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我嘴贱,我认出那娘们后,多嘴说了一句,~“你穿上这身衣服我都没认出来”,结果传到九儿耳朵里,就成了“你穿上衣服我都没认出来”了。 您说我是不是倒霉催的? 那娘们,那娘们,以前哥们……”许大茂瞥了一眼里屋,却是压低了声音说道:“那娘们,以前我是那啥过,不过我花钱,她卖肉,生意做完,两清的事情。 九儿那虎娘们,根本就不听我解释啊,上来就是一捅挠啊! 让您看笑话了。……” 这种事怎么说呢? 相比于被老婆打,这种事反而是“面子”。 就像后世总有些人喜欢在朋友面前吹嘘自己当年谈过多少个一样。 许大茂事业上面比不过何雨柱,但这辈子在这个事上面,他可以给何雨柱当师傅。 要不是这是在何雨柱家里,刘婷在里屋,许大茂能说的更露骨。 总归就是吹牛呗! “您还别说,那娘们收拾收拾,换身新衣服,还真不比秦淮茹差什么。”许大茂又感叹道。 至于何雨柱,现在已经笑得揉肚子了。 特别想到易中海要知道这个事情的反应,何雨柱笑的差点岔了气。 许大茂诧异道:“有这么好笑么?” 何雨柱揉着肚子笑道:“你想想易中海现在该是什么脸色? 他见你还得喊一声前辈了吧?” “鹅鹅鹅……”不用说,肯定是刘婷在里屋偷听也没忍住。 这下两个男人一下闭了嘴。 许大茂想到易中海现在的模样,也是心情大好,被他媳妇狂殴那点郁闷消散一空。 自己倒霉了,最好缓解心情的办法,也就是找一个更倒霉的人,从而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 许大茂吹够了牛,也就回家哄媳妇了。 刘婷一出来,就扑在何雨柱身上又是“鹅鹅鹅”的笑了起来。 何雨柱给自家媳妇轻拍着背部,却是笑问道:“这事有这么好笑么?” “……前辈……”刘婷就笑着说出两个字,然后又是“鹅鹅鹅”的一通狂笑。 雨水小两口结婚后,被何雨柱赶去了后院单独开伙。 这倒不是何雨柱舍不得那点钱粮,兄妹俩都不会在乎那点东西,而是让雨水适应一下居家过日子的节奏。 再说夫妻俩的小日子,自然是自己经营才有味道。 当然,两家要是加餐有好菜,自然也会喊对方过来。 何雨柱很长一段时间没去过老院子了。 他听到过易中海重新又娶了一个的事情。 当时他还愣了一下,因为这就跟上辈子变动太大了。 这玩意,让何雨柱要是细想一下,他也能想通。 没了傻柱在院子里,易中海肯定不会把养老的指望放在贾家身上。 但何雨柱懒得烦那些,对他来说,那两家人,只要不出现在他面前,就跟陌生人没什么区别。 以前何雨柱对两家还有点恨意,想着找机会要算计一下。 现在,何雨柱连算计都懒得去算计了。 何雨柱笑道:“没有许大茂,也有别人。 只能说凑巧碰上了, 我在厂里听说,那娘们年纪不大,易中海要有孩子,估计也差不多那个年纪了。 年龄不大,模样不错,又没有拖累, 要不是有什么问题,也不会等到易中海了。 估计易中海心知肚明。 不过这回被许大茂正好碰上,估计那院子又要热闹了。 哎,三个孩子呢?” 何雨柱交代了一番可能的发展,就不太愿意聊这个了。 “你没看见? 刚才她们到后院玩去了。”刘婷随口接了一句。 “我这个位置咋看的到?”何雨柱正好背对着自家里屋。 孩子溜出溜进看不到很正常。 …… 贾家,贾张氏又拍着大腿,不过这回却是在狂笑。 秦淮茹正坐在缝纫机前,做着一些缝补活。 人都是逼出来的。 像是一开始易中海娶新媳妇的时候,秦淮茹也难过了两天。 但等到事情过去了,该过的日子还是要过。 丢了易中海这个金饭碗,秦淮茹也只能把以前不愿干的一些事给捡起来。 比如说替邻居街坊们缝补衣服。 这不是个什么好营生,的确是寡妇专营,也就是挣一点辛苦钱。 当然秦淮茹原来不愿意做这个的原因不是因为辛苦,而是这个行业被某些女的搞的名声不好,也就跟半掩门差不多了。 但现在怎么说呢?秦淮茹的确是缺钱,也只能厚着脸皮让贾张氏替她在外面一通宣传。 其实现在这个行业,不光是那种破衣烂衫的缝补,那种基本上有针线就能自己做,最多也就是补丁稍微难看一点呗! 反而是一些好衣服,比如中山装接缝开线什么的,才需要用上缝纫机。 所以这个年头,有台缝纫机,再心灵手巧一些,真就可以养家糊口。 只是秦淮茹在这个上面,手艺还是不咋滴。 秦淮茹正在补一条大缝呢,补了两次,又拆了两次。听到贾张氏如此闹腾,秦淮茹不由皱眉道:“差不多行了,本就是误会,院子里不少人都听到了全乎话,您高兴个什么劲啊?” 贾张氏笑道:“就因为大家都知道,所以这个事才有乐子呢! 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没人出来给易家解释? 就因为大家眼睛都明着呢! 都知道那娘们不是什么好人。 要出两个有心人,去那娘们的婆家寻访一番,说不定就能找到那骚狐狸的把柄。 到时候,我看易中海还会不会装不知道?” “您去?”秦淮茹虽然动了心思,却是装作不在乎的说道。 贾张氏说这番话,本来就是想挑唆秦淮茹去做那个事,却是没想到,秦淮茹又把事情推到了她身上。 这让贾张氏不由闭了嘴。 自从易中海娶媳妇后,也就等于跟贾家彻底断了。 秦淮茹现在又强势,她虽然没有让贾张氏接各种手工活补贴家用。 关键是她也不能一天到晚看着贾张氏干活。 但家里的一些家务,比如说洗衣服做饭什么的,却是被秦淮茹用着“温水煮青蛙”的手段,一件件全部转移到了贾张氏身上。 这让舒服了好几年的贾张氏,真就“累”的不行。 这种事就是如此,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