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方面的情况还没说完,在英法德意几个大市场之外,《无双》在欧洲其余市场收获了2294.6万美元票房。 《范海辛》差不少,只拿到1269.8万美元,未能达到预期。 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无双》继续保持不错的优势,在两地一共取得1332.6万美元票房。 东南亚几个市场,《无双》合计取得1064万美元票房。 《范海辛》在这些市场的表现都不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南亚几个市场加起来也不过堪堪拿到1039.8万美元。 东南亚原本是港片的传统市场,港片通常在这里都会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 但自从霸王龙攻陷港岛市场以后,港片连自己市场都守不住了,就更不要提东南亚市场了。 东南亚单个国家拎出来市场都不够大,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市场,提供的票房还是颇为可观的。 同样的,港片以前在日韩市场也很受欢迎,程龙就在岛国有很高的人气,还和几个岛国女星传过绯闻。 但如今随着港片的没落,这片市场逐渐被日韩的本土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瓜分。 《无双》在岛国上映的时候,非常幸运的没有碰到什么热门的动画电影,所以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 加上工藤静香,深田恭子,石原里美等高人气岛国女星的卖力宣传,让《无双》在岛国首周拿下了1981.8万美元的成绩。 这个成绩相当不错,也是海外票房最高的单一市场。 一直以来,岛国市场都备受好莱坞重视,因为岛国影迷的消费能力确实很高。 也是因为市场的关系,日裔演员或者岛国演员通常也能参与好莱坞影片的拍摄。 当然,因为日式文化在北美属于比较流行的亚文化,这些岛国演员通常还能占有很重要的戏份。 这可比那些只能露脸几十秒,然后出口转内销的华语演员强大太多了。 不过华语影视圈也不用伤心,《卧虎藏龙》大卖程龙和连杰李在好莱坞的成功,《符咒之迷》系列的成功开发。 华语演员在国际上的地位从未如此高过,程龙甚至能成为好莱坞一线巨星,片酬能达到20加10. 这一切,小吉伯特功不可没。 没有他的大力支持,程龙会乱接戏。然后在电影失败后,早就灰溜溜的回到港岛去了。 而舒畅和冰冰李也不会有机会参与好莱坞大制作,不会有如今的地位了。 如今的冰冰李,可是四大花旦之首,艳压群芳的存在,还接到了不少好莱坞影片的邀请。 而舒畅更是年少成名,十几岁的年纪就被称为国际影星。 对比和她差不多年龄的亦菲,舒畅简直是飞在天上。 至于神仙姐姐,漂亮是确实漂亮,但人气上比舒畅差了很多。 只怪当初,刘妈妈没有给神仙姐姐争取到这个机会,要不然就不会轮到舒畅嚣张了。 据说如今刘妈妈肠子都悔青了,但好在神仙姐姐戏份不缺。《金粉世家》、《仙剑奇侠传》连着来,也开始积攒人气了。 所以说,机遇真很重要,其重要程度大过了个人的努力。 但是,如果没有承载这份机遇的本事和努力,再大的机遇也把握不住。 韩国市场这边《无双》的表现还不错,再加上墨西哥和巴西等几个中南美洲的市场,《无双》首周以1亿3985.7万美元拿到海外票房冠军。 加上北美票房,《无双》在暑期档开画首周,就以2亿2138.2万美元豪取全球票房冠军。 这个成绩对于一部犯罪片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能有这个成绩,是小吉伯特多年来的积累,加上两个汤姆和查理兹·塞隆等强大票房号召力所造成的结果。 小吉伯特觉得正常,但其他人可不觉得。 在全球票房新鲜出炉那一刻,《洛杉矶时报》的头版头条几乎和《好莱坞报道者》的爆料同一时间出来。 《洛杉矶时报》报道说:“2004年的暑期档,小吉伯特再次给我们一个巨大的震撼。他用一部并不热门的题材,集结了三大巨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影片爆发出不可思议的能量,全球首周爆砍2.21亿美元。 回顾小吉伯特导演生涯我们总觉得他到达了极限。但小吉伯特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他最好的电影,永远在下一部。 小吉伯特·兰德里尼,好莱坞当之无愧的中生代导演第一人,暑期档的王者。” 至于《范海辛》,《洛杉矶时报》连提都不想提。尽管这部影片在全球首周也砍下了1亿1077.3万美元,但《洛杉矶时报》根本不关心。 