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解决不了第四旅团,那么你们四个都给我来旅部喂马! 在笠原小泉对着八路军的真实目的进行推测的时候,联队中的一些小鬼子也开始以分队或者是小队为单位开始以铜石镇为中心展开扫荡。 小鬼子的这种扫荡几乎可以说是属于一种传统了。 部队每到一个地方,必定对附近区域进行扫荡。 一方面是探查附近的地形等情况。 一方面是探查一下,看看附近有没有敌军埋伏。 毕竟大军扎营驻守,万一附近刚刚好埋伏了一大堆敌军,大晚上的突然发动突袭,那可就完蛋了。 尤其是现在这种热武器时代。 要是八路军在距离小鬼子驻扎地几公里外布置了一个炮兵阵地,等到时候小鬼子开始休息后,对大营发起炮击,那乐子可就大了。 大营被突然袭击,然后在配合上大部队突袭……要是没有警戒哨提前通知,那基本上可以准备投降的事情了。 所以小鬼子派出扫荡部队,除了以上两种原因外还有的就是在负责扫荡的区域为大部队充当警戒哨。 一般来说都会把部队放在距离大部队一公里到两公里的范围内。 这样的话,要是有敌军的大部队,那么警戒哨很容易就能发现并且给出提醒。 如果只是小股部队的话,那也无法对大营造成什么损害,毕竟大营外围还有巡逻队,里面也有负责站岗的士兵。 负责外出扫荡是一件相对来说比较危险的任务 毕竟外出扫荡,谁也不清楚会不会碰上敌军,会不会突然踩中地雷。 外出扫荡的肯定是不如留在驻地安全。 但是就算如此,大部分的小鬼子还是愿意接下扫荡的任务。 原因很简单,外出扫荡虽然危险了一点,但是收获同样也不少。 比如说,在扫荡的时候抢夺村民的财物,粮食一类的。 尤其是这种被河流冲击出来的平地区域,土壤肥沃,那就意味着附近的村民肯定会很富有。 如果附近村民很贫困,那么附近肯定有大地主。 而且扫荡所得到的物资,除非物资很多,否则基本上都是属于扫荡部队独享。 所以小鬼子非常乐衷于扫荡,不仅仅能收获金钱,还能改善改善伙食,尤其是扫荡的时候抓鸡逮牛的。 虽然小鬼子的后勤补给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但是对于第四旅团在后方守备的部队来说,日常伙食只能说是勉勉强强。 尤其是普通的小鬼子士兵,三四天能吃点肉就很不错了。 大部分物资基本上都供应给了前线的部队。 但是只要是扫荡,那么就能获得大量的肉食补充,这如何能不吸引小鬼子的欲望? 毕竟大部分小鬼子在加入军队之前,有可能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肉了。 …… “八嘎,八路军这是坚壁清野! 他们这是不想让我们在铜石镇附近得到足够的补给!” 笠原小泉看着扫荡部队以及后勤中队送上来的报告,直接气的破口大骂。 先是后勤中队汇报,他们派出去去河边取水的士兵要么是踩中取水点的地雷被炸死,要么就是被河对岸的八路军狙击手给打死。 并且后勤中队在收集燃料的时候发现铜石镇附近的所有树木都已经被八路军所砍伐并烧毁。 而想要拆房屋获取燃料,那旧得需要进入铜石镇内部,但是铜石镇内部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 所以后勤中队就请示笠原小泉,看看能不能使用燃油来充当燃料埋锅造饭。 负责出去扫荡的部队则是汇报,附近所有村庄之中的平民百姓都已经被八路军迁走,所有村庄之中别说一只鸡了,就是一粒粮食都没发现。 并且所有村庄中的水井都被堵塞。 而且每座村庄之中都有八路军埋伏,负责扫荡的部队损失惨重。 一旁的菊池真一看着笠原小泉放下来的汇报,开口对着笠原小泉道:“联队长阁下,八路军这是坚壁清野。 他们不想让我们在铜石镇附近得到如何物资补给。 看样子他们打算在铜石镇这边重新对我们第四旅团展开伏击。 今天晚上恐怕不会安宁了。” “哼!” 笠原小泉听着菊池真一所说的话,冷哼了一声满脸不屑的对着菊池真一开口道。 “在铜石镇伏击我们第四旅团,我倒要看看八路军在这边究竟有多少部队,真以为我们第四旅团是木村旅团吗? 