。 全军突击。 向泰安方向进军。 本来以为会有一番激战的。 毕竟,日寇十四师团的残部,还在泰安。 结果…… 日寇迅速撤退。 主动放弃泰安。 所有日寇,都龟缩到了济南附近。 于学忠率领的51军,顺利占领泰安。并且向北建立防线。 泰安以北,都是山区丘陵,易守难攻。 国军控制了泰安,等于是阻挡了日寇继续南下的通道。 不过,在占领泰安以后,军事行动也就结束了。继续进攻济南,非常不现实。 于是报告统帅部。 然后,张庸接到命令,返回徐州。 于是返回徐州。泰安防务交给于学忠全权负责。 路上,陆陆续续的得知围歼战的情报。 坂垣征四郎没有发现。 矶谷廉介也没有发现。 不过,日寇两个师团,的确是被消灭的差不多了。 第69军也投入了战斗。拦截逃窜的日寇。没有大的战事。都是零零星星的战斗。 豫苏鲁游击纵队的八个步兵营,也只发现零零星星的日寇。没有重量级的军官。 甚至连一个日寇大佐都没打死。 判断最后逃出去的日寇,可能就是几百人。 对于两个师团来说,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抓到两个敌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因为这次围歼战,国府终于是扬眉吐气了一次。 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胜利。 在汉口丶重庆等地都举行了隆重庆祝活动。 优势在我在战场上被拍摄的照片,也上了各种报纸头版。 还别说,美元就是好使。 那些记者拍出来的照片都很不错。 当然,在报纸的不显眼的位置,也提到了李长官。 至于他张庸…… 一个字都没有。 是他自己要求的。不要见报。 自己要的是里子,不是面子。 回到徐州。 优势在我已经离开。 回去汉口参加盛大的庆祝活动了。 据说,这个庆祝活动要连续举行三天三夜,有百万人参加。 甚至还向所有驻华外国大使馆丶领事馆都发出了热情邀请。 「张专员。李长官有请。」 「谢谢。」 张庸来到战区长官部。 发现只有李长官一个人。小诸葛不在。 立正。 行礼。 「坐吧。」 「谢谢!」 张庸坐下来。 察觉到了李长官的一些怨气。 非常能理解。 本来,苔儿庄战役,是对方指挥的。 结果,快胜利的时候,老蒋来横插一脚,将荣誉全部抢走了。 对于桂系上下来说,当然不爽。 而他张庸,作为老蒋的忠实狗腿子,自然也不被待见。 好在,他张庸和桂系,倒也没有撕破脸。 「专员大人劳苦功高……」 「李长官,不知道这次战役,部队消耗弹药如何?」 「你问这个做什麽?」 「我给李长官准备了三千吨弹药,就在微山湖码头,还请李长官派人接收。」 「你说多少?」 「三千吨弹药。是给李长官的。不是给第五战区的。」 「好,好!」 李长官立刻打电话,安排人去微山湖码头。 等他放下话筒的时候,一丝丝的怨念消失了。双方终于是回到之前的友好状态。 张庸说的很清楚。三千吨弹药。是给桂系的。不是给第五战区。这一点很重要。 「很遗憾,我没办法搞到武器。只能搞到弹药。」 「非常感谢你的诚意。」 「应该的。对了。白长官去哪里了?」 「去阜阳了。」 「战况如何?」 「比较激烈。阵亡了两个团长。」 「哦……」 张庸点点头。 看来,战斗的确很激烈。 须知道,48军,是经过他张庸「督察」的, 换言之,就是经过他张庸强化的。弹药充足。人员也相当充足。 纵然如此,还是阵亡了两个团长。 查看空指部地图。 阜阳那边,日寇集中有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榴弹炮。 对于没有重炮的48军来说,的确是很大的麻烦。平原地区作战,大部分伤亡都是来自炮击啊! 不过,这件事,他就没有必要过问了。小诸葛就在前线。 48军的前身是15军,是小诸葛自己的起家部队。对方肯定不会疏忽大意的。 「有件事……」李长官欲言又止。 「什麽事?」张庸判断这件事多半和老蒋有关。 果然,李长官缓缓的说道:「委座正在安排人和日本人谈判……」 「是议和吗?」张庸悄悄的皱眉。 「是的。」 「什麽条件?」 「我不清楚。我没参与。」 「是吗?」 张庸其实是有些担心的。 担心优势在我会放弃华北,放弃东三省。 日寇现在遭受重大挫折,估计也会积极议和,然后缓兵之计。 老蒋是真的想议和。想要保住自己的基本盘。 但是日寇的议和,完全是做戏,是拖延时间。 利用虚假的谈判,蒙住老蒋的眼,然后拼命的向华夏增兵,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事。 在抗战初期,日寇的补充能力还是很强的。兵员完全不缺。 那些满脑子狂热的日寇青年,还没死光。 只要一张红纸,就可以将它们招揽入伍。然后送来华夏充当刽子手。 「你怎麽看?」 「我?」 「对。张专员。你对和谈怎麽看?」 「和谈是不可能和谈的。这辈子都是不可能和谈的。必须打到日寇无条件投降为止。」 张庸毫不迟疑的回答。 这是历史。 日寇必须无条件投降。 不存在任何讨价还价的馀地。 沉默。 李长官没有说话。 良久…… 「有人极力主张和谈……」 「你说的是行政院汪院长吗?」 「我没有说。」 「李长官,如果我说,他可能会叛变投敌,你相信吗?」 张庸直言不讳。 然后…… 沉默。 李长官又没说话。 沉默就是代表同意。但是不能说出来。 良久…… 「你刚才说,日寇会无条件投降?」 「是的。」 「希望如你所愿。只是,难度有点大啊!」 李长官感慨。 从开战到现在,压力山大。 日寇的战斗力之强,他已经是深深感觉到了。 哪怕是苔儿庄战役,取得了较大的胜利。但是,总的敌强我弱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日寇军队的综合实力,尤其是重武器,超出国军太多太多了。 一旦日寇缓过气来,又会发起更大进攻。 而且,不会轻易再犯错误。 到时候,战争会更加艰难。 「李长官,我对我自己的推算非常有信心。」 「我对你也有信心。」 李长官明显说的是安慰话。张庸当然不会揭穿。 闲聊片刻以后,张庸就告辞离开。 昂首。看着灰蒙蒙的天空。天气不好。没有阳光。 然而,无论是什麽样的乌云,都不可能永远遮挡阳光。阳光最终会洒落。 「报告!」 「说。」 「专员大人,侍从室电报,请你回去汉口参加庆功会。」 「知道了。」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