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之后,寒风呼号声陡然加大,雪也变得大了起来,直往人脖子里钻。 整个大地万籁俱寂,几乎没人愿在外面活动。 而就在此时,一阵沉闷的马蹄声打破了寂静。 “停!”几名身披假钟的军士从道旁草亭中窜出,朝骑士大喝。 骑士眯起眼睛,就着昏暗的火光,看见了路中央黑乎乎的拒马,暗道对了,就是这里! 遂下马,将一份装有公函的木盒递了过去。 一名亲军小校上前,仔细询问一番后,将人带入草亭,然后一溜小跑,来到梁府院外,将木盒转交了上去。 梁府内外,刀枪林立、戒备森严,显然有大人物夜宿此处。再考虑到这是亲军,此人的身份呼之欲出了。 童千斤正在偏厢房中擦拭佩刀,接过木盒后,先仔细检查了下密封,然后说道:“让信使到院内歇息下,给他温一壶酒,上两个小菜。” “是。”军士领命而去。 童千斤将刀收入鞘中,起身之时,微微感觉有些累。 班师回来后,天子私下里赐他绢百匹、李成后妃一名。 绢帛倒罢了,那个姓上官的后妃让老童这种杀伐汉子都有些心动,稍稍得空之时便回家狠狠挞伐,以至于从未感觉过累的他在这个寂静的黄昏,居然有些想打盹。 纵欲过度了!要节制!富贵都是天子给的,做好本分之事,以后还有财货、美人赐下,万不能因小失大。 披上厚实的熊皮大氅后,童千斤拿着木盒,来到了后院中。 军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目不斜视。 童千斤看向透出昏黄灯光的卧房,然后低下头,坐到了中堂之内。 这套宅院原本是梁仆射躬耕之所,不是很大。后来稍稍扩建、修缮了一番,尤其是给小主人使用的卧室、书房等等,都下了大工夫。 梁仆射今晚住在洛阳城里,但在以往,他基本每天都回这里,调教五岁的孙子梁彰,享受天伦之乐。 他现在对这个孙子十分上心,就连做官时都没几分锋芒了,秉持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准则,和气为主,尽量不得罪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孙子平安长大一般。 从这件事上来看,天子倒像是上门赘婿,完成生孩子的任务后就没他啥事了。童千斤暗自腹诽着,大马金刀坐在中堂内,静静等待着,因为隔壁卧室内的声音还没消散。 “你这么久不来找我?” “皇后恕罪,臣庶务繁忙,料理完北疆事务后,便匆忙前来复命了。” “轻一点。”满足的叹息声悠然响起。 “皇后待臣恩重如山,臣唯有效死命,勠力冲杀,方能无愧于心。 “轻一点,外间军士会听到的。妾好歹为前朝皇后,要.....唔.....脸的。” 童千斤撇了撇嘴,站起身后,轻手轻脚来到门外。 廊下的军士们披着厚实的熊皮假钟,手戴皮套,拄着步槊,目视前方。 童千斤站了一会,发现这里听不清里边的动静,才稍稍放下了心。但看军士们的脸色,显然是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的。 天子可以避天下人,但避不了身边人。 他也不避身边人,该给的好处一点不少,钱财、美人、官位,非常大方。 童千斤就这样站着。 风雪愈大,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也不知安阳老家怎么样了。 夏初遭了雹灾,领了些许赈济粮后,入秋播种了小麦,而今大雪连绵,按理来说明年开春后小麦会长势良好,但雪这么大.. 胡思乱想许久后,他算了算时间,差不多了,便转身回到了中堂内。 “臣在冲杀谁?” 难堪的沉默。 “臣在冲杀谁?” “冲杀….皇后。不要问了,求你不要问了。” “臣死罪,精扰皇后了。实在是爱慕皇后芳颜,没忍住。” 一阵断断续续的公鸡打鸣声后,梁兰璧从失神状态慢慢缓了过来,有些委屈道:“方才都不认识你了。” “实在是爱煞皇后,却很晚才得到你,总是不满足,便激烈了些。” “你真的很早就想得到我了?什么时候开始的?” “很早,七里河那次,恨不得把你抢回家当妻子。” “骗人。那文君怎么办?” “你还是喜欢文君。”幽幽的叹息声后,梁兰璧轻声道:“你要好好待文君,我......对不起她。” 童千斤仿若充耳不闻,脸上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 又过了许久,他在卧室门外一步处站定,轻声道:“陛下,齐王已经回京了,遣人送来了急件。” “急件?”里间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片刻之后,邵勋打开了房门,奇道。 