命令部队做好警戒工作,剩下的就等旅团长过来后再说。” “嘿!” …… 白虎岭。 秦阳明和旅长从老总那里离开后,两人并没有分开,而是回到了旅部。 老总已经明确的表明了,秦阳明的计划必须要等这一次的作战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 那么旅长自然需要开始布置作战任务,准备着手对第四旅团发动攻击。 而白虎岭这边的主要负责进攻的部队就是秦阳明的先锋团。 而旅长见到秦阳明提出了那么大胆且有效的建议后,旅长直接就将秦阳明也带到了旅部。 准备让秦阳明也听一听他的作战计划,看看秦阳明有没有奇思妙想的建议。 “来,小秦,你先过来看看沙盘,然后我给你说一下现在敌我双方的部队。” 旅长和秦阳明回到旅部后,旅长直接进入主题,带着秦阳明进入作战室,指着作战室之中摆放着的两块大型沙盘对着秦阳明开口道。 作战室之中摆放着的沙盘其实就是林源县和石泉县两座县城的沙盘,除了林源县的沙盘比较精细外。 石泉县的沙盘上除了靠近林源县的区域比较精细外,其他地方的相对来说就比较粗糙了。 有着很明显的赶工赶出来的痕迹。 两块沙盘被简单粗暴的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块大沙盘。 旅长见到秦阳明看了一看作战室之中沙盘,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没办法,林源县的沙盘是你做出来的,然后各项资料旅部这里有备份。 石泉县的沙盘纯粹就是拿的小鬼子沙盘复刻的。 没你的精细,将就着用用吧。” “我先给你说一下我方部队的情况。” 旅长从沙盘旁边拿起一支笔直的竹棍,指着代表沙盘上代表林源县的一座城池模型开口道。 “林源县这边我调动了太岳军区第一纵队,总计三个团的主力部队,外加纵队各直属队,总共一万三千人。 第一纵队主要任务就是负责防守小鬼子的第九旅团。 因为林源县这边的地形没几处适合打伏击的地点,所以只能依靠大量部队利用各个乡镇,据点对小鬼子进行层层阻击。 我给第一纵队下达了死命令,最少在前四道防线给我拖住小鬼子四十八个小时!” “然后固守林源县县城,林源县县城也至少要拖住小鬼子二十四个小时。” “总共七十二个小时,也就是三天,要是三天之类你们不能解决第四旅团,那么就只能依靠苍云岭和白虎岭这两处险要地形来抵御小鬼子的第九旅团。 但是我希望,白虎岭,不能成为前沿防御阵地! 至少这次战斗不行。” “旅长,我懂你的意思。” 秦阳明听着旅长所说的话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旅长的意思。 旅长的意思很明确,现在八路军总部机关就在白虎岭,万一白虎岭出现了什么闪失,就算到时候拿下了第四旅团也弥补不了八路军的损失。 虽然白虎岭防御非常坚固,小鬼子第九旅团攻破白虎岭的防御阵地的可能微乎其微。 但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想到这里,秦阳明先是抬手示意自己要说话,暂时打断了旅长的话语,然后开口道:“旅长,要是万一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您和老总一定要第一时间从地道撤退,撤到和古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开手脚和小鬼子打,要不然的话,老总就在前线,我们这些知道消息的军事主官根本不敢放开手脚和小鬼子干一场。 旅长,等到时候我把突击排留下来交给您,事不可为,直接把老总绑了带走。 要是您怕挨骂的话,就说是为下的命令。” 说到后面,秦阳明难得的和旅长开了一个小玩笑。 旅长听着秦阳明的话满脸肯定的点了点头。 “这个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老总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下的。 要是小鬼子的部队真的突破了林源县的防御阵地,然后你们还没消灭掉第四旅团, 那么我会第一时间让你的突击排听从你的命令把老总绑走。” 秦阳明听着旅长所说的话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但是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 不等秦阳明仔细回想一下旅长说的话,旅长又继续开口给秦阳明介绍各地区兵力部署情况了。 “因为石泉县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很多地区都可以设立伏击点进行阻击作战。 所以在石泉县那边负责阻击小鬼子第十一旅团的就是七七一团和七七二团两个主力团,外加林源县,石泉县两县的县大队,区小队,以及我旅部的新兵团。 总兵力在一万人左右。 我给他们的命令同样是坚守三天,三天之内绝对不允许小鬼子突破石泉县防御阵地前往救援小鬼子都第四旅团。 如何情况有变,那么在太行军区的师长会调动部队进行支援,只不过那样的话,我们就得暂时放弃平安县一带的根据地。” “而负责围攻第四旅团的,主要是以新一团,新二团,独立团,先锋团四个团为主。 新一团兵力有五千多人,都是老兵,而独立团则是有四千多人的兵力,有一大半的部队都是老兵。 独立团的话,有一千五百人,只有三百老兵,绝大部分是新兵团和区小队直接补充。 至于你的先锋团,总兵力是三千六百人,其中两千人是妥妥的老兵,另外一千六百人也是从各个县大队挑出来的优秀士兵。 等到时候总部重炮团,还有总部的坦克连也会临时加强给你们。 然后就是白虎岭这边还有太岳军区第二纵队的两个团,一个军区新兵团,加上其他的部队,总共有八千人,其中四千人能充当预备队对各处进行支援。” “根据情报,小鬼子第四旅团所有人数大概是在八千人到九千人的样子。 我方进攻部队总人数大概是在一万六千人左右。 我方兵力差不多是小鬼子第四旅团的两倍,至于装备方面,除了没有飞机外,其他的装备并不比小鬼子差。 三天的时间,同样的武器装备,你们的人数是小鬼子第四旅团的两倍,要是这样的话你们都拿不下第四旅团。 还需要老子调动预备队给你们四个大团长擦屁股的话。 哼哼。 那么等这次战斗结束后,我旅部正好缺一个喂马的,一个背锅的,一个烧火的,一个砍柴的。 如果你们没能力拿下第四旅团,那么你们四个团长一人选一个职位,打仗不会,那么背锅喂马烧火砍柴总该会了吧。 尤其是你,秦阳明,我看你这体型挺适合砍柴嘛,力气这么大,别人三斧头才能把树砍倒,你一斧头说不定就能把树砍倒了。 哦,这么来看的话,你们四个人说不定都不用分了,孔捷能喂马,李云龙曾经就是背炊事班大锅的,而你又适合砍柴,那么丁伟正好能烧火。” 听着旅长所说的话,秦阳明连忙保证。 “旅长,您放心,等到时候我一定把话转告李团长他们,保证三天之内解决小鬼子的第四旅团!” 旅长的要求其实也不是很过分,在他们四个主力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还是对小鬼子第四旅团进行突袭。 尤其是人数还是小鬼子的两倍,装备更是丝毫不比小鬼子差,若是这样还不能在三天之内拿下小鬼子都第四旅团,那么他们四个人也不用指挥部队了。 旅长见到秦阳明做出保证后,点了点头,随后开口对着秦阳明询问道。 “怎么样,如果让你来接替我的位置指挥这次的战斗,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听着旅长的话,秦阳明眨了眨眼睛。 “不是,旅长,这加起来四五万人的部队,我怎么可能指挥得了? 您这话应该去问老总啊,四五万人,都一个军的部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