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明觉给予的方便,祁岁安很快就将藏经阁里的数门武艺抄了下来。 其实数量也不多,一共就七门而已,其中还有一门是祁岁安已经得到了《金刚掌》。 这玩意不受重视也很正常,道统注重的是自身的法,而非这些和他们格格不入的武艺。 但对于祁岁安来说,却有着下一步转换身份的好处。 比如布衣变成武者,目前这个趋势最为有优势。 毕竟他有古武者的前科在,只需要道统结合古武术,成功的概率还是不小。 只是暂时没有拿定主意,主要是武者消耗的资源有点大啊,不是他现在能够积累的出来的。 最少也得吃好喝好吧,然而这就和布衣有点相冲了。 布衣是平头百姓,又有几个能够有钱的。 特别是祁岁安现在浑身上下就十两银子,根本就支撑不了练武的事宜。 人设丶扮演,是道统境界的核心标准。 所以转换需要合理才行。 至于杀人越货,这个倒是可行。 可他这麽做无法成为武者,只会变成劫匪丶盗匪。 这非常的糟糕。 祁岁安想要,但过程麻烦。 好在他暂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旱灾已经来了。 「河道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晒死了。」祁岁安叹了一口气,很符合老农的特徵。 他运气还算是好的,毕竟地理位置较好,差点的位置早就已经入不敷出了。 不过因为旱灾的缘故,归云城的儒释道三家道统之争也陷入了短暂和平中,并且开始大肆收购粮食。 儒释道三家道统可还没有达到不食五谷的层次,最少都得达到第五境界的进士/罗汉/真人的程度。 但归云城的三家实力最强也就是第四境界,所以食物是少不了的。 特别是打基础的前两个境界,所需要的食物可谓是增长了十倍有馀。 反倒是基础打过之后,可以摄入一部分环境里的能量来作为补充,饭量反而比寻常更少。 可问题是,前两个境界的人员数量最多。 吃起来也是最要命的。 祁岁安的布衣境界倒是没有这个问题,毕竟平头百姓都很能忍。 放开吃也可以吃很多,但只保持正常的饭量也没有问题,只是成长速度会慢一下。 他能够通过摄入微量的环境能量来逐步释放自身的潜在力量。 当然,不吃不行,毕竟人想要活下去就需要足够的养分来作为供给。 祁岁安不是人,可求生者化身是人,他又不能直接供给能量,所以只能吃饭了。 好在自身身份特殊,不缺这麽一口吃的。 「这个时候,给三大道统干活的百姓就有了保障。」 「会给发救济粮,保证最低生活水准。」 「吃饱喝足的粮食数量肯定是没有,但是能保证饿不死。」 「反倒是平头百姓,等到朝廷的救济抵达,估计都得死了大半吧。」 「而且相较于有清规戒律在的三大道统,朝廷派来救灾的人,就不一定会是什麽好人了。」 「克扣估计是最为寻常的事情。」 祁岁安知道,这灾绝对有麻烦。 「那我应该如何从这个旱灾里完成自己的身份转变和境界突破呢。」祁岁安思考着,很快就锁定了一个词汇。 游侠。 这并不是指某些游戏职业,而是指一些通过侠义行为,比如轻生重义丶勇于救人急难的人。 当然,还有代指无赖之徒。 属于古代的一个特殊人群的意思。 「后续有混乱,正好进行转化身份,届时成为游侠,还能够掌握高强的武艺。」 祁岁安打算把三大道统作为过渡用的武艺变成直接道统里的一道神通。 没有神通加持,自然是平平无奇,可要是变成了神通,那就不一样了。 金刚掌真能金刚怒目,穿风腿确实能迅疾如风。 再配合上布衣的神通效果,命硬还能打,绝对够强。 没错,道统境界的提升,其神通肯定不会消失,而是会跟着境界而有所强化,所以不用担心会失去作用。 盖房子哪有说盖完二楼,就把一楼和地基全都给拆了的道理。 「游侠不像是武者,虽说没有办法让武艺变成武道,但是在灵活性上更大,同时更能符合当下的趋势。」 武者嘛,肯定得宁折不屈才行,他的性格不太合适的。 反倒是类似于无赖之徒的游侠,让祁岁安更为青睐。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整体实力上不如武者。 好在没关系,祁岁安他也不是很在意这些,等有了基础的实力后,后续继续补全也不是什麽大麻烦。 而且武者的实力就算是再强,最多越一级而已,打打第三境界的道统,并且还不一定能杀得死。 