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后,杨远山已垂垂老矣。 今日春光正好。 早已退休的他,正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接受着自己的孙女杨如雪的采访: “杨远山同志,听说你的部队,是我军之中,击毙了最多小鬼子将军的部队?” 杨远山看着才22岁的她,摆出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禁微微一笑。 想起往昔的峥嵘岁月,他轻轻回答: “是啊,我们打死的小鬼子将军,最少都有十几、二十多个吧? 我自己都快数不清了。” “什么?十几、二十多个? 那也太利害了! 小鬼子岂不是得恨死您?” “那可不! 当初,他们可是悬赏几百万大洋,要买我的人头。 只可惜,我杨远山的脑袋,还好端端地长在脖子上。 而当初,对我龇牙咧嘴的小鬼子将军们,就算没被我打死,后面也都被抓去判了死刑。 一个都没跑掉! 你说他们气不气?” 杨远山嘚瑟无比。 “几百万大洋? 好家伙,那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吧?” 杨如雪的眼睛里,都是精光。 看着眼前的这个老人,仿佛看到了一尊金佛。 随便刮下点金粉来,都够她半生无忧一般。 实际上,她从小也没缺过钱,天知道她哪儿来的这种奇葩念头! “哈哈,那当然。 当年我还跟人开玩笑,说万一部队没钱买粮食了,就把我绑去小鬼子那里换钱呢!” 杨远山闲着也是闲着,也愿意跟杨如雪逗闷子。 人老了,能看到有年轻人围在自己身边转悠,就比什么都强了。 “哈哈,爷爷,您真逗!” 杨如雪笑得前仰后合。 好半晌之后,才止住银铃般的笑声,好奇地问: “爷爷,您打死那么多小鬼子将军,其中最知名的是哪些呢?” 杨如雪感觉自己刚当上记者的第一篇稿子,应该很容易就完成,不禁露出甜美的笑容。 她甚至在脑海中已经拟好了标题,就叫《我打死的小鬼子将军数不清——记我的老兵爷爷》。 副标题就叫《小鬼子几百万大洋买我的人头》! ——没错,她刚刚大学毕业,入职某台,直属小领导并不知道她的父亲是杨远山的大儿子杨逐日,就随便让她自己去找点新闻。 哪里会知道,她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爷爷头上。 —— “知名的? 筱冢老鬼子、冈村老鬼子这些人,算知名吗? 你学过历史,应该知道这些人都是谁吧? 不知道的话,我跟你讲讲?” 杨远山想起几十年前,干掉这些老鬼子的经历,就兀自感觉有些热血上涌。 这些家伙,可都堪称恶贯满盈啊! 自己的部队干掉他们,可是为无数百姓,报仇雪恨了呢! 更何况,干掉他们,还每次都能爆出不少好东西呢,更是美滋滋。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三艘被命名为金陵舰、晋阳舰和石门舰的航母,虽然早已退役,但还是承担着一定的训练、展览职责。 堪称海军中的活化石! 不朽的丰碑! 也是因为有这三艘航母的保驾护航,他当年才能和李云龙一起,力排众议,强行渡海夺岛,一举奠定了海疆几十年的安稳! —— “爷爷,你小瞧我,我可是京都大学毕业的呢,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几个人! 这些家伙,不就是当时小鬼子陆军之中,最重要的几名将领么?” 杨如雪不满地撅着嘴。 伸手就要去揪他的白胡子。 “哈哈,好好好,我的宝贝孙女最有见识了。” 杨远山哈哈一笑。 眼前这小姑娘,继承了田雨和冯楠的优质基因,长得别提多漂亮了。 他从小就把她当小公主一样宠爱呢! 没错,这孩子的奶奶正是田雨,而她外婆,则是冯楠。 ——他到底是和赵刚,成了亲家! “那爷爷,我还听说您是我们空军的重要创办人? 我前几天在航空博物馆里的一张老照片上,看到了您跟我军最初那11架飞机的合影。 您不是陆军的吗? 怎么会掺和空军的事?” 杨如雪又好奇地问。 “哈哈,没啥。你说的那11架飞机,都是我弄来的。 