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流舒心中有种因果业力的感觉。 因为有毫无保留救魏熊的因,才得到这个善果。 所有事情终归还是得与人打交道。 魏熊起身:“行了,事情就这样吧。以后我会小心。” 边说着边把两瓶药装在兜内。 沈流舒望着魏熊,这是第二个离开统计局的朋友了。 第一个是苗玉。 自己女人,情人,红颜,离开后,就很难再相见。 相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是敌人? 第二个是魏熊。 自己兄弟,战友,同胞,离开后再次相见也不知道何时? 成年人世界,本身就是时刻面临分开。 何况是如今战乱动荡年代。 一句“我会小心”,四个字,含金量很重。 沈流舒站起身想要送送。 魏熊一只大手拍了拍其肩膀。 身子便站立在那,没有相送。 胖壮身躯大步离开,没有回头,身躯很胖但是挺的笔直。 黑色雨伞遮挡着淅淅沥沥小雨。 沈流舒目送着,他知道魏熊走向那艰难的间谍之路了。 目光洒向柜台。 两盒大药丸没有人动。 如若以前,魏熊发现大药丸早就给掠走了。 真正智慧之人没有太多废话,他懂他,他也懂他。 沈流舒喝了一碗水,吃了一粒大药丸。 品尝口中酸涩,静静坐在桌上考虑着。 文鲜思死了。 挺好。 苗玉离开了。 魏熊离开了。 南造元雄马上要死。 李采丹也要离开了。 人有悲欢离合呀。 想想李采丹那无双舌技,真的是十分舍不得。 今夜与李采丹还要有个约会。 从腰间拿出枪来,检查子弹是否装满。 今日最头疼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周立生。 贵为局长,棋手,能不头疼吗? 估计现在他应该在给上级做检讨。 深刻的检讨吧。 自己编织的故事也算过的去,起码李采丹是日本女特务是个事实。 如今还不能审讯她。 因为她有用。 …………………………………… 李采丹身上散发着浓郁香水味。 红唇泯着茶。 她对沈流舒真的很满意,很欣赏。 活活烧死情报处处长,只为给他红颜舞女报仇。 平时真没发现,他竟然这么男人。 那种冲撞确实威力无边,想到这里,娇脸微红。 对于大日本帝国是十分有自信的。 从细枝末节,李采丹感觉到一些大局走向。 起码现在统计局乱成了一窝粥。 情报处处长活活烧死,总务处处长停职。 通讯科科长逃逸。 局长秘书叛变。 从小道消息得出,秦镜正在全力缉捕魏熊。 陈察,向宁在全力缉捕逃逸的两名红党。 心中思考着沈流舒所说的那些甜言蜜语。 他或许为自己也能做到这些吧。 娇躯轻摆,俏立而起,不管如何自己也要给这个男人做些好吃的。 驾车驶出统计局,买了些菜,回到家中,边做菜边等待。 “砰,砰。” 李采丹开心的打开门。 看清来人,脸色猛然一变。 “李姑娘,你神情好像有些失望。” “没有,只是没想到你们到的这么早。” 三人脸色肃穆。 为首之人,眼神冷漠,身材精壮:“放心,只是给他腿上和胳膊上来一枪。 “不打扰你了。 “我们三人在前面胡同口处动手,他来后会直接动手。 “你到时负责把他送往医院。” 李采丹点头:“是。” ……………………………… 沈流舒在沙发上躺着。 想着周立生会如何给上级解释,想起那张肃穆的脸被骂成狗血淋头模样。 不由嘴角一撇,笑了出来。 拿起一根消声管安在手枪上,这便成了消音枪。 今晚会不会用的上它呢? 如果按计划来算,日本特高课下一步应该彻底把自己碾死。 樱花三瓣的身份。 又跟《全面365》里的223走的这么近。 帮她解除检查危机这些事情一定很快出现在戴老板那里。 真是丈量领导们的胸襟呀。 日本人一步一步安排的真密呀。 弄挺自己后,接下来会弄唐佳?还是秦镜? 不过不要紧,今夜他们想弄自己一下。 自己也该弄他们一下了。 看着天越来越暗,下雨的天比平时黑的要早些。 沈流舒钻进车里,向李采丹家驶去。 不多时,便到了。 车停下,观察着四周。 下雨的天气,街上人群不多。 天又黑,淅淅沥沥的雨也遮挡视线。 这种天气很适合给自己两枪,然后还能安全撤退。 下雨就是打黑枪的天气。 从下车到李采丹家,需要走进弄堂,经一个胡同口。 胡同口通两边,那里最适宜埋伏,也最适宜逃走。 恩…… 那就证明这条大街上一定有个耳目。 盯着自己是否走进弄堂。 还有一个据高点会传递消息。 最少三个人,才能把这个任务做的完美。 街上之人踩视线,据高点传递自己走向,胡同口那人开枪,完美的一次重伤自己机会。 总务处处长那就是真得停职了! 苏皖皖! 苏皖皖呀! 我的好秘书! 知道总务处秘密最多的人呀! 她是最大受益人呀! 老周,老戴,你们两个人的胸襟可得挺住! 战争,往往大多数败于自己人身上。 这话说的一点没错。 下午与周立生谈论的话题再次出现脑海。 “局长,我认为,日本特高课第一步棋下的是暗招,确是明谋。 “用文鲜思制衡魏熊。 “借我手杀害文鲜思。 “魏熊逃逸。 “而我停职,有可能进监狱。 “今日清晨李采丹约我晚上去见面,他们怕我不死透。 “会施行的更狠一些。 “重伤我,让我真的停职。 “然后把我樱花三瓣身份,还有营救《全面365》223李采丹事宜向上级抖露出来。 “这样的话,上级再信任也不会信任了。 “所有战争几乎都会毁在内战中。 “就像当年甲午战争。 “李中堂创建的北洋水师,谁又能比他了解。 “翁同龢不仅在金钱上不给予支持。 “后面一直打压李中堂的北洋水师,让亚洲最强的海军。 “越来越弱,船只老化,战斗力越来越差。 “李中堂深深知道,敌我差距,建议不主动出击。 “守国门绝对没问题。 “可翁同龢纸上谈兵,瞎指瞎论,战争之事却逞匹夫之勇。 “最后害的签订马关条约。 “终归是上面胸襟不够,缺乏信任,策略不当,没有扛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