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楼此言发自肺腑。 绝无半点虚假嘲弄之意。 除了镜伞、掘子攀山甲、钻天索,还有风云裹、飞虎爪以及旋风铲。 皆是开山倒斗的利器。 不过搬山填海术的名头实在太大,将器械完全压下。 所以,世人只知搬山道人长于术,而不知在器上同样凌厉。 只是。 这话落在鹧鸪哨耳中,却让他说不出的汗颜。 只觉得手中镜伞有如山重。 师傅传下这三把伞,已经多年,但直到今日,他方才知道镜伞之威竟是强大如斯。 平日,他们师兄妹三人,持镜伞多是防御之用。 搬山一脉,有一套完整的古术。 是从西晋传下,名为‘天官伏尸阵’。 经过历代搬山道人推演改进,最终从中得出了两套绝技。 第一便是魁星踢斗。 专卸僵尸大椎,镇杀尸僵犀利无比。 第二则是七星阴阳术。 包括迷魂阵以及七星阵。 前者应对墓中凶物,后者则是配合镜伞所用。 七星阵,暗合七星北斗,大阵一共七人,各自负责一颗魁星。 只可惜如今搬山一脉人丁稀少。 加上镜伞遗失。 七星阵无法发挥全力,只能以三才阵催动。 但即便,以他们师兄妹三人全力,似乎也无刚才陈玉楼那一招来的恐怖。 看过之后。 鹧鸪哨甚至有种镜伞还能这么用的惊异之感。 “陈兄……捧杀了。” 暗暗叹了口气。 鹧鸪哨无力的摆了摆手。 倒是一旁的老洋人,见识过镜伞之威后,一张脸上说不出的激动。 “敢问陈把头,那镜光……是如何做到?” 眼看师兄两人交谈结束。 他迫不及待的问道。 听到这话,陈玉楼心里不禁生出几分错愕。 因为……不仅是他。 在问题抛出的那一刻。 他敏锐的察觉到旁边的鹧鸪哨,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过来,连守在椁室顶上的灵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 虽是搬山传承法器。 但其实对镜伞并不了解。 怎么会?! 陈玉楼眉头一挑,有些不可思议。 但稍一琢磨,他又分析出其中原委。 道家法家,需以灵气法力催动,方才能够达到最大威力。 而这么多年来,搬山一脉凋零式微,再无一人踏入修行,破境入道,只能借助于武道气血催动镜伞。 可以说,镜伞在他们手中,和秦川弓并无太多区别。 能够镇邪破煞。 纯粹是因为镜伞下嵌的四十九块铜镜,加上龙骨又是以雷击木制成,两者皆是克制妖邪之物。 所以这些年来,才能斩妖除魔,无往不利。 最重要的是。 刚才那一下,为了拦住石精鬼物。 陈玉楼根本不敢迟疑多想,一身磅礴灵气毫无保留的催动,涌入镜伞之中,才会造成那么大的声势。 “道气!” 陈玉楼缓缓吐出两个字。 就如醍醐灌顶一般,老洋人眼中迷茫之色一下散去。 对啊。 道门法器。 又非寻常之物。 岂能用世俗眼光看待? 甚至因为太过激动,攥着秦川弓的手都在微微颤动。 与他不同,鹧鸪哨则明显是松了口气。 之前感受到那股灵气。 他心里其实就有所猜测。 只不过,如今才算是彻底确认而已。 “道兄,冒昧问一句,这镜伞是?” 看鹧鸪哨的样子,陈玉楼实在忍不住好奇。 灵和老洋人,还能说是年纪小。 对搬山传承了解不够。 但他身为此代搬山魁首,历代传承系于一身,不应该连这些都不知道才对。 唯一的可能。 就如司天鱼一般,镜伞也非搬山所有。 “当年搬山前辈,从一座道门遗迹中找到,只不过原物已经损坏,是历代道人小心修复而成……” 果然。 听到鹧鸪哨一番解释。 陈玉楼暗暗点了点头,果然不出自己所想。 “道兄已经入境,试试?” “好!” 没有半点犹豫。 鹧鸪哨哗啦一下撑开镜伞。 以心神催动丹田灵气,一点点融入龙骨之中。 与平时全然不同。 一瞬间,手中镜伞就像是活过来了一样,龙骨上隐隐有一道道符文交织,明暗不定,自下而上流动。 等到那股金光流入伞面。 轰! 四十九块铜镜骤然亮起,化作无数道光线。 “这……” 感受着伞中变化,鹧鸪哨神色间满是震撼。 多少年了。 从第一次见到它时,还是在上代搬山道人,也就是师傅手中,到如今被他亲自传给师弟师妹。 镜伞上每一处细节他都能了如指掌。 但此刻,他却有种回到幼年初见时的感觉。 仿佛今日才是第一次认识到它。 “这才是镜伞?!” 鹧鸪哨喃喃呓语,喟然长叹。 神色间既有激动,更多的却是惭愧。 不是陈玉楼,或许他到都会被埋在鼓里,早知道镜伞如此强横,这些年行走江湖,也不必留下一身暗伤。 