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你要不回头瞅瞅呢?【求订!求月票!】 “孩他娘,我看院门口是不是有两道人影啊?” 屋内。 赵建国坐在主位上,身前是骊萍和林静疏一起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做出来的美味佳肴,手边还有着刚刚被林静疏倒满的酒盅。 吃饭时,只要赵建国父子俩的酒杯空了。 林静疏便会放下筷子,将二人的酒杯倒满,期间还不忘用她那柔柔的嗓音,叮嘱父子俩少喝点。 这就是被“小棉袄”管着的感觉么? 真别说,是比生个傻小子强! 赵建国美滋滋的砸吧了一口酒,又抻着脖子,对着窗外猛瞧了几眼,确定院外的确是有着两道人影,而非是自己喝多了产生的幻觉。 “他娘,你出去看看,别是村里的人有事来找” “你看错了!” 话音未落,依旧笑盈盈的坐在林静疏身边的骊萍,看也不看,便斩钉截铁的表示道。 “这大过年的,还是下雪天,能有什么人找?” “再说了,人家有事不知道进屋?还能一直在门口傻站着?” “我可告诉你,就算真有人因为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找你,一律等到年后再说!” “静疏这丫头第一次来咱家里,谁也别想打扰咱们一家三口,过个团圆年!” “.” 片刻后,赵卫红缓缓举起手,弱弱的开口道。 “不应该是一家四口吗?” “少废话,没你的事!” “奥” 悻悻的喝了一大口闷酒,赵卫红心说坏了。 我成外边捡来的了! 可看看满脸笑容的父母,再看看一旁已经没了局促,同样面带笑容,正微微歪着脑袋,默默地看着自己的林静疏。 赵卫红心里,忽然涌起了一股久违的安心。 这既是亲情带来的温馨,也是卸下一身重担后难得的放松。 明明没喝多少,但赵卫红却是觉得自己有些醉了。 但他还是举起杯子,对着赵建国示意道。 “爹,咱爷俩再来一杯!” 大概是喝的急了,赵卫红这口酒下肚,忽然剧烈的咳嗽起来。 还不等赵建国两口子俩有所反应,林静疏便一脸焦急的窜上前去,又是拍背又是递水,心中的担忧化作了眉心紧紧皱在一起的纹路,被赵建国两口子真真切切的看在眼里。 夫妻俩对视一眼,目光中满是对于林静疏这个儿媳不,是“亲闺女”的欢喜与认可。 在他们两口子眼里,赵卫红并不是那个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的军中新星,而是那个冒冒失失,虽然有点小聪明,但非常容易冲动闯祸的傻儿子。 眼下有了这么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娃能够管着赵卫红,未来携手,共度余生。 赵建国两口子,也就可以放心了。 至于门外的人影. 管他呢! 赵建国琢磨着,自己媳妇说的没错。 这大冷天的,要是真有事,还能不知道进屋? 肯定是自己看错了! 伴随着心中一闪而过的念头,赵建国举起酒杯,对着儿子这个远比自己还要优秀的男人,也是自己一生的骄傲,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短暂的插曲过后,一家四“一家三口”又开始了推杯换盏,掺杂着时不时传到屋外,飘到云端的欢笑声,俨然就是一副其乐融融的团圆景象。 但赵建国估计做梦都不会想到。 他家刚刚翻修过不久的大门外,真就有人正立于风雪之中,上演着现代版的“程门立雪”,并且还不止一个人! “县长.咱都等了快半个小时了。” “我这来的还比您晚.要不,咱们上去敲门,进屋歇歇?” 看了一眼天空中愈飘愈大,愈飘愈急的雪花,感觉双脚已经没了知觉的乡长,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赶忙对着身旁宛若木雕一般的县长劝了几句。 要是以往,见了这么大的雪,这位本就是农民出身的乡长准得乐出声来。 瑞雪兆丰年嘛。 陇西难得遇上一次鹅毛大雪,来年肯定是大丰收! 可要是换成自己在雪里挨冻遭罪乡长实在是笑不出来! 在门口站了这么久,乡长也听到了屋里传来的一些动静,早就可以确定,赵卫红这位从赵家村走出去的“传奇”,已经回到了家里。 这一点,一旁的县长也知道。 但这并不能结束乡长在雪里挨冻的命运,因为已经在门口守了快一个小时的县长,执意要等到赵卫红一家吃完饭,再进门叨扰。 这可把乡长给害惨了! 他一个县长都不肯进去,难不成乡长还能越过他进门? 至于转身就走那就更不可能了! 县长都还在这里挨冻呢,你走了算怎么回事? 一时间,在大雪之中跋涉许久的乡长,陷入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尴尬境地,到最后也只能两眼一闭,乖乖认命,在赵卫红家门口陪着县长挨冻。 “不。” 在乡长愈发绝望的注视下,头上肩上都覆着一层白雪的县长,微微的摇了摇头,带动无数雪花从帽檐坠落。 “赵卫红同志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咱们不能打扰他和亲人团圆。” “都已经等了这么久了,也不差这一会。” “难得有机会,咱们得让赵卫红同志,感受到家乡的诚意与热情!” 说罢,县长便不再言语,微微蜷缩着身子,重新化作了风雪中一尊不会说话的雕塑。 见此情景,气的乡长在心里直骂娘,却也只能继续在门口傻杵着挨冻。 而本就困扰乡长许久的疑惑,也随着县长的这番表态,在乡长心中,愈演愈烈。 诚然。 赵卫红是赵家村,乃至于蓝田县十几年,乃至于几十年来成就最高的风云人物。 用一句“当地的骄傲”来形容,毫不夸张,当地对他再怎么礼遇,都不为过。 可这种礼遇,不应该体现在“挨冻”这种事情上面! 再怎么说,这也是一位县长,赵卫红曾经身为普通学子只能仰望的人物。 就算再怎么认可赵卫红如今的成就,也不至于大冷天的在外面站着挨冻吧? 可乡长不知道的是,别说被赵卫红以礼相待。 只要能获得和赵卫红正常沟通一次的机会,县长在外面再站上几个小时也是心甘情愿! 当上次亲自为赵卫红送了一次“一等功臣之家”的牌匾后,这位曾经的代县长,如今的县长,觉得赵卫红应该是要“沉寂”一段时间了。 毕竟“一等功臣之家”和“二等功臣之家”这两块堪称普通军人最高成就的牌匾,赵卫红已经拿到了。 今后赵卫红就算再拿了一等功或是二等功,也不会获得更多的牌匾。 短时间内,县长自认,应该是不会和赵卫红打交道了。 再说了,一等功和二等功又不是地里的大白菜,赵卫红哪能说拿就拿? 但县长真是万万没想到啊! 一年多点的功夫,他职务前头的“代”字去掉还没多久,赵卫红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军运冠军了! 虽然军运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没有奥运会那么大。 但这可是第一次在炎国本土召开的国际体育盛会,赵卫红还打破了田径五公里的世界纪录,意义自然非比寻常。 比起一等功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别说赵卫红还成为了军运会的“选手形象大使。”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宦海浮沉半辈子的县长,实在是太清楚了! 此时的他,非常庆幸自己当初坚持原则,没有扯进王厂长那档子破事里。 不然他现在,估计连站在这里挨冻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虽然这位县长和王厂长没什么关系。 但他也清楚,经历过这档子事的赵卫红,对于老家除了亲人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没什么认同感。 这一点,从赵卫红上次回来时,当时还是“代县长”的县长就已经感受到了。 其他地方要是出了赵卫红这么一个人物,不但会成为当地的骄傲,还能给家乡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好处。 政策资金上的扶持,自是不必多说,甚至还有可能吸引来许多投资! 可到了赵卫红这,县长忽然发现,政策也好,投资也罢,都绕不开赵卫红这个当事人。 以赵卫红对当地的印象这些其他地区标配的优待政策,蓝田县当地可能一根毛都捞不着! 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为了年少时,想要为百姓谋福祉的愿景。 在得知赵卫红归乡的消息后,这位县长冒着大雪,亲自驱车,赶到了赵家村,一直在赵卫红家门口,守到了现在。 他不求能和赵卫红结下多么深厚的友谊。 只求赵卫红能看在他今天的“诚意”份上,让赵家村,让蓝田县,获得那些赵卫红亲自争取来的优待。 而他也会用实际行动,去弥补那些令赵卫红倍感失望的错误。 风雪将歇。 屋内的欢笑声,也随之渐渐消失。 县长活动了一下麻木的四肢,正想朝院内打量几眼,便听到“吱嘎”一声,满面春风的骊萍走出屋内,朝着院后走去。 见状,感觉火候差不多了的县长,赶紧招呼了一句。 “嫂子!” 话音落下。 便见骊萍的脚步猛然一顿,显然是听见了县长的呼唤。 但骊萍并没有回头朝着院门口的方向看来,而是在短暂的停滞后,继续自顾自的朝着院后走去,嘴里还嘀嘀咕咕的自语道。 “奇怪了怎么感觉好像有人叫我?” 县长,乡长:“.” 你要不回头瞅瞅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