再超规格,那也是要有基础逻辑在的,人家道统序列有着极为严苛的阶级划分,越后面就越难以越级的。 所以做不到在短时间内形成绝强的威力,还不如改换眼前更为快捷的提升方式。 说罢,祁岁安开始演练七门武艺,每天需要演练的次数不多,也就各一次就可以。 主要是为了做准备。 接下来只需要有一个排难解纷机会,后续就能够顺理成章将境界从布衣提升到游侠。 并不是说是什麽简单的邻里纠纷就可以,而是要有一定的影响才可以。 一轮演练完成,祁岁安没有什麽感觉。 布衣所给予的神通,使得他的实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七门用来打基础的武艺,对于他而言没有任何的用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也就只能给热热身子,如果不是为了突破作为前置的铺垫,他都懒得练。 每天最少一次练武是前置条件之一,相当于就是三大道统的修行活动。 不做,前置条件无法匹配,就算后续条件达到了,也会被卡住的。 祁岁安他想要改的,可这是这个道统世界的体系机制,除非放弃,不然只能遵守规则。 强改也可以,但会暴露自己,并且连带着这个求生者化身都得跟着遭殃。 要麽山里站着赚钱,要麽城里跪着赚钱。 祁岁安的实力和谋划暂时不支持他站着赚钱。 不然他早就一口把这个世界给吞了,何至于躲着慢慢的吮吸世界。 —— 「大旱,不利啊。」慧蕴一张苦瓜脸是耷拉着。 他刚刚才算过了行渡寺的粮食储备,从上到下,最多只能撑个半年。 而且这还是最低配给的情况下。 行渡寺不仅要顾自己,那些佛农丶佛工他们也得养着,否则一旦失了人心,没人愿意供给他们的。 「方丈师兄,倒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慧信开口说道:「朱寰书院和梨花观里的粮食储备有不少。」 「若是灭了这两家,届时佛农佛工等也能养得起,剩馀的粮食也可以开仓放粮,以资助其他百姓。」 意思就是苦一苦这两家势力,让他们先活下来再说。 毕竟再分配远比再创造容易。 只要能够熬过初期,等朝廷救灾抵达,行渡寺不仅能够顺利脱身,还能赢得胜利。 「慧信师叔所言极是,只是我们能够想到此法,朱寰书院与梨花观恐怕也能够想到吧。」明觉淡然的说道:「所以我们应当先下手为强。」 在面对敌对道统的时候,一个个完全没有了慈悲心,反而是张嘴灭门闭嘴杀。 杀生丶嗔怒等戒律他们自然是有,但这些都是对自己人和普通人的,面对道统敌人,完全可以不用遵守。 这便是所谓的护道之律,也就是保护自己道统的优先性。 不仅是他们有,儒丶道两家也有类似的优先性解释。 「全面开战,最终苦的只是百姓。」慧蕴也在犹豫,他怎麽可能想不到这些事,只是实在不忍心。 「杀一人而救十人,是值得的。」明觉给予了不同的看法:「更何况只要我等行动够快,对于百姓的影响并不大。」 「若是师父您继续犹豫,一旦朱寰书院和梨花观得了先机,那我等就必死无疑。」 「死在旱灾中,我等无怨无悔,岂能被道统之敌所杀?」 听到明觉这话,慧蕴眼中闪过了一道精光:「也罢,事后我等缩衣节食,开仓放粮时将大部分粮食予以百姓以作补偿好了。」 让慧蕴真正下定决心的,自然是明觉那一句被道统之敌所杀了。 对于他来说,这是莫大的耻辱。 「方丈师兄这麽说就对了,若有辜负百姓,来日多加补偿。」 「但道统之敌必须死!」慧信第一时间支持并且进行声援。 有了明觉和慧信的话语,再加上方丈的肯首,剩馀的僧人自然是没有反对的话语了。 「此次乃是我行渡寺生死之时,下至沙弥,上至我,尽皆出庙动手。」 「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内覆灭朱寰书院与梨花观。」 「今夜子时三刻便动手。」 「此事切勿走漏风声。」慧蕴冷声说道,身上浮现出了冷冽的杀意来。 「是,方丈。」×N。 这件事涉及到了自己的生死存亡,自然不会有人傻乎乎的把动手的时间点给泄露出去。 至于为什么子时三刻,那当然是因为这个时间点所有人都已经进入睡梦中了。 属于是最好的动手时间,并且也能最大减少对百姓的生活影响。 睡不好总比受伤要好。 但有一个问题,朱寰书院和梨花观有极大的可能也是这麽认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