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这是谁答的卷子?【求订!求月票!】 与此同时。 科大校门口。 站岗的哨兵看着以谢国良为首的一众老者,很是紧张的咽了咽口水。 乖乖 今儿个这是啥日子啊? 谢校长.吕院长.苗院士. 要是再把林静疏的老师,乃至于晏文渊等人算上。 谁能想到“小小”的科大内,居然汇集了炎国军工科研理论界的半壁江山? 事实上,不光是哨兵感到懵逼。 就连跟着谢国良到来的几位老者,同样也是一脸困惑的模样。 “老谢,你不是说要来接你学生回去吗?” “怎么带着我们跑到老晏的地盘上来了?” 话音未落,半年前曾因谢国良收徒一事,特意上门找谢国良打探情况的苗院士,也适时开口道。 “是啊,我也正纳闷呢。” “老谢,半年前你非要问我有没有时间。” “合着就是为了今天过来,陪你一起堵老晏的门?” “我说.你那个神神秘秘的关门弟子该不会老晏手下的人吧?” 说到这,苗院士忽然睁大了眼睛,猛地后退一步,对着谢国良有些不敢置信的继续说道。 “好哇!” “你个老小子,该不会是拉着我们来陪你抢人吧?” “先说好,要是事关你们陆院和科大的竞争,我这把老骨头可不掺和。” “就算咱俩关系好,也是一样!” 也不知道究竟是苗院士太敏锐,还是说他实在是太了解谢国良了。 三言两语的功夫,苗院士便把事情的“真相”,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被人戳中了心事,谢国良脸皮都不红一下,依旧泰然自若的表示道。 “什么叫抢人?” “真是.老苗啊老苗,你自己听听你刚才说的话!” “我像是那种会拉朋友下水的人吗?” 此言一出。 谢国良身旁的几位老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齐刷刷的点了点头。 “是!” 谢国良:“.” 还不等谢国良开口反驳,苗院士等人便扒拉着手指头数开了。 “远的就不说了,咱就说近的。” “上次你们和科大抢课题,找我帮忙的时候,你个老小子是怎么说的?” “什么‘这是国内只有陆院正在研究的内容’,如今碰上难点了,让我帮帮忙。” “可结果呢?” “人家科大分明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作为竞争对手,你不可能不知道!” “到最后,你们和科大基本上是前后脚同时搞出了成果,你还比老晏提前一天把成果交上去了,导致组织上把后续的研究任务什么的全都交给你了!” “气的老晏打电话,冲我嚷了半个小时,说我拉偏架!” “还有上一次.” “.” 几位老者你一言,我一语。 悉数着谢国良这些年来,为了与科大竞争,而拉着他们这群老友下水,甚至是“打黑工”的“无耻”行径! 由于炎国的教育以及科技实力,曾远远落后于西方的缘故。 像谢国良,苗院士这种如今在各自领域,能够“独挑大梁”的领军型人才,年轻时都有着出国留学的经历。 乃至于和赵卫红私交甚笃,并且同样是农民家庭出身的魏副首长,也不例外。 在他们年轻时,“出国留学”这四个字,远不像现在这般声名狼藉。 而是想要掌握知识,报效祖国的必经之路。 至于完全在炎国本土成长起来的人才,并不是没有。 可不但数量少的可怜,并且各个都堪称炎国的“定海神针”,日常享受的安保级别比魏副首长还要高。 相应的,这类人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范围,就不是那么“自由”了,每天的安排基本上得提前半个月确定,并且行踪隐秘,极少会抛头露面。 哪怕是晏文渊,谢国良这种同样为炎国奉献一生的人物,想要见上这类人才一面都是难上加难,得提前预约报告不说,最终能不能见面,不光要看对方的个人意愿,还要由组织上评估是否合适,繁琐的不得了。 这也就导致苗院士等人,年轻时和谢国良与晏文渊的关系,都挺不错的。 毕竟能供他们留学的对象,就那么几个。 