后来航空兵的同志们,还在我们打晋阳城的战斗中,驾驶着这些飞机,轰炸了城里的小鬼子,帮了我们的大忙呢!” 杨远山哈哈一笑,解释道。 “爷爷,您也太厉害了,我记得你们打晋阳城的时候,不还只是个团长吗? 怎么能弄到那么多、那么好的飞机呢?” 杨如雪的眼睛里,冒出了敬佩的光芒。 从小,她就知道自己爷爷了不起。 但只有在现在,她才知道,到底有多了不起! 那些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文字,似乎在这一刻,变得鲜活了起来。 “哈哈,怎么弄的,你就别问了。 保密!” 关于系统的秘密,当年面对他最尊敬的领导,他没有说。 后来李云龙也问过他,他同样没有说。 现在杨如雪问他,他当然更不会说。 这个谜团,他准备带进坟墓里去。 眼见着最疼爱自己的爷爷,居然还要瞒着自己,杨如雪当然有些不开心。 但她知道,自己爷爷是说一不二的性子,因此也不敢缠着他问。 只能嘟着嘴转移话题: “那好吧。 爷爷,我还听说咱们的海军创办者之一也是你,这又是怎么回事?” “也没啥,咱们海军最早的那三艘航母,都是我弄来的。 后来,我还弄了好多艘什么驱逐舰、巡洋舰啥的,零零总总,大几十艘总是有的吧。 闹到后来,他们的人没事就来找我打秋风,我都快烦死了。” 杨远山轻描淡写地回答。 “什么? 爷爷,你居然说金陵等三艘船是你弄来的?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那可都是2万多吨的巨舰啊!” 杨如雪的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得大大的。 她怎么都想不通,眼前这个看着普普通通的老人,竟然拥有过这么大的能量! “哼,那几艘舰艇的名字,还是我取的呢! 我说啥了?” 杨远山继续凡尔赛。 “好吧。 那我还听说,咱们的装甲兵部队的创办者,也是您。 那应该也是真的咯?” 杨如雪感觉自己对爷爷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都怪自己老爸,总说爷爷太忙,让自己少来打扰。 “装甲兵?是啊。 我军的第一支坦克连,就是我麾下的。 那时候,他们只有几辆坦克,后来有了十几辆、几十辆坦克。” 杨远山想起自己当年的坦克连连长孔大成,就觉得这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因为他带领的坦克部队规模越来越大,等到酬功的时候,这个参军没几年的家伙,居然也混上了四颗星,简直占了天大的便宜。 甚至若非他资历实在太浅,凭借他的职务,他妥妥地有希望能混上一朵花! 惹得郭有庆和赵力都艳羡不已。 要知道,他们俩,可比孔大成提前好久就当上了营长。 但最后,也才三颗星呢! —— 杨如雪听完杨远山这话,感觉自己刚刚想的这篇稿件的题目应该改改。 改成《我不止打死的小鬼子将军数不清,还缔造了海军、空军、装甲兵——记我的老兵爷爷》。 她实在有点难以相信,这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都是眼前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人,弄出来的! 于是她心念一转,决定找找证据。 开口问道: “爷爷,小时候,你不让我们看您的收藏品,现在能让我看看吗? 我想拍个照。” 说着她扬了扬脖子上的一台相机。 “哈哈,好吧。 既然你来了,那爷爷今天就让你开开眼。” 杨远山笑呵呵地答应,随后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带着杨如雪进了自己的书房,给她展示起了自己收藏的三把军刀: “这是筱冢老鬼子的将官刀,这是朝香宫老鬼子的,这是松井老鬼子的。 可惜冈村这老鬼子的刀,被我的老团长李云龙给弄走了。 要不然,我这里应该是四把将官刀的!” 杨如雪看着那些历经岁月沧桑,兀自寒光闪闪的军刀,感觉眼前这老人的身影越发高大。 她连忙端起相机,咔咔咔就是一通拍照。 杨远山连忙摆手: “不用拍、不用拍,以后,我这些东西,都是要传给你们的! 