见到这一幕。灵下意识拿下镜伞,将丹田中不多的灵气,顷入镜伞龙骨。 很快。 铜镜上光线浮动。 虽然不如陈把头和师兄那般惊人,但也足够让她惊叹了。 师兄师妹接连触发镜伞法器。 看得老洋人一脸羡艳,握着镜伞尝试了下……可惜,昨日虽然吞下妖蟒精血,借此完成洗髓伐骨,但距离入境,终究隔着一层窗户纸。 一步之差,千遥万里。 色目中不由闪过一丝惭愧。 不过,很快就被坚毅替代。 师兄师妹可以,他也一定可以。 有朝一日,自己也要点燃镜伞,让它在手中重现当年风姿。 在三人尝试间。 陈玉楼并未耽误,一挥手,让周围伙计将棺中黄金甲取走。 只可惜,棺中石精被吞,等于大妖被剥离内丹,人被吸走一身精气,虽然还是那口棺椁,但已经没了之前的光泽。 只能算是一口寻常石棺。 而且,棺身内外一体,单独拆下一块价值只会大打折扣。 何况从此处远走两千里搬回湘阴。 实在不值得。 “不应该啊,这一路遍地金银,玉石无数,怎么棺中反而空空如也?” “谁知道,可能献王老东西把钱全在建墓上了吧。” “连开三棺,竟然只得了一具金尸。” 几个伙计提着灯盏来回扫过。 却发现,这口鬼棺,和上面那三具一样,并无随葬。 气得一行人忍不住腹诽不已。 “行了,单单外边那些金砖银饼都搬不完。” 陈玉楼笑骂了一句。 这帮家伙还真是贪心不足。 往日里倒斗,能有几座比得上献王墓,三口墓里有一口没被人盗走就已经算是难得。 十年前那次滇王墓之行,才是常态。 几千年下来,早被人挖透了,反复滤了无数遍坑,连块地蛇都不留下,一年半载的时间全都浪费在赶路上。 像献王墓这种保存完好。 从未有人来过。 已经算是惊世大藏。 寻常人几辈子都难碰到一座。 “嘿嘿,掌柜的说的是。” 被他点破,几个伙计忍不住讪讪一笑。 话虽然这么说。 但又有谁嫌钱多? 说话间,头顶墓室深处一直响彻的凿砍声,忽然戛然而止。 随即一阵低低的欢呼声响起。 “走了,红姑那边应该也有结果了……” 听到那边的动静。 陈玉楼心头不禁一动。 之所以一定要破开那座黄肠题凑,自然是因为献王妻棺所在,便是献王玄宫外沿,也是进入芝仙棺的唯一路径。 “结束了?” “快,别耽误了。” 因为隔得太远,几个伙计毫无察觉,但既然掌柜的都这么说,就一定没错。 一行人再不敢耽误。 迅速踩着挂山梯离开身下墓室。 这会鹧鸪哨也已经回过神来,已经验证过镜伞之威的他,比起之前,一张脸上明显多了几分惊喜之色。 镜伞究竟是从哪一代搬山道人带回。 他不知道。 但至少也有几百年时间。 没想到,直到今日,它才从蒙尘之下尽现光彩。 “杨某代搬山历代族人,多谢陈兄指点。” 双手抱拳拱了拱手。 鹧鸪哨一脸认真的道。 金丹、入境……道门法器。 一桩一件,他都牢牢记在心里。 “客气了道兄。” 陈玉楼摆摆手。 这其实也算是歪打正着。 从始至终他就没想过,这三位竟然不知道镜伞真正用处。 毕竟,之前在瓶山,师兄妹三人结阵对付六翅蜈蚣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同时心里又有几分羡慕。 道门法器啊。 在如今修行式微的今日,这种东西少之又少。 他的龙鳞剑,虽然锋芒毕露削铁如泥,但也只算妖兵范畴。 “掌柜的,头顶椁室已经打开,红把头请您过去。” 一行人刚爬出洞窟。 就有個伙计一脸激动的冲了过来,大声道。 “真破了。” “只知道掌柜的眼力惊人,没想到耳力也如此出众。” “废话,要不然能当掌柜,没看到搬山杨魁首对掌柜的都毕恭毕敬,钦佩有加么?” 几个伙计听得惊叹不已。 “道兄,走,去看看。” 听着那帮家伙不着痕迹的马屁。 陈玉楼摇头一笑。 招呼了两人一声,随即便踩着挂山梯纵身,单手抓着边沿,稍一用力,整个人便已经一跃而起,稳稳落在了墓室中。 身后鹧鸪哨和老洋人也不慢。 只听见蹬蹬的脚步声起。 两人一前一后,紧随其后。 没有太多耽误。 直奔献王妻棺而去。 一过石门,墓室中满地木屑,之前层层堆叠的黄柏题凑中,已经多出了一口洞窟。 红姑已经带了几个伙计先行上去探路。 似乎想到了什么。 陈玉楼眉头一挑,不敢有半点迟疑,踩着靠在墓室上的梯子三两步便窜了上去。 人一进椁室。 顾不上四周阴风阵阵。 目光已经锁定椁室深处正准备开棺的几人,沉声喝道。 “等等,别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