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现在军区这边很缺钱吗?” 秦阳明看了一眼正在挨骂的李云龙,缩了缩脖子,觉得自己和政委聊聊天挺好的。 政委吐出一口烟雾点了点头。 “当然缺钱啊,太行军区刚刚成立,各方面都需要钱,你送给我和旅长的打火机都让人拿去卖掉了。 好小子,你送给我们的那几个打火机挺值钱的啊,卖了三百大洋呢。 也就是咱们三八六旅底子厚,要不然师长这一下子搞了两个分军区,根本扛不住。 也就是咱们三八六旅有足够的底子,靠着三八六旅的底子,把太行分军区搞起来能够撑得住。 但是三八五旅那边把太岳军区撑起来的难度可不低。 他们底子没咱们三八六旅厚实,师部那边又要搞上党军区,不能给太多的支援。 前一段时间三八五旅的旅长还找到了咱们旅长,借了五千大洋还有两千条枪过去。” “也就是你小子当初在白虎岭修建了那么多的工事,让三八五旅那边可以直接拿白虎岭来充当司令部,要不然的话,现在三八五旅司令部选在什么地方都是一个难事。” 听着政委的话,秦阳明有些疑惑。 “政委,咱们以前不就是在太岳那边的吗?按理来说,太岳那边有不少地方都是我们发展好了的,三八五旅有这么困难吗? 还要来咱们旅借钱借枪?” 秦阳明有些不理解,按理来说,太岳军区那边被三八六旅发展了这么久,各种底子都有。 三八五旅过去了,直接就接手了一个现成的军区,按理来说发展不应该这么困难才对。 不像是太行军区这边,虽然说师部开发了一部分,但是大体上这边处于山西和河北交界处,被两边的小鬼子围着,发展相对来说也比较困难。 要不然的话也不会说让三八六旅放弃太岳山,来到太行山这边组建太行军区。 听着秦阳明的话,政委看了一眼秦阳明道。 “你小子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地主老财的小日子过惯了,不知道其他部队有多难。 你先锋团家大业大的,就算是现在直接从先锋团调走一千支枪,都不会对先锋团造成什么影响。 但是其他部队就不一样了。 虽然说这一年以来咱们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 但是同样的,各部队也招收了不少新兵。 相对来说武器还是有些不够用。 整个八路军也就是我们三八六旅做到了能够给所有的战斗人员配发一支步枪,每个战士在战斗的时候都能配发至少四十发子弹。 一个排能够做到有两挺轻机枪。 一个连能够装备两具掷弹筒。 一个营能够装备一两门六十毫米或者七十五毫米的迫击炮和一挺重机枪组成的营术机炮排。 一个团最少都能够有一个装备了八十二毫米迫击炮,或者是九二式步兵炮又或者是山炮还有重机枪的机炮排。 咱们三八六旅大部分的部队重机枪都已经装备到了营这一个级别。 一个团最少都有四挺重机枪,四到五门迫击炮,一两门直射火炮。 然后排行第二的就是三八五旅,三八五旅那边基本上能够做到给战士配发三十发子弹,是能够做到,不是像我们一样至少能够配发四十发子弹。 轻机枪方面,一个连也就是四挺。 重机枪装备到了团这个级别,一个团两到四挺重机枪。 然后火炮方面,基本上做到了一个团会有两到三门迫击炮或者是一门直射火炮。 三八五旅那边的旅部直属炮营,还是咱们三八六旅这边送过去的你交上来的那些沪造克式山炮组建的山炮营。 而且他们还只有八门山炮。” “不像我们三八六旅的炮营,整整十六门从你那边搞的九四式山炮。 如果总部没那几门一零五毫米榴弹炮的话,咱们旅部的直属炮营可以说比总部的重炮团都阔气,十六门山炮,换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 听着政委所说的话,秦阳明听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 他感觉现在的三八六旅挺有钱的,三八五旅虽然说差了一点,但是也没差到什么地方。 再说了,三八五旅那边还和吕梁军区交界,只需要面对山西的小鬼子就好,那些武器装备已经不差了。 三八六旅这边的装备虽然好,但是那是因为三八六旅需要面对山西这边的小鬼子不说,还有面对河北地带的小鬼子。 三八五旅那边也就是一面需要抵挡小鬼子。 而三八六旅这边是直接凸出去,插入到了小鬼子的占领区之中,需要面对三个方向的小鬼子。 “是不是没听出有什么困难的?” 见到秦阳明有些不解。 政委党籍就明白了秦阳明没听出现在三八六旅和三八五旅有什么困难的。 听着政委的话,秦阳明如实的点了点头。 “嗯,实在是没听出有什么困难的,我觉得咱们两个旅发展的都很不错啊。 有什么问题吗?” “那是因为你现在看起来发展得很不错。 师部那边传来电报,整个上党地区的青壮踊跃报名参军,而且各个地区不断有青壮穿过小鬼子和果党的封锁区来到了我们八路军的控制区域要求参军。 现在光是我们上党地区的新兵人数就已经达到了三万。 这三万都是等上党军区训练完成之后就直接能够送到各个主力部队的好兵,还没算上各个地方部队招收的脱产民兵和半脱产民兵。 招收了这么多的新兵,三万的新兵,咱们最少需要准备三万支步枪。 现在咱们整个三八六旅所有的人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人罢了。这话别说出去啊,保密的,你知道就行,别告诉李云龙那个大嘴巴。 三万人,除了武器装备之外,一人至少得准备一套新军装吧,一人得准备一套被褥吧。 得管饭吧,等给他们发点津贴吧。 你想想看,三万人的衣食住行需要消耗掉多少粮食布匹? 说起来也不怕你笑,小鬼子的那些军装我全部都让后勤部给我拆了,三套小鬼子的军装加点其他布料能够直接做出四套。 还有那些被褥,我都让后勤部那边做小一点,这样的话能够节省一点材料。 衣物这些还好说,最重要的是粮食。 