几人在年龄上虽有差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异国他乡互相鼓励,互相帮扶,争取早日学成一身本领,报效祖国。 这种在苦难生活之中凝结出来的友谊,自然是非比寻常。 纵使他们随着岁月的流逝,分别走向了不同的领域。 但在私底下,他们依旧是各自人生中的“至交。” 而现在。 谢国良与晏文渊由于职务所系,互相较劲,斗了近十年的法。 这就让苗院士这帮夹在中间的人,很是难受了。 除开教书育人的方面。 科大与陆院.不,是晏文渊与谢国良,最直接的竞争,便体现在科研方面。 正好俩人还都有着一群如苗院士这般,在擅长领域堪称“国内第一”的老友。 一旦碰上什么仅凭自家实力,完全啃不下的“硬骨头。” 动用动用人脉,找一找自己的老朋友帮忙,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但坏就坏在谢国良与晏文渊的社交圈子,其实是一样的! 都是年轻时在异国他乡喝凉水啃馒头,一步步熬过来的。 谁不认识谁啊? 苗院士等人要是帮了谢国良,晏文渊立马就会气的直跳脚。 若是帮了晏文渊.嘿,以谢国良的暴脾气,不出三天,就会直接找上门来“兴师问罪。” 时间一长,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苗院士等人,索性达成了共识。 要是科大和陆院,真有什么必须立马攻克的研究项目。 只要组织上发话,苗院士等人就算拼上自己这把老骨头,也必须拿下! 但若是没那么重要并且还涉及到了两位老友之间的竞争. 自己慢慢琢磨去吧! 我们可不掺和了! 眼下也是如此。 见谢国良居然将他们带来了科大。 原本为谢国良收徒一事,格外好奇的苗院士等人,纷纷打起了退堂鼓,生怕一个不对,又掺和进了晏文渊与谢国良之间的“破事!” 见几位老友翻起了旧账,甚至隐隐还有些立马走人的架势。 哪怕是脸皮厚如咳,不拘小节如谢国良,也是老脸微微一红,赶忙打岔道。 “放心!” “这次绝对和之前不一样!” 说着,谢国良“嘿嘿”一笑,大手一挥,露出了个“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表情。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们了。” “严格意义上讲,我这位学生啊,现在还属于科大的人” “诶!老苗,别走!听我把话说完!” 谢国良的话,刚说到一半。 苗院士便没有任何犹豫的,转身就走,背影异常的决绝,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说着“就知道你老小子没憋好屁”之类的话. 吓得谢国良赶紧给他拉住,也不敢再卖关子了,立马冷汗直冒的继续说道。 “但是!今晚一过,他就是我们常山陆军指挥学院的人了!” “如假包换,并且还经过了组织上的认证!” 谢国良都把“组织”搬出来说事了,按理说,他这番话的说服力,应该是足够了。 可苗院士听在耳里,却只是冷笑一声,半点不信! “老谢啊老谢哼,组织认不认证,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老晏是啥人!” “到了他手下的人?能放给你?” “是你没睡醒还是我没睡醒?” 不得不说。 不管是晏文渊,还是谢国良。 在苗院士等人心中的口碑,都是特别的.坚挺 但苗院士这话,也没说错。 虽说陆院侧重的发展方向是陆军,而科大则是倾向于“海陆空”全面发展,对于各个兵种都有所涉猎。 但由于陆军“老大哥”的地位,作为陆军系统中排名第一的常陆指,理所应当的把自己当成了军校之中的“老大哥”,经常会和科大爆发激烈的抢人大战。 可无论怎么说,科大都是在军事科学院与国防大学之下,唯一的副大jun区级院校单位。 别看谢国良嘴上强势,但以常陆指的“正jun级”身份,还是撼动不了科大这尊庞然大物的。 