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字,以五行推衍四极、八卦、九宫、万象。” “原来就是一门五行道术。” 不知多久过后,陈玉楼缓缓站起身,从那两行半天书中收回视线,眼底有金光一闪而过,目光灼灼,低声喃喃着。 他对五雷殿中天书好奇已久。 毕竟穿越伊始,修行之初,他所知道惟一有道行在身的就是崔老道。 而他能够凭借仅仅两行半的天书便能得道。 可想而知,天书何等惊人。 如今,前后将近三年时间,他终于是得偿所愿,在此地见到了传说中的天书。 虽然只有短短两行半,而非原文一页,但这就已经足够。 毕竟那本天书,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见到,而今的龙虎山上,估计也只有那些身穿紫袍的老道士能够观摩一番。 最为关键的是。 短短时间里,他已然参透了其中所藏。 分明就是一门五行道术。 吐了口气,陈玉楼也不耽误,将所得一字一句记下,便转身朝着门外走去。 只是开门的刹那,候在外边的崔老道明显有些诧异。 “陈掌柜这是看过了?” 语气里带着几分迟疑,毕竟从入门到现在,前后也不过半刻钟。 要知道,他当年窥得天书,足足看了数年方才入门,之后勘破其中天机,因而得道,如今时间太短,但偏偏陈玉楼神色淡然自若,又闲庭信步,由不得他如此去想。 “是,多谢道长。” 陈玉楼点点头谢道。 “那……不知陈掌柜看了多少?” “有疑惑的话,贫道不才,也能说上几句。” 在他面前,崔老道还真不敢托大,毕竟方才展露的那些神通道法,几乎都能纳入地煞七十二术,与其比肩。 “不必了道长。” 陈玉楼摆摆手,“陈某已经参悟了个大概,暂时倒是没有什么不解之处。” 那门五行道法还没有到晦涩难懂的地步。 但不得不说。 他这趟来的还真是值得。 毕竟五行之术,无外乎金木水火土,其中木法,倒是与他所修的青木长生功之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能够相辅相成。 闻言,崔老道一下怔住。 大概? 半刻钟? 这两个词似乎怎么也不该联系到一起才是。 就是天赋再高,半刻钟想要看透天书,还是太过异想天开了吧? 迟疑再三,崔老道还是没能忍住,“陈掌柜是说……已经看懂了?” “剑法于金、搬山于土、填海为水、玄阳为火、青元对木。” “五行之属俱在,所以,应当是一门五行道法。” 见他目露惊疑,陈玉楼也不好隐瞒,简单将自己参透所得说了下,也算是向崔老道请教一番,毕竟他在天书修行上是绝对的前辈。 只是…… 他这简单一番话。 落在崔老道耳里,却是不次于惊雷,五行道法,与他说的毫厘不差,他十年方才参透,陈玉楼竟然真的只用了半刻钟。 而且,这哪里是大半,分明就是已经通透无比。 此刻的他,只觉得如见天人。 他也终于明白,为何陈玉楼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便能走到这一步。 而这么多年来,他还总是自得于悟性过人。 毕竟从短短两行半天书中,便能得此道行,斩妖伏魔,搬山填海。 但如今见到陈玉楼,他才知道这世上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距,比人和狗都要大。 “道长,有什么问题么?” 见他沉默不语,陈玉楼眉头不禁微微一皱,他还担心是不是看错,哪里会想到,自己今日一行,差点没让崔老道道心破碎。 “没……没问题。” “陈掌柜天人之资,是贫道井中观天了。” 崔老道连连摇头,嘴角满是苦笑。 只是近七八年,不曾在江湖上行走,躲在这庙中算卦占卜,怎么这天下就已经变得自己都快认不出了呢? “既然没问题。” “道长,请?” 陈玉楼琢磨了下,一行人还在后院等着,也不好耽误太久,下意识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好。” 崔老道点点头。 两人一前一后,从藏经楼一路走出。 而借着这个机会,陈玉楼又问了下妖道李子龙的下落。 天津卫有死神,亦有三妖,而李子龙便是三妖之一,而且是其中最为诡异的一个。 三妖本体,其实就是一头外道天魔,因为受业力太深,坠入九天三界,又遭无量量劫劫灭,被天罗地网一分为三,是为三妖。 一为天魔躯壳,叫做九眼青猴。 二为无色神光。 其三是天魔魂魄,不死不灭,而且专找旁门左道之辈夺舍附身。 在李子龙之前,它先是附身林中老鬼,此人就是张三爷的师傅,之后死于天坠,于是魂魄便金蝉脱壳,上了李道通的身。 这李道通不是旁人。 正是崔老道的同门师兄。 当年一起在白鹤真人门下修道。 只不过,李道通却是专走旁门左道,入了外道天魔,之后为了躲避天劫,三魂七魄遁入阴阳枕,后来费通为了捉拿飞天蜈蚣,三探无底洞,被李道通蛊惑,打碎阴阳枕,放出了三魂七魄。 离开无底洞,魂魄又寻到一人,入了他的魂窍。 此人便是妖道李子龙! 陈玉楼此行远来天津卫,其一自然是为了看上一眼天书,第二则是会一会李子龙,准确的说是外道天魔不死魂魄。来时路上,他就曾反复琢磨过。 