你们自己选择是捐给博物馆,还是自己留着玩,我就不管了。 但是有一条,绝对不能拿去卖了! 更不能被小鬼子买回去了! 要不然将来,我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心!” 说着说着,他的脸色变得十分严肃! 杨如雪连忙把头点得跟鸡啄米一般: “嗯嗯,我明白! 爷爷你放心,我肯定不会的。” —— 接下来,杨远山又带着杨如雪继续查看起自己的收藏。 “如雪,你看,这是领导们送给我的手书,你注意看这些落款。” 杨如雪仔细一瞧,顿时满脸呆滞。 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在这里,几乎无人缺席! 从那些手书中,她已然窥见,自己的爷爷,到底拥有什么样的地位。 她明白,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价值连城! 万金难求! 难怪小时候,爷爷不许他们这些调皮的小孩子摸进来呢。 这要是弄坏任何一件,那可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呢! 这时候,她就看到了另一幅字,不禁有些狐疑,连忙问: “爷爷,这封‘天下第一团’的手书,不是授予你们晋西北特务团,后来存放在军事博物馆的吗? 怎么会在这里也有一副?” 杨远山坏笑着回答: “我这份才是正品。 博物馆的那一份,是我后来求领导重新写的。” “什么?这……” 杨如雪感觉自己的三观被震碎。 这特么也行? 领导真的没觉得自己爷爷这要求,有点过分吗? —— 看完收藏品,杨远山又把自己的勋章,拿出来给杨如雪展示了一番。 看着那一枚枚熠熠生辉、保存完好的勋章,杨如雪仿佛看到了自己爷爷,当年在枪林弹雨中杀敌立功的飒爽英姿。 她忍不住缠着杨远山,把他半生征战的故事,仔仔细细地讲述了一遍。 然后,她也不写什么新闻稿子。 跑回台里,直接找上了领导,抬出杨远山的名号,让台里,给做了一起介绍晋西北特务团的特别节目。 杨远山对于这事,当然喜闻乐见。 ——他敬佩无名英雄,但他不愿意让自己麾下的战士成为无名英雄。 于是干脆亲自带着摄制组,重新回到自己曾经征战过的晋西北,一点点讲述当年的故事。 等这期节目播出后,詹海山、韩阳、徐威、魏大勇等一个个早已湮没在了历史中的名字,这才又被人重新传诵起来。 有喜欢挖坟的好事者,甚至从许多旧报纸里,找到了大批当年的报道。 一时之间,特务团这“天下第一团”的名号,又重新响彻了天下! —— 数年后,杨远山躺在病床上,感觉到了那些早已离世的老战友们,在朝着自己招手。 魏大勇、赵铁头、韩阳、王野…… 还有自己的亲家赵刚、老团长李云龙、老营长张大彪…… 一个又一个,原本早已模糊的脸庞,竟然忽然重新清晰了起来。 他不禁喟然一叹,知道自己到时候了。 这一刻,他想起了一句诗: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回顾自己的一生,他感觉也没什么太大的遗憾了。 当即把早已守在门外的子孙后代们,都叫了进来,一一交待了遗言。 让他们不为物欲所困,永远脚踩大地,永远堂堂正正! 他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们当即嚎啕大哭。 所有人都知道,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的那个老人,马上就要离开了。 将来,需要他们自己承受世间的风雨了。 这时候,几名得到消息,匆匆赶来慰问的领导,走了进来,轻轻地俯下身,在他耳边问: “老将军,您当年到底是从什么渠道弄来的飞机、航母、舰艇的,真的不能说吗? 这个秘密,已经七八十年了,是不是可以解密了? 难道还要让我们继续投入大量人力,去掘地三尺地调查吗?” 杨远山微微一笑,仿佛梦呓一般回答: “不说,不说……” 随后溘然长逝。 而就在他逝世的那一刻,没有人看到,一道光从他的脑海里钻了出来,穿越了世界壁垒,飞向了万千宇宙…… —— (全书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