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醒了吗?」 第二天一大早。 肖平平就敲醒了杨东的房门。 主要是他了解自己这位『领导哥』的作息习惯。 不管前一天忙的几点,是早睡还是晚睡,第二天肯定七点之前就起来。 不会贪睡,不可能睡懒觉。 身为领导干部,要是贪睡的话,那可是大事。 「进来吧!」 房间内传来杨东的声音,明显不是刚睡醒的声音。 因为刚睡醒的声音是惺忪,发闷发飘。 杨东的声音很清晰,也很有力,至少也睡醒了十分钟以上。 肖平平推开门进去,就看到杨东早就穿好衣服,站在窗前望着后院的白雪。 「哥,马上吃饭了。」 肖平平开口,朝着杨东说着。 「这里是谁做饭?请的厨师吗?」 杨东问肖平平。 这麽大的家族,应该是外聘的厨师,负责一日三餐吧。 「平日里有阿姨做饭,但是今天早上不是。」 「哥,你跟我去厨房看看。」 肖平平解释一句,然后神秘兮兮的勾着手指,让杨东跟他去厨房。 厨房?有什麽好看的? 杨东点了点头,然后跟在肖平平身后,朝着肖家老宅厨房走去。 肖家老宅厨房在最前院,也就是中堂的前面。 经过石子小路,经过二进宅,又经过一个凉亭之后,就到了前院的这一排房子。 严格来说的话,肖家老宅是一个四进四出的大宅子。 前院也就是最前面的房子。 烟囱冒着烟,清白色的烟,随风飘散。 肖平平带着杨东来到厨房门口,指了指里面。 杨东往里面看了一眼,然后就愣住了。 只见肖家大伯肖建国穿着白色围裙,正坐在厨房里面包饺子,刮的鼻子有些白。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个地位权重的老人,在这里包饺子。 怎麽看,都觉得不太习惯和不太适应。 「大伯说,上车饺子下车面。」 「你第一次回家,太仓促的就要回去。」 「给你送行,大伯天不亮就起来给你包饺子。」 「特意问了我,知道你喜欢吃猪肉酸菜馅。」 「大伯让人买的酸菜,亲自剁碎,调的饺子馅。」 肖平平小声开口,朝着杨东说道。 「你俩嘀嘀咕咕啥?我又不是聋子。」 「进来吧。」 肖平平话刚落,就听到厨房里面传来肖建国用不是好气的语气开口。 叫破两个人。 「大伯,我们起来了。」 肖平平连忙应了一声,然后带着杨东走进厨房。 「家里快没人了,其他人都忙着工作,就剩我和平平,还有几个养花护院的人。」 「以前啊,我们哥几个都坐在厨房,看着老爷子烧火,看着阿姨包饺子。」 「我怀里抱着刚四岁的小七。」 「那个时候,很温馨。」 「这一晃啊,三十多年了。」 肖建国看了眼并不破败的厨房,但总觉得有些破落之感。 破败的不是房子,而是人心和人气。 老宅久久不住,也就成了破败的宅子。 这里承载着他们很多记忆,从搬到北平开始,到现在。 老人,就喜欢回忆过去。 这不是故意煽情,而是肖建国现在越来越喜欢叨咕过去的事了。 说明,他老了。 杨东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肖家人,过去三十年,甚至算上辈子的四十多年都是如此。 因为上辈子的自己一直在基层,根本没有机会被肖家发现。 加上爷爷不肯说出自己的过去,老妈老爸也不怎麽知道,就这麽错过。 这一世随着自己有了名声,引起了肖家的注意,才有了这一次认亲。 但自己和肖家还是很陌生,彼此就像是陌生人。 可此时此刻,杨东鼻子有些发酸。 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是自己的大伯,也是接触过自己爷爷的大伯。 是唯一的一位,被自己爷爷疼爱过的大伯,被他二叔疼爱过的侄子。 或许就是因此,大伯对自己的感情不同于其他肖家伯伯。 至于肖建梦这个七叔,又是另外一回事。 「大伯,我来包。」 杨东转身,去洗手盆洗了一下手,擦乾之后,坐在面板这一边,开始包饺子。 「那我也包!」 肖平平连忙开口,准备洗手来包。 「高抬贵手!」 「你给我滚!」 杨东和肖建国同时开口,恨不得嘴巴速度快一点。 然后伯侄两个人对视一眼,都不禁笑了。 「哈哈哈。」老人笑了。 「您知道他不会包饺子?」杨东问道。 自己知道是因为在之前庆和县纪委的联谊会上,大家也包饺子,肖平平这个秘书,竟然不会包? 当时被好多干部都笑话了。 自己当时也有些意外,肖平平资料写的是农家人,怎麽不会包饺子? 现在答案也就揭晓了,他的一些履历资料,都是假的。 肖家弄一个假的的履历,太简单了。 「是啊,这小子不会干活。」 「恒恒,你个小子,学着点。」 肖建国瞪了眼肖平平这个侄子,然后继续低头包饺子。 杨东和肖建国一起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去烧火!」 「我去扒蒜!」 肖平平伤自尊了,于是自己找活干。 肖平平蹲在灶坑前面,随手把一根木头往灶坑里面塞。 「那是我拐棍…」 「缺德玩意!」 肖建国瞥了眼肖平平,淡淡的道。 肖平平这才发现自己拿的是大伯的拐棍,有些尴尬一笑,然后连忙把拐棍放在一旁,拿起木头烧火。 「哎,家族子弟,五谷不分,四体不勤,难了。」 肖建国叹了口气,眼中有止不住的失落感。 「其实平平很努力,他做我秘书这一年多,基本上没错过。」 杨东开口为肖平平解释。 「那也不至于把山竹当大蒜吧?」 「他是不是觉得蒜皮是紫色的?」 肖建国又用馀光瞥了眼正在『扒蒜』的肖平平,不禁扶额叹气。 杨东也嘴角一抽,不再吱声了。 很快,爷俩把饺子包完了。 肖平平好歹也把水烧开了。 饺子下锅,很快就好了。 「来,吃!」 肖建国很有成就感的招呼杨东和肖平平。 这可是他好不容易下厨,做的一顿饭,为了给侄子送行。 爷三个,就在厨房的小饭桌吃饭。 这个饭桌都有年头了。 「这是当年二叔亲手打的饭桌。」 「也就是你爷爷。」 肖建国随口指了指饭桌,朝着杨东说着。 「这簸箕,也是二叔编的。」 「还有那个凳子,也是二叔做的。」 「你太爷爷,也就是我爷爷,是木工。」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十五岁参军,一个几岁就跟着他做木工,后来也参了军。」 「但是你爷爷,比我老爹,多了一门手艺,就是木匠活。」 肖建国笑呵呵的开口。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但侄子都要走了,他也就不管了。 每一句话,都提着过去,提着两个人仅有的联系,试图唤醒杨东骨子里的血脉感情。 哪怕只有一点点,那也是小火苗。 肖建国有信心,早晚能让杨东心向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