那外道天魔,似乎和古神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样是从天坠落下,灵魂近乎于不死不灭。 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字。 或者说,它是次一等的域外神魔,没到古神那个层次,不然,就不是八大古神,而是要再加上一尊了。 而听到妖道李子龙这个名字。 崔老道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他在津门多年,与三妖打了无数次交道,加之当年师兄李道通之事,又怎么可能不清楚域外天魔的存在? 只是…… 那天魔魂魄妖异无比。 无数次交手,不是自己惨败,就是它未卜先知,逃之夭夭,等他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去,早已经是人去楼空。 这几年,他明里暗中四处打探,可惜都是一无所获。 “我倒是听闻,李子龙此人,手段阴毒,好做收尸炼骨的事,崔道长不如从这方面试试着手。” 见他怒火中烧,陈玉楼只是提了一句。 没记错的话,李子龙最后是死在金鼻子手中,就是因为他收尸炼骨,惹得天怒人怨。 但如今他人在何处,他还真算不到。 只能向崔老道提上一个可能,他在津门多年,道上消息广泛,或许能够顺藤摸瓜,找到一些线索。 “好。” “多谢陈掌柜,贫道晚些时候,便去请道上兄弟,撒出网去。” 崔老道微微一怔。 这件事他还真不清楚。 不过,李子龙未被妖魔附身之前,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恶事做尽,不然也不会被冠以妖道之称。 收尸炼骨倒是简单,让人查一下近几年,乱葬岗或者古坟山有没有被大肆破坏挖掘的痕迹,还有路边流民死尸去向。 只要稍微留意下,自然就有结果。 毕竟正常人谁会去碰尸骨? 简单聊了下此事后,两人再不耽误,一路返回后院。 接下来几天。 一众人并未急着离开,这一路奔行两千多里,前后将近一半个月时间,如今好不容易抵达津门,自然得好好转转。 此时,天津城已经是北方最大的城市之一。 古景庙宇、欧式洋楼,古老和摩登汇聚交错,尤其是一到夜间,海河边车水马龙,灯火璀璨,恍如一条流淌的星河。 对几乎没有见过这些的昆仑、老洋人还有袁洪而言,带去的冲击感可想而知。 不过。 一行人四处观景时,崔老道却是不见踪影。 直到第三天夜里。 他终于是披着一身倦色,从夜色中返回娘娘庙。 “找到李子龙的踪迹了。” “陈掌柜果然神算,那妖道躲在城外白塔当中,借着深山无人,烧尸炼骨,天津卫几座乱葬岗都快被他掏空了。” 找到陈玉楼,崔老道双眼通红,但疲惫根本压不住喜色。 他找了这么多年,本以为李子龙早都已经离开津门,没想到,那妖道一直就在眼皮子底下。 “道长打算怎么做?” 陈玉楼也是心神一振。 四神、傩神、无终仙境这几个副本,时间线与鬼吹灯世界其实略有冲突,所以即便是他也不敢保证,推测完全正确。 好在结果不错。 李子龙果然还在白骨塔烧炼尸骨。 “自然是宰了妖道,替天行道!” 崔老道咬着牙,一字一顿,神色一改往日慵懒,杀气腾腾的道。 “正合我意!” 两人一拍即合,哪里还会耽误,当即叫上其余人。 一行十余人,星夜骑马出城而去,然后一路往北,沿途所见尽是荒村破寨,犹如鬼村一般,没有半点人气。 这些年里,军阀混战,加上天灾人祸,几乎是十室九空,家破人亡,剩下的人除了逃入津门求生,就只有成为流民这一条路。 偶尔见到一两盏灯火。 越过院子看去,也都是老幼病残,面带死气,他们连逃都逃不走,就只能留下来等死。 崔老道似乎也早都司空见惯,已经麻木,他因为命浅福薄,这些年无论倒斗,还是劫富,所得钱财几乎一点不剩,尽数用于施粥赈灾。 但他一人之力,又哪里救得了太多人? 世道如此,心有余而力不足。 等过了六七座村寨,距离津门城差不多有好几十里,他们终于进入灵山地界。 只是名为灵山,但这地界自古以来却都是坟葬,就如洛阳城外的邙山,千百年下来,不知葬了多少棺材进去。 就是白天都显得鬼气森森。 更别说夜里。 就是胆子再大的人也不敢轻易靠近。 晚清时,鉴于灵山诡异频发,一老和尚在城中找商贾筹措了一笔钱,在灵山脚下修了座佛塔,他自愿进入其中修行,以肉身镇压妖鬼。 据说佛塔一成,倒是太平了好几年。 不过,随后乱世渐起,大批无人认领不知名姓来历的流民尸骨,被车拉到灵山中,形成几座乱葬岗,佛塔也镇压不住。 这地界崔老道还真找过,但并未寻到李子龙踪迹,也就没想太多。 如今再来。 一行人驻马而立,远远望去,只见灵山当中妖氛鬼雾,阴森可怖,漫天无光,连带着挂在天穹上那轮圆月都显得有些诡异。 最为惊人的是。 矗立在山下的那座白塔,更是黑烟滚滚,其中隐隐还能见到鬼声凄厉,犹如炼狱一般。 “奶奶的,这根本就是人间地狱啊。” “烧尸炼骨,那李子龙究竟是想做什么,总不会又要出一具尸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