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教导员?新兵蛋子怎么当教导员?【求订!求月票!】 “诶!” 尽管在来时的路上,赵建国便三番两次的叮嘱骊萍,不要在儿子的面前落泪。 但在看到赵卫红的一霎那,骊萍的眼泪,还是不受控制的落了下来。 “快让妈看看!” “黑了,瘦了,也高了!” “妈” 赵卫红轻轻的唤了一声,随即微微沉下身子,好让骊萍能够毫不费力的,抚摸他的脸颊。 骊萍的手很粗糙,像是一块陈年的老干姜。 然而就是这宛若干姜一般的手,用干姜特有的辛辣与坚韧,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赵卫红的成长。 “好了好了。” “哭啥子哭?正开心的时候有啥子哭的?”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路上。 骊萍对赵建国,都可谓是“言听计从”,给足了“掌柜的”的面子。 但在赵卫红面前,骊萍却是突然泼辣起来,眼眸一横,便理直气壮的回道。 “我自己的儿子,我身上掉下来的肉!” “这么久没见,我这个当妈的,掉上几滴眼泪,怎么了?” 见状,赵卫红笑眯眯的没有吭声,尽情的在父母吵吵闹闹的拌嘴声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温馨。 “咚咚咚” 听着这极具特色的脚步声,赵卫红心头猛地一颤,随即抬起头来,正对上赵跃进锐利之中,带着一缕欣慰的目光。 “不错,确实像是个当兵的了。” “没给我们老赵家丢人!” 类似的夸奖声,赵卫红已经听过很多次了,耳朵都快要听的起茧子了。 但没有哪一次,能让赵卫红产生这种轻飘飘,宛若踩在云端上的感觉! 因为这是来自赵卫红亲人的认可,是赵跃进,这位赵卫红军旅生涯“引路人”的认可! 闻言,赵卫红咧嘴一笑,正要开口,便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杂乱的声音。 “哪呢哪呢?” “在哪呢?” 嗯? 这声音听起来非常耳熟,赵卫红回头一望,便见养殖队的全体成员,正在史继东的带领下,一窝蜂似的朝门口涌来。 “教导员!” “哦!这几位想必就是教导员的家属吧?” “伯父伯母好” “胡闹!” 见他们居然离开了训练场,赵卫红立马上前一步,冷声道。 “谁让你们过来的?” “现在是训练时间,不知道吗?” 赵卫红在这一刻爆发出来的威势,令还在拌嘴的赵父赵母顿时止住了话头,同时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尽管见面还不到几分钟的时间。 但赵卫红身上的某些气质,或者说赵卫红的改变,便足以让这世间最了解赵卫红的赵父赵母,感到惊讶! 见此情景,赵跃进也是皱起了眉头。 不过他是对着赵卫红去的。 看了一眼刚刚出声之人的军衔,赵跃进正要训斥赵卫红,怎么能和班长这么说话呢! 便听到人群里,传来了嬉皮笑脸的回复声。 “教导员,那不是有特殊情况吗?” 教导员? 闻言,赵跃进先是一愣,随即看了赵卫红一眼,心底渐渐浮现出一个令他不敢置信的猜测! 难不成. 这一声“教导员”,称呼的是赵卫红? 不应该啊! 教导员是干啥的,赵跃进还不清楚吗? 一营之内,主管生活的政治主官! 如果教导员的素质,足够过硬。 那么在军事问题上,教导员同样有“指手画脚”的资格! 并且这可是只有干部,才能担任的职务。 想到这,赵跃进赶忙揉了揉眼睛,随即一脸专注的看向了赵卫红。 没错啊! 赵卫红的肩膀上,挂的确实是列兵军衔啊! 咋还成教导员了呢? 对于部队,亦或是347团的事,赵跃进自认还是很了解的。 可这才刚进门,自家侄子便给他狠狠的“上了一课!” 赵跃进怎么可能不费解? 然而热情洋溢的养殖队成员,明显不打算给赵跃进,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间。 “是啊!” “您家属来了,我们要是不过来接一接,那多不像话啊!” 史继东这时也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浅笑着对赵卫红开口道。 “卫红,别和他们计较这个了。” “今天破个例,是我让他们过来的!” 说罢,史继东大手一挥,对着养殖队全体成员命令道。 “立正!” “问好!” “伯父伯母/叔叔阿姨好!” 赵父赵母,赵跃进:“.” “他爹.咱们家卫红,这是成领导了?” “瞎说什么?” “他一个新兵蛋子,能当什么领导?” “大哥.” 听着赵父赵母的窃窃私语,赵跃进一脸复杂的凑到了他们两个身前,低声道。 “如果刚才那一声‘教导员’,确实是称呼咱们家卫红的话” “那他现在在部队里,还真算是个领导.” “级别还不低!” “真的?” 