上党地区被小鬼子给搜刮了一大片,根本没多少粮食。 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青壮,三万青壮,还只是初期,到时候我们三八六旅至少能够分到两万新兵,后续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搞粮食来给他们吃。 就连现在三八六旅的后勤补给方面也只是勉强维持着运转,要是直接多出了两万人,以现在三八六旅的储备,最多能撑半年。 半年过后就是冬天,到时候……部队过冬也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说我和旅长把能卖的都卖掉了,换成钱,让同志们去河北那边买粮食。河北的兄弟部队那边被小鬼子围剿的紧,也没有能力继续为我们提供粮食支援了,接下来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 你懂我意思了吗?” 政委见到秦阳明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起身询问道。 秦阳明哪里还不懂政委的意思。 合着政委不是在帮自己摆脱旅长,不让自己挨骂,而是想要给自己诉苦,然后从自己手里面掏粮食出来啊! “那什么,政委,我先锋团现在也缺少粮食啊,张掖现在他急的头发都白了。 旅部这边缺少粮食,我也实在是没办法。” “哦?先锋团也缺少粮食吗?” “我怎么不觉得?我上一次带着警卫营去了一趟你们那边,伙食还不是先锋团负责的,结果回来之后,有一半的战士出现了拉稀的情况。 让医生来看了一下,说那是因为警卫营的战士在短时间之内食用了大量的荤腥,肠胃适应不了,所以才出现的腹泻。” 秦阳明话音刚落,旅长便绕过了李云龙,走到了政委旁边,面带微笑的看着秦阳明开口道。 “听说你们四个团长都能够保证每一名新兵每天都能吃到半个鸡蛋,或者是吃到二两肉。 我过去一趟,你们四个团的那些老兵一个个面色红润,还有人下巴都快有两个了。 老实交代,你们四个团怎么搞的,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肉食,那么多的粮食?” 旅长原本是打算等四个团这一次战斗结束之后再问问四个团怎么回事,为什么能够给部队补充那么多的肉食,那么多的粮食,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其他部队都在缺少粮食,唯独他们四个团,甚至是最开始就新一团和独立团两个团的时候,他们从来没请求过上级支援粮食。 也就是丁伟后面请求过旅部,希望旅部能够调拨一批草料给新一团应急使用。 原本旅长还没察觉到什么不对劲。 直到政委找到了他,说最近各个部队都在说粮食不够,以及提到了最近新兵大增,需要提前做好过冬粮食储备。 然后他带着警卫营去了一趟福安县做裁判,结果回来之后,警卫营一半的战士全部都出现了窜稀的情况。 让军医一问,才知道是因为独立团那边提供的伙食实在是太好了,红烧肉和白面膜可劲的吃。 那些刚刚加入警卫营的战士拼了命的吃肉,然后独立团的炊事班以为是因为训练原因消耗大,第二餐直接加大份量,警卫营餐桌上全部都是肥肉。 于是乎,警卫营的战士在这么胡吃海塞之下,肠胃直接就受不了了。 毕竟旅部这边三天才能见一次荤腥。 后面旅长询问之后,才知道四个团竟然每天都有荤腥。 尤其是新兵营之中的战士,每个战士每天都能得到半个鸡蛋的额外补充。 除此之外,一名战士甚至有三套军装,专门区分了训练军装,战斗军装。 在深入了解之下,旅长原本以为这四个团在装备方面已经可以说是地主老财了。 没想到在战士们的待遇方面他娘的比地主老财还豪横。 地主老财都不敢天天吃肉,也舍不得天天吃肉。 而秦阳明他们呢? 警卫营有战士汇报说,独立团有战士都开始挑剔说不喜欢吃肥得流油的大肥肉了,说是太腻了。 希望炊事班能把肥肉之中的油炼出去。 好家伙,这是富裕到了什么程度,竟然让战士们开始嫌弃肥肉太腻了。 旅长最开始也考虑过,是不是因为四个团马上要进行战斗了,还是大战,加上刚刚打完第四旅团,所以伙食就一直没变,打算一直到战斗结束。 毕竟战斗之前吃点好的也是传统。 但是从四个团的情况来看,四个团很明显不是在战斗之前吃点好的那么简单。 所以旅长觉得很奇怪,四个团是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和肉食提供给战士们食用。 而且四个团的缴获大部分都是上交了,尤其是金钱方面,四个团也没那么多钱去买粮食啊。 打地主也不是四个团能做的事儿,大地主是有专门的队伍负责的,四个团也没有违规。 “老老实实的把你们的方法说出来,我不要你们的粮食,把你们的方法告诉我就行。” 听着旅长的询问,秦阳明和李云龙对视了一眼。 “你没给旅长说过?” “你没告诉旅长?” “我以为你已经上报了啊。” “你们两个在干什么?快点给我把事情给我说清楚,你们那些粮食和肉食怎么来的?” 旅长打断了李云龙和秦阳明两人的眉目传情,直接按着秦阳明,询问两人是怎么来的那么多粮食。 “旅长,不是,这事儿我以为您知道,所以一直没说。 就是我们四个团除了战斗部队之外,还是有专门的骡马队的,这事儿您知道吧?” “这个我当然知道,那么四个团,尤其是新一团,独立团,先锋团三个团可是有着不少骡马。” “对啊,尤其是独立团那边的骑兵连连长齐涛,以前是牧民。 所以我们四个团自己搞过养殖。” 见到旅长不知道四个团哪里来的那么多食物,秦阳明当即开口向着旅长解释着四个团粮食物资方面都不缺少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