几次抢人大战,谢国良乃至于常陆指,真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一个人都没抢来过! 见谢国良居然说,他这位学生,目前居然是晏文渊手下的人。 苗院士等人下意识的觉得,谢国良这老小子,就是为了拉着他们一起过来抢人! 并且最终的结果,也会如之前一样,以失败告终。 但这一次,苗院士等人,的的确确是猜错了! 诚然。 要是按照晏文渊个人的意愿。 哪怕是科大倒闭了,他都不可能会同意,把赵卫红放给谢国良! 奈何,谢国良也好,晏文渊也罢。 在涉及到赵卫红的培养,去向等问题上。 从来都轮不到他们两个来做主! 一想到临行前,魏副首长与渔老,分别打来电话的叮嘱。 谢国良脸上的表情便愈发的舒爽起来。 既是为了终于能够在抢人这档子事上,“战胜”一次晏文渊,感到兴奋。 也是为了即将能够把赵卫红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收入门墙,而感到由衷的开心! “哼!” 面对苗院士充满怀疑的目光。 谢国良自信一笑,张嘴便道。 “他晏文渊就算想不同意,也得看看” “看什么?” 难得扬眉吐气一次的谢国良,话刚说到一半。 便见脸色阴沉,其中还掺杂着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憋屈意味的晏文渊,大步流星的朝着他们走来。 “不是我说,谢国良啊谢国良啊” “你狗日的好歹也是个校长!” “怎么动不动就能干出来堵别人家大门的这种事啊?” “自己堵也就罢了,你怎么还把老苗他们带来了?” 看得出来。 晏文渊真是气急了,都开始说脏话了! “咳!老晏,我先讲清楚。” “老谢是说要带着我们,考校考校他的关门弟子,我们这才跟着过来的。” “可不是和老谢一起来堵你门的!” “没错,老谢最开始就是这么说的!” “我也是!” 眼见自己带来的几位老友,三言两语的功夫便把自己卖了个干干净净。 谢国良眼睛一瞪,似乎想要说点什么。 可一想到即将拜入自己门下的赵卫红谢国良就觉得心里顺畅的很,就连晏文渊那张老脸看起来也不是那么令人讨厌了,也顾不得其他,立马开口道。 “对,我今天就是来接我的学生回家的!” 一听这话。 正在气头上的晏文渊,有心想要反驳几句。 但就在即将开口的前一秒。 做出这些安排的魏副首长与渔老的面容,在晏文渊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算了.” 这两个字一出口,晏文渊浑身上下的精气神仿佛被人瞬间抽空了似的,萎靡不振的继续说道。 “先跟我进来吧.” 不多时。 众人来到了晏文渊的办公室。 看在苗院士几人的份上,晏文渊还是拿出了魏副首长送给他的最后一点茶叶,用于招待几人。 等待泡茶的功夫,眼尖的苗院士瞥见了晏文渊桌上的试卷。 “老晏,你这是忙什么呢?” “难不成学员考试的卷子,还得你这个校长亲自出题不成?” 一边说着,苗院士一边拿起试卷,漫不经心的看着。 不看还好。 一瞥之下,苗院士赫然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份已经答完的军事理论卷。 并且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令在军工领域浸淫了一辈子的苗院士都感到新奇! “哦?” “未来地面部队的交锋,尤其是装甲部队的交锋,决定成败的将不再是火力的强度与装甲的厚度” “而是兼顾火力之下的突击速度?” 这还仅仅是试卷上,众多内容的“冰山一角。” 苗院士看着看着,便扬起了眉毛,整个人完全沉浸了进去,为众多观点与理念的新奇与精彩,拍案叫绝! “妙!” “太妙了!” “说得好!” “尤其是这部分关于地面部队集中与分散的阐述,完全可以拿出来放到教材上了!” 说着,苗院士立马用满是期待的目光,看向了晏文渊。 “老晏,这是谁答的卷子?” “快把人带来给我见一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