大郎现在是司冀幽并青徐雍秦八州“督学使”,他发回来的所谓急件大概和诸州县学、郡学以及诸书局有关。 邵勋披着单衣,坐到了胡床上。 童千斤早将中堂内取暖的铜炉点燃了,离邵勋不远,暖洋洋的。 邵勋接过木盒,拆开仔细看了起来。 童千斤将蜡烛凑近,又转身去煮参茶一—此为刘闰中进献的优质上党人参,此物亦是上党刘氏重要财源之一。 “大郎总算有点自己的想法了。”邵勋看完后,欣慰地笑道:“居然建议诸郡设算学博士一职,在郡学中教授算术。” 童千斤仿佛沉默的雕像。 幽暗的烛光照耀下,惯于杀人的手在墙上留下不间断的剪影:倒水、烹煮、去沫、扬汤、育英等,动作忙而不乱,熟稔非常,显然做惯了此事。 “唔,这是什么?”邵勋发现木盒底部还有一些谷物种子,用纸包着。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纸,上面写了字,看完之后,欣喜不已,道:“大郎总算做了件正事。” 童千斤就像个聋子一样,什么都没听到,只专心致志地煮着茶。 他是亲军督,也是厨子,有时候天子偷食野味时,他会帮着望风把门,除此之外,他就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过今天邵勋显然没打算放过他。 “大郎在陇西遇到了西域胡商,得了一些种子。”邵勋站起身,笑道。 童千斤不能再装聋作哑了,遂笑道:“恭喜陛下。” 邵勋反应了过来,道:“你啊,都不知道朕在说什么就恭喜。” 童千斤憨厚地一笑,道:“陛下自有韬略,臣跟着高兴就是了,肯定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滑头。”邵勋笑道:“不过这次还真是。此谓‘黑麦’,产于大月氏故地,朕欲得之久矣。” “既曰‘麦’,想必可广而种之?”童千斤已经煮完茶,说道。 “此麦极耐寒冷。”邵勋说道:“拓跋鲜卑若有此物,还却什么霜?” 黑麦中国不多见,主要种于东北或较寒冷的北方山区,其有三大特点:耐寒、耐旱、耐贫瘠。 原产地在阿富汗高寒山区,那里是什么气候和土壤环境,可想而知这种作物是什么禀性了。 比起耐干旱和贫瘠,耐寒是其最大卖点,零下三十五度仍能存活,甚至能种到靠近北极圈的地方,历史上是东欧、北欧及俄罗斯的主要农作物,俄罗斯人经营远东,也是靠黑麦——哈巴罗夫发家的第一桶金,就是在雅库茨克种黑麦卖给哥萨克。 但这玩意儿在中国形成规模种植要到清代了,陕西高寒山区及东北盛京一带开始大量种植,在此之前只有零星种植的记载,还不一定是真的。 到了现代,主要在黑龙江、内蒙和新疆等较为寒冷的地方种植。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为苦寒之地准备的农作物,温度高了它还不适应呢——气温高于二十五度影响其灌浆。 “此物得找个冷一点的地方试种。”邵勋将木盒盖上,说道:“千斤,你觉得哪里为好?” “平城?”童千斤说道。 邵勋沉吟未决。 童千斤遂不再打扰他,熟练地倒了一碗茶后,端到他面前。 邵勋端起参茶喝了一口,舒服地叹了口气,道:“就在马邑郡和渔阳国两地试种吧。” 马邑郡西半部分是山区,渔阳国几乎整体都处于山区,气候较为寒冷,那就挑这两地试点,将这批宝贵的种子种下去。 不,这样还不保险。 邵勋思来想去,又决定在中原找一个相对寒冷的山区试种。 这批种子太宝贵了,来之不易。 在他看来,贺兰部曾经盘踞的意辛山就可以种黑麦。他们以前其实尝试过种穄,但失败了,因为阴山北麓五月份甚至还有残雪,除了放牧外别无他法。 考虑到现在是小冰河气候,天气愈发寒冷,阴山以北残存的几个能种地的地方早晚也会因为气候而变得灾害频繁,最终没法种地,阴山南麓甚至都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黑麦这种能扛零下三十五度低温的农作物简直就是为这种寒冷气候量身定做的,而且其茎秆也能当饲料,营养丰富,适合农牧混合地区。 妥了! 青稞的耐寒不过零下几度到十几度,小麦也好不到哪去。天气一冷,越冬小麦就别想种,北方就推行不了两年三熟制的农业生产模式,粮食产量会下降一截。 但北欧甚至能种越冬黑麦。 而且这玩意生长还较为霸道,能让不少杂草竞争失败,唯一的缺点就是产量最多只有小麦的七八成。 邵勋觉得,随着小冰期愈发深入,黑麦或许不仅仅是为胡人准备的,也是为中原百姓准备的。 没有越冬农作物,粮食早晚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