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可太冤枉了,和什么女评委都没怎么接触过—你可别信那些人造谣戚昊连忙解释。 可惜,戚许并不想听他解释,在爸爸的怀里没待两分钟,就开始扭动着肥嘟嘟的小身子。 这味不对啊! 想要妈妈身上的奶味。 小夫妻两个只能赶紧回屋里去。 而且这个时节的北方,空气里到处都是杨花柳絮飘飞,实在不适合在外边站着。 其实,戚昊没有太多时间和安风一起腻歪。 他有不少戏等着拍。 上半年一直陪着老婆,造成的后果就是积压了太多的工作。 不过,这些工作也并不是全都必须要他亲自去做。 比如路洋想请他出演《绣春刀》男一号,戚昊就无奈地拒绝了。 不是他不给路洋面子,而是真的接不下来。 按照路洋的拍摄计划,他至少要拍三部以上《绣春刀》系列的电影。 戚昊如果演男一号,那肯定要连续演三部。 主演能死,但是死男一号的毕竟少见。 目前戚昊身上已经有冏系列了。 《冏3》由宁皓编导,主演安排了戚昊和黄博,王保强客串出演。 一方面确实不好安排他的戏份。 另一方面就是王保强也没太多档期,他目前正在拍摄《唐探1》,后边还有两部冲奖的文艺片在排队。 王保强现在最不缺少优质剧本。 叶伟民在做《冏4》的剧本。 不出意外的话,还是会由戚昊和王保强来主演。 如果再接《绣春刀》系列,那戚昊就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了。 走到他这一步,挑剧本会更严格。 而且会留出更多的时间搞自己的电影,开始追求高质量的作品。 不过,客串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绣春刀》里边据说有一个武功超高,属于整个系列战力天花板一样的存在,戚昊只需要去客串几天就行。 路洋低声下气,戚昊也就没有拒绝。 既然是客串,那片酬自然是不必说了。 其实《唐探》也希望戚昊、安风去客串,陈斯承很明白这两个人的分量。 理所当然的被戚昊拒绝了。 除了《冏3》需要戚昊亲自出马,还有《姥姥的外孙》。 这部电影其实挺不错的,戚昊就算不做任务也想把它给拍出来。 这么一算,这个下半年他能够抽出来陪老婆的时间并不多。 《冏3:心花路放》率先开始拍摄。 电影通过耿浩和郝义两人疯狂且荒诞的一场猎艳之旅,展现出这一类小人物在现实生活和理想追求之间难以平衡时,所遇到的种种情感危机、自我怀疑等人生问题。 也算是有那么一点儿内涵吧。 但是又不影响电影的喜剧风格。 为了让电影符合系列的整体风格,叶伟民虽然谦让了导演的位置,把导演让给了宁皓,但是他还是接下来监制的工作,而且深度参与了剧本创作和演员选角。 就比如原本有个发廊妹的角色,本来被周冻雨那边接触过,宁皓觉得周冻雨演技不错,就打算答应下来。 被叶伟民直接给了蒋佳恩。 肥水不流外人田。 蒋佳恩因为《来自星星的你》而崭露头角,她的演技不算特别拔尖,但是正在接受严格的训练,正是缺少机会的时候。 有宁皓这样的大导调教,倒也不是不行。 如果她真的扶不起来,在试镜阶段就被刷下去了。 叶伟民还选了马丽来演东北老妹。 找了沉藤过来客串酒吧的无良老板。 其实都挺合宁皓的心意,帮了他不少的忙。 宁皓可不是一个软弱的人。 真要是不合适,他就直接挑子不干了。 而且,他签了小马奔腾,其实也算是中昊娱乐的人。 因为中昊娱乐是小马奔腾的大股东。 在戚昊去坎城国际电影节的时候,《冏3》这部电影就已经开始筹备了。 戚昊直接进组。 拍摄期间,他还去参加了香江电影金像奖。 遗憾的是,戚昊的《小偷家族》并没有拿到最佳影片。 最佳影片被纯血的港片《寒战》给拿走了。 从阵容到故事,《寒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十年前那部号称救市之作的《无间道》。 《无间道》系列的大火,曾一度让有些人误以为,港片的时代重新到来。 现在都知道了,那更像是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一合拍片蜂拥而至,纯粹港片举步维艰。 《寒战》顶着合拍片的名头,其实没有太多合拍片的元素,阵容从上到下全都是香江本土明星。 如果非说有内地演员,那就是排到九番的马蒙牛,客串出演刘杰辉太太。 当晚,《寒战》斩获了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等九项大奖而成为了大赢家, 平了第16届香江电影金像奖《甜蜜蜜》的纪录。 彭浩翔的话题之作《低俗喜剧》则获得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两项大奖,这既是本土意识的继续强化,但同时也折射出香江电影步入了寒冬。 既然戚昊参加了金像奖,那么要是一个奖也不给他,那就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主辱臣死。 中昊娱乐真的有可能竭尽全力的去打压所有的香江电影人。 报导你明星黑料,拆穿你导演真面目。 阻挠你过审,阻挠你上映。 只要有大制作的港片上映,我就搞几部电影去和你同期,然后在排片上把你压死。 香江电影金像奖协会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 他们把最佳导演颁发给戚昊了。 《小偷家族》拿到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三项大奖。 虽然比不上《寒战》的九个大奖,但也不算太差了。 房龙的《十二生肖》和尔东盛的《大魔术师》都只拿了一个奖。 戚昊虽然心里非常无语,但是也没有发作的空间。 对于香江电影金像奖,普通观众最关注的一般都是最佳男女主角这两个演员奖项,获奖者就成了光环蒙绕的影帝影后,是影坛真正的巨星。 作为名义上第一大奖的最佳影片,它的关注度甚至可能比不上最佳导演。 它代表一部电影在演员、导演、编剧、制片、美术、音效、视效、动作设计等等所有岗位,全方位的成功。 《寒战》这个所谓的「救市之作」,更需要这样全方位的肯定。 《寒战》拿了九个奖,全方位获胜。 如果它真的全方位获胜了,却没有拿到最佳影片,这很显然不合常理。 所以,只能给戚昊除了最佳影片之外,最大的最佳导演。 从1982年至今,这个奖项第一次颁发给内地导演。 除了李请,连湾湾导演都没拿过这个奖。 至于越南出生,两度拿到最佳影片的徐恪,其实早就被当成香江人和香江大佬了。 最佳影片表彰的是电影的各个方面,最佳导演却是针对性极强的表彰导演本人。 更何况最佳编剧也给了。 《小偷家族》的编剧正好就是戚昊。 给戚昊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更像是一种奉承。 当晚的电影节,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环节,庆贺戚昊的新片《小偷家族》拿到了金棕榈大奖,现场全体起立,掌声足足持续了一分钟。 在无厘头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面,宁王是一个从头到尾叫嚣着要发飙的人物,动不动就来一句「你别逼我发飙」。 戚昊当晚也想发飙。 可惜他根本没有机会,金像奖已经够给他体面了。 只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