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4章 问题和困难组当不了我们向往星辰大海的决心 【修改版】 吴浩的指尖在触控屏上轻点,调出一组社会调研数据,说道:“在最近的民意测验中,63%的受访者认为‘军事防御是国家责任’,但只有28%愿意为相关预算增加纳税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他的语气中带着现实的沉重,说道:“和平年代的公众更关注医疗、教育和环境问题,军事防御的优先级在民生议题中始终靠后,更不用说是对于公众比较遥远的太空了。” 陈司长点头道:“这种认知鸿沟确实存在。当年中国空间站建设初期,也面临‘不如多建几所医院’的质疑。” 吴浩点点头,然后看着众人继续说道:“此外,社会影响方面,空天母舰的建造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舆论争议。 一方面,可能会有很多人会将其视为‘太空军事化’的开端,担心这会打破现有的国际战略平衡。” “国内还好,可国外呢……” 吴浩的话没有说完,但大家已经清楚他的言外之意了。是啊,可以想象,一旦这个计划被公布出来,恐怕要遭到全世界的反对声音了。 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反正支持的估计没几个。 一位海军专家插话道:“但太空本就不是和平之地,早有国家在研发反卫星武器,我们建造空天母舰也是出于防御目的。” 吴浩点点头,继续说道:“话虽如此,但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 甚至,这还可能引发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比如传统海军装备制造商可能担心资源被挤占,从而反对这个项目。” 他调出一张数据表,然后说道:“大家请看,在船舶制造业中,涉及军用船只和配套设备原材料的比例相当可观。发展空天母舰,意味着传统造船业将会受到影响,这可能遭到这些受益群体的反对。” 陈司长推了推眼镜,说道:“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政策引导,比如在项目中融入传统产业的升级,让他们看到新的发展机遇。” 吴浩接着说道:“全球政治方面,空天母舰的出现可能重塑国际权力格局。 其他大国可能会将其视为威胁,从而加速自身太空军备的发展,引发新一轮的太空竞赛。” 他调出一份国际战略报告,“鹅已经在推进‘太空军’的建设,米也在加强其太空司令部的力量,如果我们率先推出空天母舰,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面临国际社会的压力甚至制裁。” 在座的一位专家反驳道:“但太空是人类共同的领域,我们有权利发展自己的太空防御力量。 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缓解这种压力,比如邀请其他有好国家参与部分项目研发。” 吴浩苦笑一声,说道:“合作谈何容易。太空技术涉及核心机密,很难真正做到共享。而且,不同国家的战略目标不同,合作中难免会有分歧和摩擦。” 会议室里的气氛随着吴浩的阐述逐渐凝重,空调出风口的风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怕什么!”突然响起的拍桌声让众人一惊,一位年轻的海军方面的领导猛地站起,迷彩袖口扫过桌上的水杯,怒道:“当年咱们抗美援朝,十六国联军压境都没怕过,现在还能让几句舆论吓住? 太空这块蛋糕,咱们不占有的话,迟早被别人瓜分干净!” 他的声音像粗粝的砂纸,带着战场上的杀伐之气。 但这位领导的激昂并未点燃太多共鸣。 坐在斜对面的专家刘老轻轻摇头,指尖摩挲着保温杯沿说道:“舆论不是枪炮,却能杀人于无形。 当年‘银河号’事件,西方媒体一篇篇‘证据确凿’的报道,让咱们在国际上多被动? 空天母舰这种级别的项目,舆论战场的争夺只会更激烈。” 说着,看着众人说道,“你们还记得去年咱们试验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某国智库立刻渲染成‘太空轰炸机威胁’,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一旦形成,后续解释成本极高。” 一位年轻的海军方面的专家跟话道:“更麻烦的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茧房。 可以想象一下,一旦项目曝光,境外各种机构和势力肯定会采用一切办法,比如通过AI生成技术制造‘太空武器部署’的虚假影像,然后在各种社交平台传播。” “那咱们就不发声了?”这位领导梗着脖子反问道:“当年仲裁案,咱们新闻发布会开了多少场?发言人的驳斥稿都能出本书了,最后还不是靠实力说话!” 听到这位领导的话,会议室内众人不由的纷纷低声议论了起来。 这个时候,坐在海军装备部门方面的一位领导开口说道:“我想起前几天看的《太空安全白皮书》,里面提到‘非对称威慑’概念。 如果我们把空天母舰的研发包装成‘太空防灾体系’的一部分,比如强调其搭载的激光武器能拦截小行星,会不会减少舆论阻力?” “这招在国内或许有用。”程海峰接过话头摇了摇头说道:“但在国际舆论场,‘防御性武器’和‘进攻性武器’的界定从来都是强权说了算。你们还记得2019年某国退出《中导条约》时,怎么把陆基巡航导弹说成‘防御性力量’的吗?双重标准永远存在。” “所以需要战略模糊。” 陈司长突然插话,他的手指在桌敲了敲,看着众人说道:“当年核潜艇项目上马时,对外宣称是‘民用海洋科研平台’,这种策略在敏感阶段依然有效。 空天母舰的前期研发可以挂靠在‘深空探测工程’名下,用月球基地建设、小行星采矿等民用项目做掩护……” 说着,他看向吴浩说道“小吴,你说的传统造船业转型矛盾,正好可以用‘太空船舶工业’的概念整合,把航母甲板焊接技术平移到太空舱建造,既能保留产业生态,又能规避舆论焦点。” 吴浩沉吟着点头,却又调出一组预算分配模型:“但这样会导致项目周期延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民用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军事需求,财政部那边的年度审计很难通过。” “那就拆分成‘珍珠链计划’。” 首座领导突然开口,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转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