此言一出,骊萍立刻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由衷的为赵卫红感到高兴。 而史继东命人问完好,便让养殖队众人一窝蜂似的涌上前来,接过了赵跃进三人刚从车上搬下来的行李。 “叔叔阿姨,您们歇着!” “我帮你们拿!”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啊!” “我们自己拿就好!” 见状,骊萍非常不好意思,麻烦这群和自家儿子,一般年纪的战士。 但养殖队的成员,怎么可能给骊萍拒绝的机会? 二话不说就把行李扛起来了,甚至还得抢一抢,动作慢了都没得扛! 看他们这“如狼似虎”的架势,估计要不是担心吓到赵跃进三人,他们都能将赵跃进三人,一路扛进营区! “走!叔叔阿姨,咱们先去住的地方,好好歇歇!” “我们团的团长啊,刚才知道你们到了,特意给我打了声招呼,让我好好招待你们!” “一路上累了吧?咱们先去歇歇,晚点一块吃饭!” 说罢,史继东非常自觉的肩负起了“导游”的职责,引着赵跃进三人,便要往营区里走。 “班长!还没登记呢!” “嗨!又不是外人,登啥记啊?” 还不等史继东作答,负责将赵跃进三人一路接到陇西的军务参谋,便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 “叫你过来,就是为了让你这个当儿子的,亲自过来接一接自己的亲人。” “现在人都接到了,还墨迹啥?” “叔叔阿姨一路上都累坏了,你赶紧带他们进去歇着!” “登记的事有我呢,不用你操心!” “就是!都自己家人,整这么多幺蛾子干啥啊?” 说罢,史继东根本不征求赵卫红这个当事人的意见,便起哄似的命令道。 “全体都有!” “带着咱爸咱妈,还有咱叔,回营咯!” “是!” 在住宿地点的选择上,再次充分体现了赵卫红,如今在347团之中的地位。 家属探亲,在部队是常有的事。 而在“安置家属留队住宿”这个环节中,其实有着很多讲究,并且能充分体现部队特有的“人情世故。” 一般来说,部队里有三种地方,可以安置到队探亲的家属。 干部宿舍,招待室,还有平日不对外开放的小公寓。 这三种之中,干部宿舍属于是最差的级别了。 因为这地非常偏僻,把家属安置在这,几乎是明摆着在告诉来队的亲属,你们的到来,其实是给部队添麻烦了,容易影响部队的正常训练,探完亲了就抓紧走人。 招待室,则属于是“不好不坏”的级别,但要是碰上那种没有干部宿舍的独立驻防单位,招待室也就成了最差的级别了。 而在这一环节,最高的“礼遇”,自然是将家属,安置在小公寓当中了。 至于这些“待遇”,是根据什么决定的 全看当事人在部队之中的表现! 表现愈好,当事人家属来队之后的待遇,便会愈高! 而若是狗班长见了都摇头的兵,哪怕其家属的地位,有多么显赫,也不可能得到像赵卫红这种顶格的“待遇!” 这就是部队里的“人情世故。” 只要能力强,肯吃苦,在部队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其他人发自内心的敬意! 而赵卫红在347团的表现,那还用说吗? 当然是小公寓“安排”上啊! 说是公寓。 可实际上,347团这座经常要招待外宾的独栋公寓,跟别墅也差不太多了! 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和一尘不染的各类陈设。 一直生活在农村的赵父赵母,竟是有些不好意思在这里落脚! “儿啊,要不给我们换个地方住吧?” “这么好的地方.我们要是住了,不会给你添麻烦吧?” “妈!” 一听这话,本来还为团里的超规格待遇,而感到有些惶恐的赵卫红,瞬间便变得坚定起来。 “有什么添麻烦的?” “这房子你就住!” “不光现在住,以后也能住!” “等儿子有钱了,就在城里买上一间大房子,给你,还有我爹,我二叔,全都接到城里住!” “你们要是不愿意进城,那咱们就在老家,盖上一栋和这个一模一样的大房子!” 父母,一直都是赵卫红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而现在,还要加上赵跃进这个二叔! 赵卫红之所以在部队,豁出命似的训练,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搏出一个光明的前程,好让这三位与他血脉相连的亲人,能够过上他曾经承诺过的“好日子!” “好好.” 尽管知道这如此开心的时候,不应该哭。 但骊萍还是不受控制的,再一次流下了眼泪。 “我的儿真的是出息了!” 今日份第二更送上! 吃个早饭,东流就去睡觉咯! 兄弟们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