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刚才就是担忧这个,这才没有多嘴。 刘婷有的顾虑,何雨柱自然也知道。 他也就担心风雨一来,以郭家老大一家那种性格,肯定会惹事, 不管惹什么事,肯定会牵连郭磊郭书苗的前途。 但这个事,还的确不好管。 就像刘婷说的,这种事管得再好,如果将来兄弟俩有修好的可能,那也是有抱怨的。 别人又不知道后面发生的那些事,根本就不会理解何雨柱的苦心。 何雨柱搂住媳妇,低声道:“我也就想想,又没打算去做。 我只关心你跟孩子们,管其他人家干嘛?·····来,亲一口。” 一番胡闹,一夜到天亮。 睡的好的,睡得不好的,时间都是那样过去了。 就是何家三个小的,起来后很是奇怪,自然是奇怪一夜之间,家里怎么多了那么多的人。 何媛就诧异的问道:“爸爸,郭婶婶她们是怎么睡觉睡到咱家来的? 是你抱过来的么?” 这话一出,孩子们无所谓,大人们都有点绷不住了。 刘婷训斥道:“吃饭!饭不烫嘴么?” 何雨柱哪怕尴尬,却还是要解释一句道:“昨天你们睡着了,你郭婶跟书苗姑姑她们才来。” 好嘛,何雨柱怕自己不解释,自家这个古灵精怪的闺女,就会去学校宣传他一下子抱了好几个娘们回家。 何媛闻言,好像很失望的说道:“我就说,爸爸抱不动郭婶婶。 书苗姑姑估计还差不多,····” 看着刘婷举起的巴掌,何媛还是识相的闭上了嘴。 这玩意,何雨柱也想着抽自家大闺女一巴掌。 一句话得罪了多少人哈。 当然,童言无忌,谁也不会把小丫头说的话当真,也就是早饭时间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等到各自去上班的时候,郭书苗却是叫住了何雨柱说道:“柱子哥,我有点事跟您商量一下。” 郭书苗跟着何雨柱身边小步走着,说出的话,却是让何雨柱很诧异。 也没别的,就是何雨柱昨天那个想法。 郭书苗忐忑不安的说出了她的意思,何雨柱停住了车子,却是询问道:“你知道这样做,是吃力不讨好么? 你姨娘姨父她们要是知道你安排了这个事,肯定是不会感谢你的。 说不定会恨你一辈子。 就是你二哥,现在是跟老大家不来往。 但过个十多年二十年,他们关系要是好了。 到时候,还是要抱怨你。 你觉得,值得么?” 郭书苗也沉默了,她低着头,仿佛在沉思,又仿佛在内疚。 过了一会儿,她还是抬起小脑袋说道:“我就觉得,长痛不如短痛。 老大家都不是省心的性格,占便宜没够。 他们要这样继续下去,肯定是毁了这个家的。 到时他们怪就怪吧,总比再出昨儿个这种事,把全家往深渊里拖要好。 再说,我昨天跟嫂子商量了,她也觉得应该这样做。 我跟嫂子约定好了,这个事偷摸着做,不让二哥那边知道。” 何雨柱点点头,又确定了一句问道:“方娟真同意了?” 郭书苗小脑袋连点,连忙说道:“这个想法,就是方娟嫂子提的。 把他们送回乡下,让他们安安静静的过日子。 哪怕我跟二哥补贴他们一点,我们也愿意。” 这话一出,何雨柱也就明白了,方娟对老大家的忍耐也算到了极限。 现在方娟情愿把老大家养起来,也不愿他们在自家身边,天天惹事,天天恶心人了。 真就是天天惹事,别的不说,郭老大老婆孩子,全都待在城里。 这个本就是违规,哪怕花钱买工分这个事,其实认真追究起来,也不算正当。 还有吃喝拉撒,都需要去鸽子市解决。 像是街道那帮小伙伴,都说经常看到郭家父子出现在鸽子市。 这是大家给面子,没抓他们。 真要运气不好,被抓到了,到后来还是郭磊郭书苗的事情。 何雨柱沉思了一下,开口说道:“你去街道请个假,我帮你把这个事漏洞给补补。” 郭书苗跟着何雨柱到了玩具器械厂的厂长办公室, 何雨柱给自己泡好茶后,这才慢条斯理的吹拂着茶叶沫子说道:“我昨天也想过这个事情。 说实话,我想法跟你们差不多。 这个事的确能办,但你家老大的工位怎么办? 现在一个工位就代表着一个户口,就是城里人,那可不是几百块能买到的。” 这话一出,小丫头又犹豫了起来。 像这种事情,看上去就是二人闲话几句的事情,但却是要改变郭老大家一家人的命运。 真就不是小事。 所以犹豫,迟疑,都是很正常的想法。 但小丫头也就迟疑了一会,还是点头说道:“老大一家在这边,那郭家就好不了。 以后的幺蛾子也少不了。 他这段时间之所以住到耳房那边,就是打着我房子的主意。 我倒不是在乎这房子。 而是担心他们得寸进尺的心思。” 何雨柱点点头,沉思片刻,等把脑子里那个想法给完善了,觉得没什么漏洞,这才对着郭书苗说道:“我给你提个想法。 我可以给那家厂子的领导打个电话,把他那边停职,退回乡下。 当然表面上说法是把他开除,现在这个事情也合适。 但实际上,我看看那边公社谁想进城······ 先让他们一家三口吃两天苦,等到他们受不了了,你再跟郭磊提,给你那个小侄子在公社安排一个临时工的位置。 放映员啥的,你看怎么样?” 何雨柱说的全是阴谋诡计,但实际上,却是按照正常流程发展的变化。 郭老大这个事,只要有人传到他们厂里,不管真假,如果有人惦记他这个工位。 那么郭老大就是被开除的居多。 而何雨柱提议的则是主动把这个工位交出去,换一个公社临时工的位置。 当然,主动交这个事,就不能跟郭老大直说了。 而是这边跟厂里,跟公社领导三方的交换。 公社领导家肯定高兴,谁家孩子还不想进城呢? 只是换一个公社临时工,这种划算的事,谁都愿意做。 亏的,只是郭老大家。 但这个提议,比刚才郭书苗那个想法,又“善良”了许多。 (本章完)