而其他关注这件事的媒体可没放过《范海辛》,也没放过大卫·埃里森。 很快铺天盖地的报道如潮水般把大卫·埃里森给淹没了,气得大卫·埃里森把买来的《红楼梦》英文版给撕得粉碎。 就在这个时候,更气人的来了。 小吉伯特托人给大卫·埃里森送了一本书,居然还是中文,大卫·埃里森看不懂。 后来找人问一下才知道,小吉伯特送的这本书叫《道德经》。大卫·埃里森一下子有些懵,不知道小吉伯特是什么意思。 搞不明白,大卫·埃里森只好找来迈克尔·奥维茨和马丁·鲍勃找来问问。 三人分别坐在两个沙发上,茶几上放着那本《道德经》。 茶杯早就换成了咖啡,大卫·埃里森发誓,自己再也不喝茶了。 良久,马丁·鲍勃才开口道:“听说小吉伯特给斯蒂芬送了茶具和茶叶,并且鼓励他好好工作。” “我也听说了这件事,斯蒂芬要接手《加勒比海盗》系列,这很正常。”迈克尔·奥维茨说道。 不过大卫·埃里森显然不这么想:“他这是在侮辱我,他嘲笑我不懂电影,让我修养道德。” 还别说,大卫·埃里森的说法有点意思,但这只是小吉伯特无聊时候的突发奇想。 他就像一个钓鱼佬,无聊的时候甩个钩子过去玩玩,看看大卫·埃里森的反应。 不过迈克尔·奥维茨算是明白人,他知道这时候不能有太激烈的反应,否则让人看了笑话。 他劝道:“大卫,中國人总说做事老冷静,冲动是魔鬼。小吉伯特这是算准了你的性格,知道你会忍不住。 我觉得你还是要冷静,最好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 有人说北美是一个喜欢追逐天才的地方,也很喜欢狂人,但那要看狂在什么地方。 如果大卫·埃里森在小吉伯特面前狂,别人多半觉得他有病。在收到小吉伯特的书之后还恼羞成怒,人家会觉得大卫·埃里森缺乏最基本的教养。 大卫·埃里森是聪明人,很快明白其中的关节。 他又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马丁·鲍勃建议道:“不如我们安排一个专访吧,在专访里,你可以专门感谢小吉伯特送你书。 听了你的采访,小吉伯特也不好意思再来恶搞你了。” 大卫·埃里森点头表示同意:“好吧,马丁,你去安排吧!” 马丁·鲍勃很快安排了《世纪报》对大卫·埃里森进行了一次专访,在专访里,大卫·埃里森分享了自己对电影的喜爱,决心闯荡好莱坞的理想。 这是大卫·埃里森首度公开采访,他希望大家对他的认识,不要停留在拉里·埃里森的儿子上。 他希望将来大家讨论他,都是好莱坞知名的制片人,出品过哪些电影。 “经过《范海辛》的锻炼,我对未来更有信心了。”大卫·埃里森说道。 记者提出疑问:“可是从首周票房表现来看,《范海辛》算不上成功啊!” “确实,”这点大卫·埃里森没有否认:“如果对比小吉伯特导演的作品,当然算不上成功。 可你要明白,不是人人都是小吉伯特。 最起码,我对这个成绩还满意,只要通过长线实现盈利就不算失败。” 在此前的表态中,大卫·埃里森把自己当做一个挑战者,要战胜小吉伯特。 但在这次采访中,大卫·埃里森却表示,自己只是想要积累经验,无意和小吉伯特竞争。 不得不说,现实的处境让大卫·埃里森至少是表面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随后大卫·埃里森拿出了那本《道德经》,专门向小吉伯特表示感谢,说自己会好好努力,不辜负他送给自己的这本书。 看到这篇新闻的时候,小吉伯特正在纽约和唐纳德一起吃饭。 “看来你的玩具不想让你玩耍了,小吉伯特。”唐纳德看完新闻,对小吉伯特笑道。 小吉伯特耸耸肩,无所谓道:“鱼不咬钩,没意思……” 两人也不在意这件事,稍微聊两句就放一边了。 唐纳德主要是关心女儿在小吉伯特身边的工作问题:“伊万卡在你那里干得怎么样?” “还不错,很有能力,工作井井有条。”小吉伯特说道。 唐纳德比较放心:“本来我想她来集团公司担任副总的,但她非要跟着你工作,我也没办法。 现在看她工作很开心,我这个当父亲的也就放心了。” 唐纳德非常的健谈,讲起话来左右摇摆,像是有多动症一般非常具有个人特色。 小吉伯特和唐纳德的聊天还是很愉快的,这个纽约地产大亨是纽约上流社会阶层为数不多能和小吉伯特有话聊的人。 在去唐纳德家里吃饭之前,小吉伯特就收到了几个华尔街基金的邀请。 小吉伯特都给拒绝了,不用说,这些基金肯定是看中了他手里硅谷公司的股份,想从他这里薅点。 但小小吉伯特哪里会给他们?股份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在上流社会,人们都遵守着规则,大家都很默契。小吉伯特大权在握,根本不怕华尔街的大亨们。 再说,如果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这些大亨们有几个存在还得两说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