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难料。” 热风扑面,苇叶飘摆。 梁渠立足河岸,目睹两艘楼船为首,多艘战船作羽翼陪同,驶离港口,感触莫名。 八爪王的事没结束,先跳出来一个大雪山。 简中义的坦白无疑往平静的湖面里投下一块巨石,整个平阳为之掀起大浪。 也幸亏简中义跳出来的早,昨晚只有梁渠因为身负“联络”海坊主的重任,得以休息,河泊所、三法司的人几乎一夜没睡,苏龟山晚饭都没回来吃。 而为阻止这位新晋宗师半途逃跑,服下软骨丹,布下禁制,仍由卫麟、徐岳龙二位臻象宗师亲自护送。 缺少府主的事倒不用担心,按照简中义所言,他坦白前安排好了一切,至少年内不会出问题,新任府主到任也能顺利接续。 “不安生啊。” 梁渠折断一根芦苇,摘去苇叶,随手一扔如利箭般没入大泽。 他觉得自己十分幸运,投胎到了平阳来,虽说旁边有个蠢蠢欲动的鬼母教,却是个没基本盘的怂蛋,死一点弱一点。 大雪山、北庭、南疆完全不同,有自己的基本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真要落到边疆之地,日子叫一个难过。 途经茶肆。 乡民们讨论的十分热烈,几乎人满为患。 闹出那么大事,许多人连农活也能歇一歇,全跑出来听第一手消息,而一波讨论完毕,又有新的无知者加入,原本的听众变成了新的叙事者。 “诶,听说简大人是让什么《贪嗔痴》一种经文给害了,脑子糊涂了才会办下错事,身不由己。” “脑子糊涂了?真的假的?” “不然为什么那么突然,没人查没人管,自己承认,肯定是良心发现了啊。” 良心发现? 梁渠听到乡民们的议论,顿住脚步。 是了。 他有老和尚的提醒,数年相处,亲疏有别,直接对大雪山充满“偏见”,哪怕简中义曾帮助过他,得知曾和邪僧混到一块,依旧第一时间觉得简中义在伪装。 可简中义的所作所为,落到外人眼里…… “真没想到,当年简府主来平阳,兜青龙的时候我还去看了呢,那真叫一个潇洒,要我说,只比梁爷差一点。”缺牙的渔夫高谈阔论,说到兴起,比出小拇指,单脚踏在凳子上,目光越过乡民,“梁爷!” 渔民齐刷刷转头。 茶肆霎时起哄。 “梁爷来了!梁爷您见识广,同咱们乡亲说说吧,简府主到底怎么个事?” “是啊是啊,说给咱们听听!” “嘿,知道那么多做什么用,家里能多一缸子米?还是多出两斤挂肉?” 众人哈哈大笑。 问话人没有太多尴尬:“这不是闲的没事干么,讲讲闲话!” “就是,再说咱们在这是多不出米肉,但碰上梁爷,能多出一口茶水啊!” “哈,陈二牛你小子。”梁渠随手一抛,二钱碎银落到桌上,“喝去吧你。” “谢梁大人!” “别谢我,谢梁夫人。” “万谢梁夫人!” …… “做什么呢?” 人影斜立,武服修身,龙娥英环抱双臂,倚靠门墙,小蜃龙挂件一样盘旋左右。 “你听到了?” “不能听到?” 埠头上的茶肆离家有一段距离,但显然逃不过宗师的耳朵。 “可以听可以听,大家喊你梁夫人,不行吗?” “喊我什么?”龙娥英眯眼轻笑。 “梁夫人。” “再喊一遍。” “梁夫人、梁夫人……”梁渠揽住龙娥英的柳腰,一路喊话进入庭院,发现西厢房的大门再度闭合,“大师呢?” “大师闭关去了。”格格不入的小蜃龙转个圈,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 “有没有说什么?”“让老大有了新消息,写张纸条垫在每天饭菜的瓷碗下面,老大放心,我会帮忙看好的!”小蜃龙拍拍胸脯。 “幸苦你了。” 龙娥英挠挠小蜃龙下巴。 小蜃龙欢快甩尾。 昨晚老和尚知晓简中义所作所为,并没有太多言语,也没有太多解释意图。 梁渠不知道老和尚什么想法,但无论做出什么决定,绝对双手支持,确认老和尚没有其它要他做的事。 “八月中了,陪我再练一练,晚上去一趟海渊宫吧。” “好。” …… 深水区。 白龙狂舞,大地震荡。 轰轰轰! 无尽的冰霜蔓延,整片水域一片寒霜,泥沙之中插满冰锥。 一场跨境对练,结果依旧以白猿被冻结而告终,不过相较于上一次坚持的要久一些。 歇上一歇。 白猿消失,梁渠喘上两口粗气,颇为满意,对躲避大范围伤害又多出几分心得。 “三王子有造梦之能,对练一次,长老就能梦境中对练了吧?”龙娥英疑问。 “我怕控制不住。”梁渠坦言,“梦境只能苦修,和别人对练就算了,和你对练,我怕不小心陷进去。” 小蜃龙的梦堪称“无所不能”,触感与现世一般无二,想要什么就来什么,可梁渠从不拿来做其它事,全用来苦修武学,就是担心自己有一天会陷入其中。 有些东西不能去用,一用便有依赖性,甚至会忽视了现实里的人。 人心必有恶念。 梁渠有时候甚至会对龙瑶、龙璃闪过杂念,他不以此为耻,毕竟他很年轻,有一闪而过的念头很正常,但也不会以此为荣。 “为什么和我对练就容易陷?” 梁渠眯眼:“故意的是吧!” “长老平时做梦有没有想过?” “心如止水!” 龙娥英眨眨眼,拉住衣角。 “有有有,行了吧!” 梁渠败下阵来,不给继续询问机会,拦腰抱住娥英,【水行】到【涡流水道】前,去往海渊宫。 秋天将至。 不能有丝毫放松大意。 …… 青州。 院落层层铺排,白墙高筑,飞挑的屋檐遮蔽了大半阳光,照不透里屋的晦暗。 简天远疲惫地躺坐在藤椅上,眉头紧皱。 不知多久,他眉头一松,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十五六岁的小丫头起身,漱了漱口,擦拭嘴角,便要给简天远宽衣。 “真是枯朽了。” 不知想到什么,简天远松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老祖。”解开衣带的丫头忽然抬头,“先前忘了同您说,来时孝先大人和向明大人让您去竹林苑一趟。” “竹林苑,做什么?” “奴儿不知,大抵和中义大人有关吧,上半年中义大人来信说他寻到了宗师契机,九月会回家一趟,眼下八月末,兴许是这件事。” “我的好孙儿啊?”简天远听到名字顿时眉开眼笑,“整个简家,只有中义最孝顺,舍得花大价钱送寿宝,小时候我没白疼他,知道了,先下去吧。” “是。” 丫头转身告退。 简天远盯了一阵,待其出门之际忽然将人叫住。 “八月莲子熟,回家告诉你母亲,我想喝她熬的红糖莲子羹,晚些你和你母亲一块,送一盅来。” 丫头顿了顿,欠身行礼。 “是,老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