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笛型船与工业联合体 夜色中,臃肿的货船破开浪花,朝着贞德堡行进。 目前圣孙座船还在维修,霍恩又急着去贞德堡。 所以他乾脆调集了一只码头上的新式货运船,带着近百名护卫就出发了。 烛光随着船只的起伏而摇动着,霍恩坐在窗边,任由裹着鱼虾腥气的河风拂过脸庞。 尽管要后半夜才到贞德堡,可霍恩却仍旧睡不着。 备战时间原本还有一年半,然后缩成一年,现在居然只有半年了。 这搁谁,谁能睡的着啊? 目前圣联危机内外交加,他必须得一边稳定形势,一边抓紧备战。 留下马德兰主持日常政务,霍恩给了他两条指令: 第一,开足马力印刷三类宣传品:洪水系莱亚人阴谋的调查报告丶债券分红案例集丶翼巢公爵掘坝密令。 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伪造的,或者说半真半假的。 第二,扩大契卡数量——四年前忠嗣学院里不过十三四岁的孩儿军们,此时也有十六到十八岁了。 这些亲眼见证过教会与贵族残酷的孤儿,在全封闭严酷环境下,接受了四五年的虔诚教育,是时候放出来了。 进入战争状态,社会是必然要从开放包容走向内敛封闭的。 尤其面对莱亚如此庞大的敌人,和国内如此不利的形势,必然要使用偏激的手段。 随后御前枢机会议,会根据各方情报,总结出一份完成的计划表来。 然而一切的一切,在开始之前,都有一件事需要刻不容缓地去做。 那就是徵兵与调集人力。 目前墨莉雅提丢失了大量的兵力,那麽霍恩就得提前徵兵,把这个缺口给补上。 只是调集太多青壮从事军事丶抗洪和运输的话,必然对地方经济造成不小的影响。 霍恩的军队又是吞金兽,如何平衡好是一个绝大的难题啊。 为了从杂乱的思绪中摆脱出来,他乾脆强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座下的这艘船上。 这艘船是小池城造船厂这几年刚出的新式船只,名为笛船。 由于拆除了大量的税卡与河关,外加繁荣的各类贸易,原先单层甲板的驳船已然满足不了千河谷的船运需求。 于是,在船匠们的努力下,研发出了这种新型驳船。 它上层甲板极窄,船身类似梨型,船尾则是球形。 其长度大概是25米,宽度约有6米,3层甲板,载重有250吨上下,却只需要12个人操控。 而且由于各地都建成了百户区,乡治安官对地区控制力大幅上升。 这些军队退下来或本地土豪的治安官,对那些水匪强盗进行了严厉打击,减少了船上武装人员的数量。 这样一艘船,只需要260金镑就能拿下。 如果是运粮食的话,每吨运费在5第纳尔左右,笛船一趟下来就是12.5金镑。 由于只需要12个人,单程200公里不过一周时间,船员平均日薪能达到4第纳尔左右。 可这样,刨除其他成本,船东还是有至少7个金镑好赚。 如果是运白糖和香料,那赚的就更多了。 基本两年下来就回本了,往后都是赚的。 正是有了这些新式货船,霍恩的圣联市场才得以勉强建立。 小池城和急流市的23个造船厂,几乎每年都能下水近百艘船。 从今年开始,超过一半都是笛型船。 当然,这和霍恩故乡历史上的巅峰期尼德兰共和国相比,只是卑如蝼蚁。 人家每年下水500艘远洋船只,霍恩这还是近海内河船只。 但和同期的其他造船业区域相比,已然是相当可观的效率了。 倒不是下瑞佛郡和卡夏郡的船匠们手艺有多突出,而是大量应用了水力机械和模块化。 以木材为例,帝国其他地方的造船厂都是来订单了然后买木材,晾乾六个月,慢吞吞锯木制造。 不仅仅是船身,什麽船艏丶船舵丶桅杆等等都需要自己造自己适配。 手脚快的,制作一艘笛型船都得8到9个月。 在圣联地区,虽然还没有发展到使用发条机械的地步,但水力机械完全是有的。 圣械廷工程师团队的设计改造下,船匠们用大量滑轮丶绳索丶水力锯木机代替了旧时的各种费力机械。 霍恩更是大度地允许他们,对改造的费用进行分期付款。 船匠们如今是开足了马力在造船,期待着还完船贷的那一天。 在圣联统一度量衡以及打破传统师徒制后,霍恩便指示凯萨琳搞出了模块化的供应链系统。 简单讲,就是船匠只需要依照国有行会颁布的行业标准,设计和打造船身即可。 像桅杆丶舵板等部件,都有专门的工坊提前制作好,到时候安装就行。 只要船匠和部件工坊都严格按照度量衡和行业标准建造,那麽安上去的时候是绝对严丝合缝的。 就连制作船身的木材,都有专门的木材商买好了晾乾,造船厂直接去买就行。 在各地造船厂,甚至出现了先造好再卖的奇景。 圣联到处都有想发财的市民与年轻人,咬咬牙抵押了老家田地买船运货的屡见不鲜。 听凯萨琳说,他们甚至还吸引了一批来自莱亚的船匠,今年年底就能扩充至27个造船厂,带动大量其他小工坊。 不仅仅是造船业,灰炉镇的铸炮和铳械行业同样隐隐有了雏形。 炮架丶枪托丶齿轮丶背带……围绕着中央的灰炉镇铳炮厂,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工坊卫星般拱卫着灰炉镇。 甚至还有专门制作用来制作零件的工具的工坊,以及制作用来制作用来制作零件的工具的车床的工坊。 贞德堡是建筑业丶印刷出版业联合体,圣械廷是纺织业丶炼金业丶机械制造业丶学术联合体。 小型工坊手搓零部件,中央大工厂只负责组装采购供应与制作核心零部件。 不仅仅是小池城一地,圣联各地都隐隐有了这样的趋势。 但他们没能像造船业那样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就是第一缺工匠,第二缺客户,第三缺材料。 贞德堡的建筑业和印刷业还算好一点。 灰炉镇的铳炮业,依赖于市场需求。 圣械廷的纺织业,则面临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难题。 而且普遍的,他们都缺工匠。 霍恩手下的几个制造业实体,都快把千河谷的精英工匠吸完了。 居然还是满足不了黑蛇湾与法兰贸易公司的需求,甚至是千河谷内部的需求都时而满足时而不能。 至于原因,霍恩心里也清楚,他们不过就是不看好圣联的未来。 在他们心中,圣联到底是一个摇摇欲坠的政权。 在教会与领主们的舆论攻势下,帝国的工匠群体认为现在加入千河谷,基本等于四九年入秦军了。 这就导致霍恩的工业体系卡在这上不去下不来,很快就会达到增量的天花板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无非就是打赢一次莱亚人。 给帝国一个响亮的大比斗,它才不会无视你的存在。 所以圣联其实需要这场战争? 霍恩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感想了,想着想着居然又想到战争之上了。 好在,这段时间内,船只已然驶过了黑暗的河水,停靠在了贞德堡城外运河的港口。 从栈道走上码头,一辆内镶着薄铁板马车早就停靠在路边。 近百名圣丹吉军校的军官打着火把,将胸甲锤的哐哐直响。 他们被临时调来充当霍恩的护卫,为首的正是短发的瑟洛米斯。 坐上马车,霍恩没有任何耽搁:「让娜在哪儿?好,那就去圣临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